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2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9: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识记“篁、洌”等10个文言实词和“以、其”2个文言虚词的意义。
  2、理解作者笔下小石潭的特点。
  3、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借景所抒发的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实词和虚词的含义。
  2、作者借景所抒发的感情。
【课堂实录和反思】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请坐。游山赏水,探胜寻幽,历来是我国文人的保守喜好。或抒发平步青云的喜悦,或咏叹仕途坎坷的感悟。唐朝的文学大师──柳宗元,借游小石潭,唱吟了一首宁静与感伤的诗章。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小石潭记》。
  作为一篇文言游记,你最希望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会哪些知识呢?
  生1:学会文言字词的音、义,一些重点实词和虚词的含义。
  生2:弄懂文意。
  生3:了解所描述景色的特点。
  生4:古人往往借景抒情,本文是否也是这样?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认为我们应先了解作者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出示课件1)
 
  柳宗元(773~819)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东集》。《小石潭记》是他被贬永州时所做的游记之一。
 
  生:(一齐)朗读并背诵。
  师:根据同学们的要求,老师确定了以下3个学习目标,请同学们看屏幕,并且读一遍。
  (出示课件2)
  1、识记“篁、洌”等10个文言实词和“以、其”2个文言虚词的意义。
  2、理解作者笔下小石潭的特点。
  3、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借景所抒发的感情。
 
  师:我们先听一遍课文录音,感知文章内容,标注出下列生字词的读音。初步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
  (出示课件3)
一、走进录音棚
  1、听录音,为下列加粗字释义:
    篁竹(huáng)_______   清洌(liè)_______
    为坻(chí)_______    为屿(yǔ)_______
    为嵁(kān)_______    佁然(yǐ)_______
    俶尔(chù)_______    差互(cī)_______
    幽邃(suì)_______    悄怆(chuàng)_______
 
  师:放录音。
  生:(听完后)齐读字音,并带拼音写一遍汉字,交流词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反复诵咏,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出示课件4)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划出不会的字、词、句交流讨论。
 
  生:(边读边结合注释)自主学习。
  师:接下来,我想考一考同学们,请看屏幕。
  (出示课件5)
  3、理解下列每组加粗词的含义:
   ⑴ 全石以为底   (          )
   ⑵ 以其境过清,  (          )
   ⑶ 以天下事为己任 (          )
   ⑴ 其岸势犬牙差互 (          )
   ⑵ 以其境过清   (          )
   ⑶ 益习其声    (          )
 
  (讨论后)
  师:(找两名学生回答其它学生补充)明确答案:由、因为、把  那、那种、驴子。
  师:同学们字词理解得很好,再努力,看谁能理解了文章内容。
  生:相互交流,疏通文意,不会的提出,商讨。
  师:(学生讨论结束后)哪位同学愿意把自身的理解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生1:解释文意(其它学生补充)。
  师:同学们对文意理解得非常好,你能否用自身的方式给同学们分析一下你所喜欢的句子?请看示范:
  (出示课件6)
二、进入探究园
  1、结合文意,大胆想象,用自身的方式给同学们分析一下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用最美的语言描述出来。
    如:第二段的“似与游者相乐”可理解为:鱼儿一会儿钻出水面,一会儿又潜入水底,一会儿游到你的面前吐着水泡,一会儿又游得远远的望着你,好像故意逗你呢!
 
  (学生考虑、讨论)
  师:哪个同学愿最先表达自身的见解呢?
  生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句,可理解为:树木和藤蔓郁郁葱葱,枝叶相连,环抱着小石潭,如同一位母亲轻轻摇动着睡梦中的婴儿。
  师:很好!比喻新颖。
  生2:“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一句,可理解为:石头的底,石头的边,石头的岛屿,石头的岸,一个天然的石头盆景出现在眼前。
  生3:我认为“日光下彻”中“彻”用的好,仿佛让我们感到阳光直接照射在潭底,潭中没有任何东西一样。从而更好地表示出小石潭水之清澈。
  师:在描写方法上这属于哪一种呢?
  生3:侧面描写。
  生:(一齐)为生3的精彩回答一齐鼓掌鼓励。
  师:非常好!这三名同学的考虑很具独创性。哪位同学还想再试一试?
  生4:我认为“影布石上”一句也具这种功能。看起来是写鱼影,但实际上仍在表示潭水之清。正因为水清小鱼的影子才干极其清楚的“布”在石上。一个“布”字用的极妙。
  生5:“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表示了小石潭地处偏僻之地,与前面“伐竹取道”相互应。又能看出小石潭周围的环境极其幽静,幽静的能让人发生寒意。又与下文“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相联系。
  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好,在此基础上你能否再归纳一下作者笔下的小石潭具有怎样的特征呢?
  (学生讨论)
  生1:小石潭的──清。
  生2:小石潭的──静。
  师:作者又是分别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来突出这两个特点呢?
  师生一起交流,用课件明确答案。
  (出示课件7)
  2、小石潭的显著特点:
    小石潭的“清”是通过(水、石、树、鱼)
    小石潭的“静”是通过(四周环境、作者的感受)
 
  师:既然同学们对课文理解的很深刻。那么老师有一个不理解的问题,你能否帮老师解决一下吗?
  (出示课件8)
  3、作者描写了那么美的景色,开头也说“心乐之”而为什么结尾处却说“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学生分小组讨论)
  生1:景色虽美,但此地过于荒凉。
  生2:我却认为:景色虽美,但作者遭贬,心情抑郁。
  其它学生补充。
  师:由此可见,人在欣赏景色时,心情是关键。心情不佳往往会触景伤怀。作者心中被贬的阴影挥之不去,抑郁之情时时体现在字里行间。请同学们再读一遍第四段,体会文中的这种感情。
  生:朗读、品味、感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9:01:00 | 只看该作者

  师:针对本段所体现的感情,你认为语调、语速和轻重音怎样处置呢?
  生1:语调平缓深沉,语速放慢,“寂寥、凄、寒”等字应重读。
  师:理解的很好,那么你试着读一下。(放配乐)
  生1:配乐朗读(结束后,其它学生鼓掌表示赞赏)。
  师:请同学们一边体会作者此刻的心情,一边再读一遍这段文字。
  生:(一齐)体会朗读。
  师:通过同学们的读书声,已得知你理解了作者当时的心情。假如真的有时光隧道的话,你站在柳宗元面前会跟他说些什么呢?
  (出示课件9)
三、说说心理话
  假如柳宗元在你面前,你将跟他说些什么呢?
 
  (学生考虑)
  生1:柳宗元先生,我听说仕途坎坷,何必在这条道上走到底呢?你看东晋的陶渊明归园田居,过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不也很潇洒吗?还是想开一点好。
  师:这位同学的想法深藏禅理!假如语气上再亲切一些会更好。
  生2:柳兄,宦海沉浮是常事。我认为职位越低越应该奋发图强,干出政绩,以图东山再起。自我消沉,非大丈夫所为。
  师:这位同学也未免太亲切了吧,都“柳兄”相称了!
  生3:柳宗元先生,我在课外阅读时看到了你的《捕蛇者说》的译文,得知你是一位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好官遭贬,可见你所处的社会多么黑暗啊!
  师:我相信同学们还会有精妙的答案,小组内交流一下。
  生:互相交流自身的想法。
  师: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课后认真复习,一定会从本文中得到新的收获,请看屏幕。
  (出示课件10)
  安排作业:结合课文内容,给自身安排一个作业,课后实现它。
  如:“归纳出本文游踪”或“替柳宗元向朝廷写一封表达心曲的信”等等。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8 05: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