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6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老师教研论文 堵不如疏,疏不如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2 21:5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执教高年级语文的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小学生好奇心强,爱问问题。而高年级的孩子们已经比较成熟,懂得利用互联网等工具去了解世界,有了更多知识,视野开阔了许多,也就有更多疑问和思考。
    他们已经开始思考父母和老师是否值得相信和尊重,有自己的判断了。所以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所谓“顽劣”的孩子在班级中显得特别突出,敢于与老师正面冲突,不服管教。
    这种孩子往往有一些不合常理的想法和表现,不仅打乱了老师的预设,还偏离了课文的主题,却把学生们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让老师颇为头疼。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老师总是会剥夺他们的话语权,用负面的评价打击学生,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即使他们想表现自己,也会被老师以强硬的手段堵回去,不允许他们展露自己的“奇怪”想法。
    首次直接面对这种孩子,是在讲到《梅花魂》时,要求初读课文了,大家都在专心读。我巡视时却突然看到一个男孩子在玩笔。我过去提醒他读读课文,他很不屑:“我早就读过了!”我耐心地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除了读,还要思考,课文中有作者很多寄托呢,你觉得自己都明白了吗?不妨想想。”他懊丧地说:“反正以前我问问题老师也不让问,嫌我多话。”我还是劝他:“只要你有问题,老师就让你问。”他将信将疑,还是拿起了课本。
    质疑环节,我请他来问,他懒懒地站起来:“老师,‘星岛’是哪儿?没听说过。还有梨花木是什么?”
    其他同学一霎时哄然大笑,嘲笑他的问题太天马行空。
    我让同学们安静下来,问有没有谁知道。一个女孩刚好向父母了解过,就站起来解释了。
    我笑着说:“看!这位同学也有一样的疑问,还向父母请教了!既然他们能想出这个问题,说明思考了,还帮我们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这就是优点。这位同学不懂就问,多好的学习习惯!我们为什么要嘲笑他?”
    同学们低下了头,若有所思。那个男孩在大家的沉默中,自觉地看向书本,开始学习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就是孩子们学习的兴趣点,只有被尊重,得到解决,他们才愿意学。遇到与预设不一致的问题,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观判断强加于学生,在评价中否定学生的质疑,甚至剥夺学生的发言权,这是不好的习惯,会打击学生的自觉性,学生会丧失信心,以后再不愿意主动参与进来。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学生对课文有疑问才是值得欣喜的,老师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经验来否定学生问题的价值。只要不是故意扰乱课堂,有疑问就应该大声说出来,寻求解释,每一个孩子的问题都应该被正视。
    堵不如疏,遇到学生的疑问,教师给出的评价必须积极正面,以善意的评价为指导,以尊重和鼓励为基础,充分肯定学生的思考,才是“以生为本”。教师必须肯定学生的勇于质疑,化解学生不愿意参与的负面情绪,才能让学生敢于发言,乐于学习。
    在学习《景阳冈》一课时,因为大多数同学对《水浒传》并不了解,布置的课前作业是搜集资料,大概了解《水浒传》的内容和详细阅读第23回,了解课文背景,便于理解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的课前三分钟,用来检查课前作业的完成情况,一个平时总是不认真听讲、爱跑题的孩子,今天把手举得特别高。他在同学眼里是一个想法很奇怪的人,在课堂上往往容易偏离课堂主题,口语表达能力欠佳,很多老师在评价时多是打断他的叙述或者严厉批评。
    但看着他鼓起勇气的期待模样,还是请他回答了。由于并不经常回答问题,他有些胆怯,小声说:“老师,我读过<水浒传>,特别喜欢这本书,想给大家讲讲前面发生的故事。”我一听,平时他参与课堂并不积极,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如果让他表现自己,给他信心,说不定就会不再怯懦,敢于参与,增加兴趣了。于是我直视他的眼睛,微笑鼓励道:“既然你读得熟,请你为大家讲一讲吧!”
    他很高兴,虽然涨红了脸,但还是走上讲台,为大家讲解起来。我一听,他为了讲明宋江被发配投奔柴进,才和武松相遇,讲的不止是前一回,足足有好几回的故事,语言难免复杂冗长,一分钟了才讲了宋江的身世,我便提醒:“为什么要先讲宋江呢?你能用更简短的语言告诉大家吗?老师相信你可以,试试吧!”他思考了一会儿,果然用了更精炼的话讲清楚了其中的缘故,顺便还讲了武松来到柴进府上的原因。原本有些同学还窃窃私语,觉得他说的了无趣味,谁知他用自己的语言讲起来,加入他自己的逻辑顺序,比书上的文字浅显有趣得多,同学们听得十分入迷。
    等他讲完,同学们纷纷鼓掌,为他高兴,看着他眼中的光芒,我感到很欣慰:“同学们,虽然他讲了高分钟,有些超时,但是他能讲出这么精彩的故事,平时一定涉猎广泛,用心阅读了。不仅如此,今天她还鼓起勇气,用自己的语言给大家把故事讲得这么精彩生动,真是令人敬佩!”同学们都羡慕得看着他,他不禁一改往日的散漫,身体坐得笔直。
    我看到那几个很少主动发言的学生都很认真地看着他,接着说:“所以同学们都要把课余的时间留一些出来读书,慢慢积累,不懂得可以问,增长知识。这样需要展现才华的时候,大家也就可以勇敢而自信地站起来,为大家讲解,也给自己锻炼的机会。老师也发现,很多同学也是热爱读书,知识面很广,很有见解,真希望大家都能够踊跃展现自己的精彩。下次我们大家都拭目以待!”那几个孩子的眼光亮了起来,似乎也期待着展现自己的光芒了。我开始讲课了,“我们的同学讲得这么精彩,那么武松这次回家还会发生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吧!”
    果然在交流课文难理解的词句时,那几个孩子也跃跃欲试,开始举手了。一个学生问:“为什么说‘酒店门口挑着一面旗’呢?我想不通,旗不就是挂着或者插着,怎么‘挑’着?”我还没有回答,一个调皮的男孩子就跳了起来,急切嚷道:“我知道!”我看他难得这么积极,就请他回答,他连说带比划地解释在电视中看到的古代酒店的情形,但是大家还不明白,他便征得我的同意,到教室前面,借用班里的卫生流动红旗,把旗子拉到杆的一端,找了个地方作势挂起来,说:“你看,用一根长棍子这么斜挂着,可不就像是挑着吗?”这么鲜活的演示,同学们都纷纷回应:“对!我们也见过!原来是这样!”我请他回座位,并说道:“古人用字是那么形象,看来在生活中我们都要做个有心人,才能写出如此鲜活的语句。”
    有了这个孩子带头,大家思维都活跃起来,纷纷将自己的理解形象地展示出来,基本都符合原意,加上我适时点拨和提炼,原本觉得艰涩的文字都不觉得枯燥了。
    课堂评价,疏不如引。如果一开始就拒绝学生问这种看似与课文主旨无关问题,也许就没有生动的课堂了,更不能顺势引导他们发现古人用字的用心了。教师积极评价的作用不可忽视,学生特别善于察言观色,遇到鼓励和赞同之后,他们会明白这种努力是被认可的,才会主动参与。
    韩愈《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没有一个个疑难问题的解决,如何一步步教授学业,又怎么引导学生明白道理?
    《国语·周语上》:“邵公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必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说的是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江河的水被堵塞,就要决口奔流,被伤害的人一定很多,禁止人们讲话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人畅所欲言。
    治国尚且如此,教育更要慎重。堵不如疏,疏不如引。
    我们提倡以生为本,就是要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做好预设,设计好课程。如果生成与预设相差极大,老师不应该堵住学生的疑问,而应该因势利导,多做出积极评价,赞赏学生的质疑,疏导他们的紧张和胆怯,激发他们的信心,同时运用教学机智引导学生的疑问解决,带回课程的重心来。
    学生的疑问被尊重,愉悦和好奇就会带着他们兴趣高昂,自然愿意学习。孩子们的思维被激发后,不经意间往往会有精彩的火花迸现,课堂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3-22 21:58:15 | 只看该作者
外国语小学    常冰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09:5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