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开课《最后一课》课堂实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7 12:47: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小说的文学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小说有几要素?

生:三要素。

师:哪三要素?

生:人物、环境、情节。

师:哪个要素是核心?

生:情节。

(这是备课时我没预想到的,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我在上新课前先和他们一起学习了有关小说的相关知识,以备以后上课用。我备课时,预想的是学生异口同声会答“人物”。)

师:小说故事情节的开展是为了塑造?

生:人物。

师:对,人物是小说的中心,小说中刻画的人物,又叫“典型人物”。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那么,都德的《最后一课》中的典型人物是谁?

生: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

师:今天,我们就从韩麦尔先生的角度学习这篇课文。首先,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1.默读全文,分析韩麦尔先生的形象。2.朗读文本,在字里行间感受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一名学生朗读,这名学生带动了全班齐读,明确自己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我们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拿出纸和笔,一分钟时间。

(ppt出示预习检测:

课文是_______国作家_______写的。

小弗朗士生活的小镇原属________,后被________占领。

____来了命令,_______的学校只许教____语,今天是最后一堂_____语课。)

(找一两名学生回答)

(ppt出示:

课文是__法___国作家__都德__写的。

小弗朗士生活的小镇原属__法国___,后被__普鲁士__占领。

_柏林_来了命令,__阿尔萨斯__的学校只许教_德_语,今天是最后一堂_法_语课。)

师:很好,预习很全面。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这就是本文的写作背景。

(题外话:灵感来源于曹刚老师的课堂导入,觉得甚是巧妙。以填空的形式把本文的写作背景交待得一清二楚,同时,检测了学生的预习情况。)

师: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预习情况,思考: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要求:默读全文,在文中边读边做批注。自读课文10分钟,并拟出发言要点。)

(生自学,在书上边读边做批注。)

生1: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温和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了,不等你了。”,我读出韩麦尔先生是个善解人意的人。

生2:我有不同的意见。我从“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读出韩麦尔先生是一个严厉的老师。

生3:我要补充刚才那位同学说的,还可以从第一自然段中的“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读出韩麦尔先生的严厉。

师:很好,补充很充分。同学们觉得这几位同学说的矛盾吗?韩麦尔先生善解人意、严厉?

生:不矛盾。

师:韩麦尔先生以往对我们是严厉的,为何今天一反常态?

生:因为这是最后一堂课,韩麦尔先生的心情很悲痛,更舍不得自己的学生。

生4: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外貌描写,从韩麦尔先生的穿着上,可以看出他对祖国的热爱。

师:韩麦尔先生盛装而来,小弗郎士很吃惊老师的穿着,刚才老师温和的语气已经让他惊讶,现在他更吃惊。同学们说,韩麦尔先生为何在一个平凡的日子里穿得如此正式?

生:因为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

师:很好。还能不能在课文中找到其他的依据?

生5: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师:非常准确。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堂课身着盛装,是他对侵略者无言的反抗。“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什么描写?

生:细节描写。

生6: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我读出韩麦尔先生的悲愤以及对孩子们的期许。

师:分析得很好。请同学们自由诵读一分钟,要读出情感。

(学生展示朗读,读得既深沉又悲伤。)

师:同学们能不能从这位同学的朗读中找出一些关键字词?

生:最后一堂。

师:很好。还有吗?

生:只许。

师:从“只许”中读出了?

生:侵略者的可憎面目,还有强调了这是他们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师:说得多好啊,“只许”带有强制性,让人读来满是愤慨。

生7: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连用了三个“最”,我读出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语言的赞美,和对祖国的热爱。

师:连用三个“最”,是对祖国语言的高度赞美。刚才这位同学仅仅是分析,给你一点儿时间,结合你分析的,请读出你的情感。其他同学也尝试一下。

(生读,读得荡气回肠。)

师:这句话中有没有运用到修辞手法?

生:比喻。

师:对,把……

生:把“法国的语言”比作“钥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语言是国家的象征,表达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师:很具体。一个国家,只要保存自己的语言,即使被占领,最终也会取得胜利。就如,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当时日本在东北推行日语,但中华儿女没有忘记自己的语言,我们最终战胜了日本。

生8: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国旗是爱国的象征,形象地表达了他们的爱国之心。

师:说得真好。“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似乎也在告诉我们:阿尔萨斯是永远属于法兰西的。

生9: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神态描写,传神地看出韩麦尔先生的眷恋。

师:对什么的眷恋?看能不能在课本中找到。

(学生只是单纯地说“爱国”。)

师:接着这句往后看,“只要想想:……”

生:对学生,对语言,对祖国,对他曾经付出心血的一切……

师:对,这就是课本中传递出来的信息,同学们总结得很到位。

生10: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动作描写,写出了他的爱国。

师:转、拿、使、写,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他的痛苦心理,这是他爱国情感的迸发和集中体现,倾注了他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

生11: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一个“呆”,神态描写,看出了韩麦尔先生内心的痛苦;动作和语言描写,读出韩麦尔先生的沉重和对祖国的不舍。

生12: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动作、神态描写,韩麦尔先生内心悲痛。

师:这时候的韩麦尔先生在小弗郎士眼中的形象是?

生:高大。

师:一开始小弗郎士怕老师,这时候觉得老师高大。为什么?

生13:因为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小弗郎士对祖国的感情从老师身上唤醒,他的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从开始的贪玩、幼稚,到现在的爱国和对老师、对祖国语言、对祖国的热爱和不舍。

师:把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的所有的内容进行了总结,读得真好。文中还有描写韩麦尔先生的语句吗?

(生有的答没有,有的不确定,支支吾吾。)

师:好,给小组2分钟时间,同心协力找一找。

生14:“我也不责备你,小弗郎士,你自己一定够难受的了,这就是了。大家天天都这么想:‘算了吧,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学也不迟。’现在看看我们的结果吧。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现在那些家伙就有理由对我们说了:‘怎么?你们还自己说是法国人呢,你们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不过,可怜的小弗郎士,也并不是你一个人的过错,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呢。”

“你们的爹妈对你们的学习不够关心。他们为了多赚一点钱,宁可叫你们丢下书本到地里,到纱厂里去干活儿。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语言描写,写出了……

师:写出了?

生:老师,这两段我们都找到了,但是不知道怎么说,怎么组织语言。

师:那我们来看一下,韩麦尔先生在干什么?

生:自责。

师:对,除了对自己,还有吗?

生:还有对阿尔萨斯人的批评。

师:很好。韩麦尔先生的自责和对阿尔萨斯人的直率批评是他民族责任感的体现。

师:还有吗?

(生答没有了)

师:好,我们来看“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师读出了哽咽感),这是?

生:语言描写,韩麦尔先生哽咽了。

师:“我”后面的破折号韩麦尔想说的是什么?或许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课下同学们讨论讨论。可是韩麦尔先生最后“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此时无声胜有声,比起慷慨激昂的陈词要来得更深入人心。

师:从同学们的分析中,我们看出:韩麦尔先生也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更是一个爱国者。

(ppt出示:普通人    爱国者)

师:一堂法语课,一个小小的生活片段,却折射出了大大的社会背景,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不仅仅是韩麦尔先生,还有小弗郎士,甚至是小镇上的人的那份深沉而热烈的爱国热情,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写作手法?

生:以小见大。

(ppt出示:

一堂法语课    爱国深情   )

以小见大

师:同学们在预习课文时发现,本文原来还有一个副标题是?

生:一个阿尔萨斯小孩子的自述。

师:对。作者以小弗郎士为叙述视角,我们知道小弗郎士是一个小孩子,不可能走进韩麦尔先生的内心,那么作者是如何把韩麦尔先生爱国的内心展示得淋漓尽致的?对,人物描写方法的运用。我们这节课,同学们在分析韩麦尔先生时,都有哪些描写方法?

生:动作、语言、神态、细节、外貌。

师:那请同学们拿起你手中的笔,尝试着写一个你熟悉的人,要写出人物特点。

(ppt出示要求:运用至少两种描写方法,字数100字左右。)

师:我们下一节课找同学展示,下课,谢谢大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4:0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