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地理老师教研论文 立足区域认知 贯彻核心素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19:36: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为一门课程,地理有着“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五大特点,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层面。课程的开设旨在实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第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援引课程标准前言)

不难看出,地理课程独特性的一面就在于区域性和综合性方面,通过研讨和浏览不同区域状况和特点,能够理解不同区位因素之间的关联,进而回到乡土建设层面,能够综合分析,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可持续发展,同时具有“世界一体化”的发展观,增强自己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活跃的,持久的责任观。

鉴于此,地理课程的开设,主要通过区域案例的呈现,让学生知道一个区域有什么,在怎样发展,并从区位各因素上分析和接受为什么当前这样发展,反思该怎样发展?即能悦纳和欣赏当前不同区域的状况,也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和谐发展的侧重点,从而理清区位不同因素之间的区分和关联。

所以,尽管“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地理成因问题”,可是我们不能回避不同区域综合性和区域性独特的呈现,引领学生从区域认知层面,能够综合思维,谋求人地和谐发展,增强地理实践,扮美自己所处的环境与自己的明天。

这也正有机应和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能力”四个方面发展。

那么,什么是区域认知呢?

援引丁尧清博士的观点,“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学生掌握区域认知方法,就能够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来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

简而言之,区域认知就是通过调查一个区域区位因素的方方面面,审视或接受具体一个地区存在的自然和人文特点,并形成一种综合思维,扬长避短的理念习惯,通过比较,推断一个地区如何更有效,更有持续性地布局和发展。

从一个人的成长方面,触类旁通,能够不断认识自己的禀赋差异,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陷,从而不断呈现自己最具光彩的一面,悦纳昨天,今天和明天。

因此,在课程开设的学习中,作为教师要引领学生明确区域认知一定要基于具体区域的区位特征,明确包括哪些内容,然后结合地区的特殊性,侧重某一方面进行分析和学以致用,成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项技能,融会贯通地解释或处理身边生产或生活上的事情。

这也和课程标准相应,对于任何一个区域,都要求学生能够首先通过图文资料从位置上加以界定,然后分析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特征,继而分析交通、资源,工业、农业、旅游业等分布及其发展侧重,能够对不同因素有区分度的描述,找到特殊性及关联性,成为行事习惯的一种潜意识本能。

由此,教学案例的选取和使用,应是一种问题驱动式教学过程。是尽可能照顾到学生思维不断拓展和习惯养成的体验式活动,是一种范例加探究式教与学互动。

即,要不遗余力地突出学习方法和某一技能的融会贯通,如分析一个区域的位置,要通过和学生互动,让学生明确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等,以及各种位置的分析有助于分析哪些其他因素特征。并对不同位置判读方法进行多次展示性点评,从而内化成一种本领。

而对于比如影响农业,工业分布的因素,可在不同教学案例中有所侧重,作为一种现象解读,让学生参与其中,在集思广益的过程中进行视野扩充,思维扩充,认识到任何一项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决策及方案的确定,都是一个综合思维的过程,都是对科学规律的呼应。

如对于美国农业地区化案例分析,就可以通过美国农民与中国农民生活生产比较中,发现不同,进而分析其布局存在的原因,思考有哪些可借鉴性,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从利弊的辩证中,生成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增强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适应性。

还如对于香港为什么会有“购物天堂”之称,就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的冲击性引入讨论内容,继而让学生搜集资料,从政策,港口位置特点,交通,金融、人口等区位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从而形成区域认知都有一定的因果沿承,都是“一方乡土养一方人”的自然属性。

总之,区域认知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本领,也是生存在世界,进行区域环境保护与发展的一种技能,是公民核心素养的一个组成,也即地理课程实施与开发永恒的责任与使命,唤醒每一个人正视不同区域的综合性和区域性,悦纳任一自然区域的独特性,全面分析一个地区的前世今生,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9 06: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