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912|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近名师——窦桂梅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3-29 07: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打白骨精》
                        窦桂梅
                        
                        一、导入
                        1.明清小说,板书:小说
                        说说四大名著,板书:《西游记》
                        你的脑海中一定会出现谁——
                        
                        2.视频:猪八戒。师介绍猪八戒的自我评价。
                        3.孙悟空的图片,聊聊他,火眼金睛。视频。
                        
                        4.这是谁啊?板书:白骨精
                        取经路上还有哪些妖精?出示妖精的名字。(学生激情高涨谈起妖精的特点)
                        
                        5.这么多人物,(板书:人物。)必然会发生故事,有故事,就有故事的——情节。板书:情节。
                        故事发生的地方就是——环境。板书:环境。
                        
                        6.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课文《三打白骨精》,读题。
                        
                        二、整体感知
                        1.出示报告单,(小说三要素,中心和自己的对课文的见解)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述说)
                        
                        三、环境
                        1.指名读课文中的
                        “唐僧师徒四人……”
                        2.自读,有什么感受。
                        3.出示原文中的片段,读一读。
                        师:什么感受?
                        生:蛇很度很长,害怕
                        生:山势险峻,令人毛骨悚然。
                        生读
                        4.师:这样的环境,一定会有——妖怪。
                        有妖怪,必定会发生——故事
                        
                        四、情节
                        1.聊一聊起因
                        指名读
                        (出示段落)
                        
                        师:自言自语是怎么说?
                        生:自己跟自己说
                        师:那你再试一遍。
                        生:读
                        师:自言自语是跟自己说,你这样说都让别的妖精听见了。
                        生:再读
                        师: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心里头那高兴啊,那叫——不胜欢喜。
                        胜和我们平常的“胜”一样吗?
                        (出示视频)
                        师:谁来自言自语地说一说
                        生:读
                        
                        2.
                        师:说时迟,那时快,白骨精开始变了,一共变了几次?(板书:三变)愿意聊哪次都行。
                        
                        3.第一次
                        生:读相关段落“这时,悟空从南山回来……”
                        师: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村姑?(美貌)
                        六年级的同学,要说美貌的词,是一个接着一个。那还不行,你们知道的词和文中的美貌还不够
                        (出示视频)
                        师:怎么样?
                        生:闭月羞花、眉清目秀、花枝招展、……
                        师:看原文中是怎样描述的。
                        生读
                        师:李卓戊在此处批了一个字——妙
                        妙在哪儿呢?
                        生:常人看不出这女子的美。
                        师:这美下面藏的是——恶。
                        师:把感受送进去再读
                        生:一生读
                        师:这美中藏的是什么?
                        生:凶恶
                        生:她变成村姑送斋饭。
                        
                        4.第二变
                        生:读
                        师:出示文字,再好好读读,这一变妙在哪儿?
                        生:变成老妇人,找女儿。
                        师:见到过八旬的老妇人吗?
                        生:拄着拐杖,颤颤巍巍
                        师:那变成老妇人是为了——
                        生:让我们产生恻隐之心
                        师:试着读一读,让我们看到一个八旬老人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
                        生:读
                        师:这哭里藏着的便是——恶,藏的是——刀
                        想到了一个成语
                        生:笑里藏刀
                        师:现在是哭
                        生:哭里藏刀
                        
                        5.第三变
                        生自由读
                        师:原著里有一段描述
                        生:读
                        师:这是谁做的?
                        生:出家人
                        师:诵的是什么?
                        生读
                        师:一个字,念的是——善
                        变成了和唐僧是——同道中人(学生谈起这进唐僧的意见)
                        
                        6.小结
                        师:一共变了三次,妙不可言。你们真了不起,把这不可言的东西都说了出来。
                        看顺序,为什么这样变?
                        生:一变是美人计,二变变成了找女儿的老婆婆,是苦肉计。三变变成了信佛的老公公,刺激唐僧,让他赶走孙悟空,这是——离间计。
                        师:而且一计接着一计,这叫——
                        生:连环计
                        
                        7.出示歇后语
                        白骨精开口——
                        白骨精送饭——
                        白骨精的饭食——
                        白骨精骗唐僧——
                        ……
                        
                        8.小结:板书:有意作恶。所以不叫白骨妖,叫——白骨精。所以,变一次,就得打一次,变两次,打两次,变三次,就打三次。要把这里的恶——打死。
                        
                        9.聊一聊“打”
                        生读三次打的相关文字
                        出示提炼出的三次打:
                        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说
                        ……
                        ……
                        师:为什么这三次打得不一样?
                        生:第一次妖精是迎面走来,没想那么多,所以就劈脸一棒。
                        第二次老妇人矮,所以就当头一棒
                        第三次要置妖精于死地,所以抡起一棒。
                        师:你们知道金箍棒多重?
                        读读原文中关于金箍棒的描述
                        师:打得怎么样?
                        生:打得好、狠、妙、妙不可言。
                        生分三组读三次打。
                        
                        
                        10.师:唐僧是怎么样看的呢?
                        生读相关文字
                        出示视频,看第三次打后的责难
                        出示“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不受你歹人的礼”板书:无心向善
                        读一读
                        
                        11.师:看,这个故事里有三变,有三打,有三责。你读着觉得重复吗为什么
                        生:因为三变,变的内容不一样
                        师:三变的内容不一样,三打、三责的内容一样吗?
                        师:而且,这三次中间有联系吗?一次比一次深。
                        我想到了歌曲有三段,是为了反复抒情。所以,课文这样写是为了
                        生:反复叙事。
                        师:板书。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写作时反复叙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师:西游记中用到“三”的还有——
                        
                        12、报告单
                        出示报告单上半部分。
                        如果把白骨精替换成被别的妖精,你也可以发现起因、经过、结果
                        比如换成红孩儿,说说起因、经过、结果
                        师:你们发现没有,所有的故事都可以像这样,找到起因、经过、结果
                        整本书都像这个故事,都可以看成是——反复叙事。
                        
                        13
                        一路上遇到了那么多妖魔鬼怪,作者为什么要那么写?
                        生:表现取经的艰辛。
                        生:表现社会的腐败
                        师:相信到了初中,你对这方面的思考会更深刻。
                        师:他们到了那么多国家,不管到哪儿,要突显他们的——决心和毅力
                        我们才发现,人物、情节、环境等都是为了谁服务——人物
                        
                        
                        五、聊人物
                        生自由聊一聊
                        1.聊唐僧和悟空
                        生读相关文字
                        师:他给孙悟空留下商量的余地吗?那该怎样读?
                        生读
                        采访唐僧:
                        山势险峻……你就没有想到会有妖精出现,要吃你?
                        你说孙悟空无心向善,那在你心中的“善”是什么?
                        学生小组聊
                        交流
                        找一个男唐僧
                        生:这险峻的山中,肯定有妖精你为什么不相信孙悟空呢
                        生:我相信世上还是善多
                        评价有没有其他想法。
                        为什么看不到孙的善
                        师傅他错了吗?他还是这样对你,你为什么还要打?
                        他是我师傅。他的妖精、打妖精是我的天分
                        
                        为什么师傅念紧箍咒,你还要苦苦哀求?
                        生:当年是他旧我出来
                        师:孙悟空不但有情也有意
                        出示录象。配乐
                        安慰安慰悟空,劝劝唐僧吧!
                        生:你是肉身,看不出妖精
                        
                        师:矛盾冲突就出来了,如果没有矛盾冲突,你愿意看吗?
                        对,有了矛盾冲突,才会有人物鲜明的性格,引人入胜。
                        
                        2.聊八戒
                        读课文中的一句话
                        师:八戒贪吃,还贪——
                        出示原著中的一段:胃口大,读
                        出示原著中一打后八戒的表现:读
                        
                        3.出示人们阅读《西游记》后的感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3-29 07: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窦桂梅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地点:宁波逸夫剧院
                              学生来自:宁波市广济中心小学
                              课题:《游园不值》
                              (一)
                              上课之前,窦老师已把诗板书在黑板上。
                              
                              学生就座。
                              在主持人的邀请下,窦老师来到台上。
                              学生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课前同学们背了那么多的诗。有人说,诗是推敲出来的。这便让我想起一个诗人,谁啊?生齐答:贾岛
                              师出示:闲居少……
                              师:读过这首诗吗?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个别读
                              师:诗要读得字正腔圆。所以我们可以象刚才这位同学一样来读,一个字一个字读,里面有停顿。我们也还可以按古人最基本的读法:四声读法,一声二声可以拉长声音读;三声四声读得短促一点。“闲”是第几声?
                              生:第二声。
                              师范读:闲——居——少(短促,有点夸张)离——别——
                              师:好,下面我不说了。看看怎么读?谁愿意读给大家?
                              一学生读,读得很好笑。
                              闲——居——少离——别——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很短)
                              僧——敲——月下门——。
                              师:给他掌声。
                              师:刚才他“敲”字读得特别重。有同学知道推敲这里的故事吗?
                              生:当时贾岛不知道用敲还是用推好,所以……
                              师:他的灵感来自一个人的建议,他是谁啊?
                              生:韩愈
                              师:这个同学课外知识了解的这么多,给他掌声。于是“推敲”这个词出来了,于是它成了韩愈和贾岛的典故,于是……
                              师:再给大家一首贾岛的诗,出示《寻隐者不遇》。这回要读出五言的韵味来啊!
                              师生齐读:松下问童子……(窦老师把平声读得特别强调并辅以手势)。
                              师:有意思。谢谢亲爱的同学们。你有没有发现,现在是寻——隐者不遇。刚才是……都是找隐者的。都是没有见到,贾岛却偏偏把他写下来。想必推敲出来的字句一定很多很多,他一定会引发大家的思考,那么他为什么把不遇记下来呢?于是窦教师读了一些诗,这些诗里都有不遇。人生有多少个不遇,看来这“不遇”有值得我们回味的东西,不然前人为什么要把这些不遇记下来呢?(京味很浓重,很好听。)
                              师:所以,亲爱的同学们,今天咱和他们不同,他们不遇,我却和同学们(生说相遇)。这也是人生的一大幸。就让我们带着彼此这难得的相遇——上课。
                              师:上课!同学(短促轻快),你好!
                              生:老师(有点拖音),您好!师:注意节奏!请再来一遍。同学,你好!
                              生注意了节奏,和老师合拍:老师,您好!
                              师:所以这堂课我会特别注意听同学们的节奏,因为那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啊!
                              师指着板书:亲爱的同学们,咱们来看,雨过天晴,我们跟着一位宋朝的诗人
                              生接:叶绍翁
                              师:一起来
                              生接:游园
                              师:我们一起来推敲推敲
                              生接:不值
                              师:你们也知道这个“值”的意思就是
                              生:相遇。
                              师:不值呢?
                              生:没有相遇
                              师:简单变成两个字呢?
                              生:不值就是不遇
                              师:谢谢!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叶绍翁在游园的时候不遇,那么他在不遇中又遇到了些什么呢?让我们先读读这首诗,再聊一聊。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师:提个小要求:刚才是五言,现在是七言,看你该怎么读?
                              生读: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根据刚才教的平仄来读,也带有一些自己的味儿,基本属于读得比较好,做到了字正腔圆,且有诗味儿。)
                              老师鼓掌
                              师:谢谢他,有些地方他是自己的创造。第二声都是平声,可以拉长。
                              范读:应——怜——屣——齿(短)印(短)苍——苔
                              小扣柴——扉——久(短)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短促,乍停)
                              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再读第三行。
                              生读。
                              师:其实读得我们有些夸张。但是如果我们自己倾听我们的朗读,我们自己就陶醉在自己的朗读中。(这句话记得不太全)
                              师:再请一个同学来读。
                              一女生读,师给她配以手势指导。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尽管我们只读了几遍,那我们来聊聊吧。作者在游园时遇到了
                              生接:苍苔、红杏、柴扉。
                              师:请你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他们的了解。
                              生:柴扉是用柴和树编成的一个门。生答完想坐下去。
                              师:喔,请你站起来,判断一下,是这样的门吗?(课件出示四扇门:第一、二扇现代风格的门,第三、四扇是柴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3-29 07: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窦桂梅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特级教师窦桂梅《落叶》教学

        在去年“金帆杯”教科研活动中,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的《落叶》,窦老师精彩的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这堂课,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教师的热情与激情——拉近了师生的距离,点燃了学生自信的火花。

        窦老师生在东北,有着北方人的热情与豪爽,在她的教学中也无时无刻不流露着她生命中固有的那份“激情”。下面是上课前的一段师生对话:

        师:我送给同学们三句话,第一句“我很棒”。请你大声地对自己说“我很棒”。(生齐说“我很棒”)
        师:第二句请你送给你的同伴,把手搭在你同伴的肩上,对他说:“你真的很棒”。(生互相搭着肩说:“你真的很棒”。)

        师:这个课堂与以往不一样,上看看,下看看,左看看,右看看,有什么?

        生:很多听课老师。

        师:把这句话送给老师:“你们很棒,你们真的很棒,你们真的真的很棒”。

        (台下老师鼓掌)

        师:老师给你掌声,你感到怎样?

        生:我觉得光荣。

        生:我感到温暖。

        师:找到感觉没有?什么感觉?温暖中觉得很棒,就带着这种感受走进课堂……

        窦老师充满激情的语言不但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而且“犹如一缕明媚的阳光照亮了学生心灵的阳台”(窦桂梅语),点燃了学生自信的火花,当学生带着“我很棒,我们大家都很棒”的心态走进课堂时,他的那种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欲望也就油然而生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窦老师经常对学生竖起大拇指,并送给他一句“你很棒”,当教学结束时,窦老师再一次要求同学们齐说“我很棒,我真的很棒,我真的真的很棒。”可以说,学生带着自信走进课堂,又带着更大的自信走出课堂,或许,这样的自信会一直伴随着学生走上今后的人生道路。


        二、文本的“转换”与“拓展”——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实现了对文本的超越。

        窦老师认为“有些课文,即使你‘掘地三尺’也未必能挖出‘水’来,可当你回过头来看时,没想到,‘水’就在井边。”课文仅仅是教学的一个载体,教师应该利用教材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窦老师注重了对文本的“转换”与“拓展”,进而为学生营造了较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实现了对文本的超越。


        窦老师在让学生朗读“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躲在里面,把它当做屋子。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上来,坐在当中,把它当做船。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做伞。”这三句话时,并没有满足于学生将这三句话读好,而是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将课文中的“小虫”、“蚂蚁”、“小鱼”换成“我”,而且要发挥想象,说的句子要与课文中的不一样。在窦老师的启发下,学生迸发出无数创新的火花。有的学生说:“树叶落在地上,我爬过来,躲在里面,把它当做温暖的被子”;有的学生说:“树叶落在沟里,我爬上来,坐在当中,把它当作小竹筏”;有的学生说:“树叶落中河里,我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作一顶帐篷”。文本的转换为学生的思维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使学生在想象说话中获得了新的体验。在注重文本转换的同时,窦老师还注重了对文本的拓展。如,让学生想象秋天都给哪些小动物发来了“电报”?“电报”上写的是些什么内容?最后,窦老师说:“落叶装扮了美丽的秋天,给小动物们带来了欢乐,又会给小朋友带来什么呢?”接着幻灯出示两首与落叶有关的儿歌,让学生放声朗读。在想象说话,放声朗读儿歌的过程中,更加丰富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而且,这个时候,学生所感受到的已不仅仅是文本了!


        三、广泛的“对话”与“交流”——增强了学生的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话”与“交流”应该是课堂的灵魂。那种师生间的对话,生与生之间的对话往往会使对话与交流的各方产生互动效应,或唤起认同,或触动联想,或产生争议,从而使交流内容“增值”,更趋于丰富、生动、全面、准确和深刻。在指导朗读——树叶落在院子里,燕子飞来看见了,低声说:“电报来了,催我们到南方去呢。”——这句话时,有这样一段师生对话:


        师:好远好远有只燕子,我们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它,该怎么说?

        生:“电——报——来——啦——”

        师:一起来,把手拿出来,离你那么远呢!

        生:读最后一句话(拉长声调)

        师:有只燕子离我们不远不近,你怎么告诉它?

        师:有只燕子就在我们跟前,你怎么告诉它?

        (生读出不同的语气。)

        在注重与学生进行言语对语的同时,窦老师还注重与学生进行肢体语言的“对话”,通过表演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在引导学生理解“爬”、“游”、“飞”、“坐”、“躲”这几个动词时,课堂上活跃起来:


        师(将一片叶子贴在身上):现在我们就体验体验,现在你们就是可爱的小动物,我好喜欢你们这群可爱的小动物。注意了,一片叶子落下来,有的爬来……

        生:(爬)

        师:动作真美啊!有的游来……

        生:(游)

        师:小燕子飞来了。飞~

        生:(飞)

        师:蚂蚁坐上去,坐在叶子上……

        生:(坐)

        师:刚才我们是慢动作,现在快,游、飞、坐、爬、游、飞、坐、躲……

        生:(按老师的口令做着不同的动作。)

        师:我看见了,我看见了,我去抓你……哈哈,听好了,藏~

        生:(纷纷往桌子底下藏)

        师:我可明白了,你们哪,这些小动物可太了不起了,刚才你们做的躲和藏的动作一样的,看来躲和藏有时放在一起可以表示一个意思。现在我把藏换个动作——躲开~


        生:(躲开)

        ……

        在这种师生其乐融融,高潮不断迭起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的心灵放松了,情感释放了,思维活跃了,想象放飞了,课堂也变得充满生命的活力了。


        在这堂课上,听课的老师多次报以热烈的掌声,看到窦老师与学生的那种默契,那种陶醉,我们也似乎年轻了许多,是的,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语文课(尤其是低年级语文课)就应该这样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3-29 07: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窦桂梅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美丽女人窦桂梅

作者:苦茶香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玫瑰是在《小学语文教师》上,照片上的她看上去瘦瘦的,不像是一朵含苞欲放闪着晨露的玫瑰,倒像是一枝傲霜独立的腊
梅,她的顽强她的韧性是我的脑海里的第一个表象!对她好奇是听了袁卫星老师的报告后,她说她讲起自己的故事时会流泪会激动,她是一个
很真的女人,能被男人如此称道的还从未见过,那时的她就如一朵花在我心里慢慢开放,淡雅,朦胧,不真切,很想拨开这雾看看这朵玫瑰,
见识一下被万千男人女人称颂的女人,昨天终于让我如愿了!


昨天坐上最早的班车赶到杭州来到树人大学时,学生刚入座。一袭黑色套裙,一条灰白相间的丝巾随意地搭在肩膀上的她出现在我们眼前:纤
细的腰身,高挑的身材,举手投足都透露着自信、优雅,这就是玫瑰!一个37周岁的女人!



做一个美丽自信的女人是每一个女人心里最向往的事!因为美丽是永恒的,美丽的女人不会老!

窦桂梅是美丽的!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们在语文的课堂上演绎着自己的人生!她以她的自信和底气来演绎她自己的人生。她的自信来自于她
对课堂的驾驭,她的底气来自于她平时的努力和积累!




曾在看云的帖子里,了解玫瑰,知道她是清华大学附小的副校长,她总是很忙碌。她的每一堂课都很精彩,因为机会总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1991年,她从数学改教音乐最后定位于语文。那一年,她为了使自己快速成长起来,请领导来听她的课,请老师来评课,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足
完善自己,变外界的压力为自己的动力。为了上好一堂公开课,她千万次的锤炼,家里,女儿和丈夫是她的学生;教室里,每一张桌子是孩子
们的一张张脸。当她说到她在无人的校园里试讲到忘了接女儿,女儿所在幼儿园的阿姨把孩子送来后,她抱起女儿继续练讲,从开头的“上课
”到结束“下课”,女儿趴在她的肩上睡着时,我的眼睛也不由湿润了!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啊?袁卫星老师说的没错,玫瑰是忘我的,她对
工作的执着是许多人都没法做到的!玫瑰成功了!玫瑰一举成功了!因为她的韧劲儿,因为她的执着,她成功了!这是必然!




玫瑰的人生是精彩的,因为她有那么多的孩子陪伴着。“有玫瑰的课堂,孩子们是幸福的,听课的老师也是幸福的”。这句话我似乎曾在看云
的帖子里看见过,当时没有深刻的感受,反而觉得有点言过其实,昨天我却深深地感受到了!我也这样做了一回幸福的学生!忘情处,玫瑰搂
着小男孩狠狠地拍他的肩,打他的屁股,事后还美其名曰:通过肌肤的刺激加深他的影响!可爱的玫瑰,豪爽的玫瑰!当课上到尾声处,当她
随着音乐读史铁生的一段话时,孩子们被她渲染的情境给感动了,台下好多老师的眼圈也红了,她更是背过身轻轻地擦拭情感深处的眼泪。玫
瑰啊!你让人如何不去爱你?!孩子们在玫瑰深入浅出的引导下体会到人生的含义:我们要好好儿活,我们要好好儿活!那一句句的好好儿活
,深深体会史铁生内心的岂止是在座的孩子,还有我们,还有台下认真听课被玫瑰所打动的我们!
玫瑰让我读到:有追求的人生是美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3-29 07: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窦桂梅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在我所认识的为数不多的特级教师中,窦桂梅老师是我最佩服的一位。初识窦老师是几年前的事了。当时,参加县骨干教师培训时在金华听了她的一节课和一个讲座。几年过去了,课的内容我已记不清了,但是我却清晰记得她的讲座——《为生命奠基》。“为生命奠基!”当时听到这个题目时,我的心头为之一颤:也许这就是教育真正的价值吧!
几年后的今天,我和我的学生有幸能与这位大师进行一次零距离接触。在台上看窦桂梅,她比我想象中要年轻多了。
走近窦桂梅,我真正感受到了大师的气息。这种气息来自于灵动的课堂,窦老师的语文课堂是真正地为学生的生命奠基。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窦老师引领孩子们步入的是一个知识的世界,给予孩子的是一个精神的天堂。课堂上,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磅礴气势,壮志不已,到《清平乐·村居》的清新朴素,恬淡平和;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从诵读到吟唱……在课堂小天地中,学生接触的不仅仅是文字,而是一种文学,一种文化,一种人生。不同主题的建构像一张用春雨织成的网,密密的,滋润着孩子的心田。不得不使人敬佩,不得不使人赞叹:“大师,源头活水来自于自身功底的深厚!”
在回来的路上,孩子们显得特别兴奋,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知道吗,我发言时窦老师总是握着我的手。”淘气的张一骏向同学透露着一个让他自豪不已的小秘密。
“我发言时也是这样,”李恒轩了也不甘示弱,“而且她一直用一种特殊的眼光看着我呢!”
……
听着孩子们的话,回味着大师的课堂,大师的课堂精彩于细小之处。于细微之处看大师,言谈举止间折射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全新的理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3-29 07: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窦桂梅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窦老师在济南做课《秋天的怀念》课堂实录(1)

            教学预设:
            1.在“秋天”的故事中,理解“母爱”的内涵。
            2.在“怀念”的情意中,感受“爱母”的思绪。
            3.在“秋天的怀念”中,获得“好好活”的思考。
            教学层次:
            走进母亲怎样的好好儿活;
            感受作者怎样的好好儿活;
            思考我们要怎样好好儿活。
            教学步骤:
            走进秋天——读出味道
            走出怀念——读出思考

            读出味道
            一、揭示课题
            1、我在北京的清华附小工作,有一位曾经就读那里的校友叫史铁生。现在已经54岁了。母亲离开他已经几十年了。这么多年,他一直思念着自己的母亲。这是他写的一段话,请读一读,看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默读)
            那时的我,作为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而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
            (课件)
            2、谈体会: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我感受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思念之情;
            (2)作者对母亲的忏悔、懊悔、后悔、悔恨之情;
            (3)作者对母亲的自责、内疚之情;
            (4)作者自己的成长,完全理解母亲了……
            小结:正如作者说“而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上(板书:“苦”),其实,还有许多复杂的情感构成一股苦涩的滋味,我们可以归结为一个词:怀念。(板书:怀念)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作者写了什么季节的故事?(板书:秋天)
            3、注意看,老师加上一个“的”齐读课题:“怀念的秋天”。你的眼前会有一幅怎样的画儿?(景、事、人……);老师把几个词的位置颠倒一下:“秋天的怀念”,齐读课题。你的眼前会有怎样的不同?(……变成一种情感……)
            小结:看来,之所以有这秋天的怀念(课件),就是秋天的故事所引发啊,作者怎么会有这份怀念?让我们一起跟随史铁生先走进秋天的故事。(在“秋天”下面做标记)
            4.为了更好理解这秋天的故事,我们先来检查一下自己读书的情况。这里有个自测题,请同学们自测一下看到达哪个台阶:(课件显示)——正确、流利、有感情。(让学生可以先自由读一读,然后让学生读书,让其他学生评价该生读书属于怎样的层次,以学定教。可以重点指导几个儿话音,比如“咱俩儿”,“好好儿活”)
            5.根据学生朗读情况得出结论。比如,提出进一步要求:(同学们说的有感情,到底怎么算是有感情?有时候我们说的时候很模糊。难道是语调的高亢?或是技巧的高超?我们要在“正确、流利”的朗读中咂摸他人的人生,要在“自己的理解”中读出自己的滋味,即“读出味道”。(课件以阶梯状出现在“有感情”的基础上)。你怎么理解这个“味道”?(结合生活实际讲)
            6.怎样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味道”?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的故事。
            二、探讨母爱的内涵
            (一)走进母亲自身的“好好儿活”。
            1.请同学看课文第一段,母亲的一句话却深深地刻在“我”的心底,说说是哪一句话。(课件:“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板书:“娘俩——好好儿活”)
            2.顾名思义,这娘俩指的是—— 母亲和儿子两人在一块好好活。
            3.这是母亲对儿子说的话,儿子是怎么不好好活了,母亲才会说出这样的话?请用课文中的句子,朗读给大家听。比如:
            (1)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群,我回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2)“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3)“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
            4.是啊,我活着还有什么劲?所以: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唰唰啦啦”地飘落,我——————————————————————。(课件:扩充句子训练)
            5、实话实说的讨论:你们多大?21岁活蹦乱跳的年龄,可以四处周游,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没有了双腿,他这样做,你们怎样看?
            小结:面对这样天大的打击,他活着好“苦”啊!(回扣板书的“苦”)6.请注意:母亲的自身情况又是怎样?请也找课文相关句子读给大家听。比如:
            a.可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b.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大口大口吐血……
            7.有没有知道得肝癌的病人的疼痛滋味的,请补充说明?
            8.这些痛苦儿子知道吗?除了外人不能知道的痛苦,还有一点,就是病人清醒地知道她离死亡更近的痛苦啊。然而,即使面对死亡,母亲有没有把玻璃砸碎?有没有把东西摔向墙壁?有没有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教师问一句,学生接一句)?史铁生的发怒我们都可以理解,母亲的发怒我们更可以理解啊。可母亲为什么没有那样做,而要这样做?!(估计回答落脚点就在“为了儿子着想”)

            (二)、走进母亲的让儿子“好好活”。
            1、请再细细读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说明母亲一切都是为了儿子?
            (1)比如——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学生说到这里,教师就抓住这一“挡”,追问,挡住的究竟是什么?实际是母亲像一扇门一样,挡住的不是窗外
            “唰唰啦啦”地飘落的树叶,而是儿子郁闷烦躁的思绪)
            小结:母亲的爱好勇敢!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这句话。
            (2)再比如“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踩’和‘跑’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母亲担心这样的话勾起儿子更大的痛苦……)
            小结:母亲的爱好细心!带着这样的理解读这句话。
            (3)“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小结:母亲的爱多么急切。再读带着感受读。
            (4)“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
            小结:母亲的爱多么热烈,读出这句话的滋味。
            (5)再看看这句话——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儿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课件)
            a 母亲“扑”(课件在下面加点)过来,扑住的究竟是什么?
            小结:母亲的爱好坚定!送到句子中再读这句话。(重点体会“在一块儿”)
            b 母亲抓住我的手,母亲“抓”(加点)住的究竟是什么?
            小结:母亲的爱多么执着!送到句子中再读这句话。(重点体会“好好儿”)
            c母亲忍住哭声,母亲“忍”(加点)住的究竟是什么?
            小结:母亲的爱多么深沉!送到句子中再读。(重点体会“活”)(注意:以上根据学生情况来随时调控和引导。)
            2.学生发散谈后,重点探讨下面的句子:从几个“悄悄儿”中,再细细品味母爱:
            读下面的话,比较用上“悄悄”和去掉“悄悄”有什么不一样,选择一处谈谈:
            a“……母亲就悄悄儿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儿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儿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课件)
            b调整后——“……母亲就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她比我还敏感。她又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课件)
            (2) 同一个“悄悄”表达母亲不同的情感。然而,这复杂的情感又有共同的东西,是什么?
            小结:母亲的爱是小心翼翼!读出这样的味道。
            4、通过体会,此时的母亲已是万箭穿心啊,自己身体的毁灭性打击让母亲“苦”;还要面对的是自己抚养了21年的儿子的瘫痪,可以说,对母亲的打击可谓“苦上加苦”。可无论如何还要让儿子好好活!母亲的爱——用心良苦!(再次回扣“苦”)
            5、我们跟随史铁生一道去体会母亲,发现母亲。那么,在这秋天的故事中,母亲这两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咱娘俩,要好好活,好好活……”课件再次出示,学生说出什么体会就再读这句话)
            总结:母亲的意义,蕴含于平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并不觉得。可是,这种意义只有在秋天的场景中,才会凸现出来。由于母亲的疾病,失去生命夺目的光华。可我们对母爱的意义有了特殊的发现——正是她的要好好活,让我们懂得母爱不仅仅是爱和给予,还担起一份责任——就是教给儿子如何面对有缺憾的生命。正是她的要好好活照亮了儿子的后半生,让有缺憾的生命活得如此光亮。
            三、探讨爱母的怀念
            1. 就是这样的一位母亲,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引读课文,“邻居们……”
            2.原来的母爱儿子理解不了,一个秋天过去了,又一个秋天过去了,直到后来儿子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懂得的是什么?
            a出示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还未成年的女儿……”(课件先出示这句话)
            b把“……你们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加进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中,变成“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未成年的女儿,你们俩在一块儿要好好活,好好儿活。”(课件补充完整上面这句话,然后让学生读一读。)

            3.所以,我和妹妹都懂,因此“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活……”(课件出示该句)
            4、那么,这“好好活”,究竟是怎么活?结合课文的这句话,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理解——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课件)(学生说到什么理解就把不同感受送到“我俩好好活”的句子中朗读……)
            5,透过看菊花,母亲给儿子三究竟是什么,也正是史铁生在文章中写到——
            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6.升华:当儿子懂得母亲告诉儿女的“好好活”的含义,那和母亲发生的秋天的故事啊,就深刻在心中,化作心中无比的怀念(回到课题怀念!)。
            7、过渡——越是怀念,就越是充满对往事的回忆,然而,母亲再也不能和我一起吃豌豆黄了;母亲再也不能和我商量一起到北海公园看菊花了;我再也看不到母亲为了我的回答而喜出望外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了;我再也听不到因为我发脾气母亲对我的说的安慰话了。
            8,越是怀念,越是深深的自责啊,越是自责就越要好好活啊。所以,又一个秋天,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群,我——————;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看着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我————————————。(课件,改造课文的训练,让学生选择一处补充。)
            9,越是懂得“好好活”的含义,就越是无比的怀念,就如飘落的树叶片片飘到儿子的心里,融入了生命,化作了血液:(播放音乐,学生静静默读下文,让后老师再读一段。)

            (1)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合欢树》

            (2)
            我一直有着一个凄苦的梦……在梦中,我绝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在哪儿。这个梦一再地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有关庙的回忆》
            (3)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我与地坛》(教师读这一段)
            10、越是怀念,就越难过,我多么想让母亲推着我到北海的公园看菊花啊,我是多么想再听听母亲对我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啊,母亲,你让我怀念的“好苦”啊。所以,为了还母亲的心愿,为了这永远的怀念,又是一个秋天——引读,“又是秋天……”(回到上面的句子中,全体一起朗读,课件再次出现这句)
            11.就是这怀念,一个又一个秋天过去了,从21岁开始坐在轮椅上到现在,从母亲去世到现在,这份对母亲的怀念已经整整33年。这33年的怀念他对“好好活”又有怎样的理解呢?

            12,请读他在《病隙碎笔》中写的话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个“更”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课件)
            13,因此,这33年的怀念里,也是他和疾病搏斗的33个年头。现在,他完全超越了一般生存的“好好活”的生命层面,已经超越到了一种漠视和超然的境界。这深深的怀念,让她懂得,好好活,不仅仅有坚韧的意志,而是把打击当作别开生面的游历,当作一种人生的另一种享受——他对好好活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那就是——活着就是一种幸运,活着要懂得满足。
            14,介绍史铁生的近况:由于尿毒症,造成肾衰竭,经常发高烧,有好几次昏迷,但他依然平静淡然的看待这一切,现在一个星期都要透析两次。但他依然在——好好儿地活着。他用笔代替他的双腿写出自己怎样“好好活”的,所以我推荐几本他的书:《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务虚笔记》(课件)
            15,对于史铁生的“好好活”,我们是怜悯吗?感到他活得痛苦吗?那究竟是什么?(对着黑板“苦”字说——是佩服,是敬重,也是敬仰——他活出了境界。活出了生命的高贵。在报纸上看到史铁生和世界长跑冠军刘易斯的合影。身体衰弱的史铁生虽然连站也站不起来,但他的灵魂却在无羁地奔跑着,跑得跟刘易斯一样快,甚至比刘易斯还快。我想,如果说“好好活”是对母亲的回报,母亲一定会含笑九泉的。
            16、那么,这回面对“秋天的怀念”,在你心中,又会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请同学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母亲推着他看到了菊花……自己用脚踩扁一个杨树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3-29 08: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窦桂梅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看看不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1:1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