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各班分值对比图:
三、学科知识维度表现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目标和评价要素,语文书面测试主要评价三个维度中的“知识和能力”和五个领域中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作”。这套试卷的基础知识主要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进行测试,如拼音认读、汉字书写、词语的积累、发现语病等.
四、学科能力维度表现
通过学生完成的试卷程度来看,此试卷考察的学生能力较多,主观题、客观题均有,能充分考察学生的书写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等。这套试卷选用课文和程度适合的课外阅读材料测试阅读能力。能力方面主要进行“一般能力”中的听、读、写能力评价和“发展能力”中的“独立分析并评价生活”“敢于创新并解决问题”等的评价。
五、典型试题问题分析
从整个卷面来看,听力练习、基础知识、积累运用学生掌握还可以,阅读和习作失分较多。
(一)听力部分
第一大题第1、2小题为根据听到的内容填空。第3小题根据听到的内容填空,将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学生已养成认真听读的习惯,能根据听到内容完成相关习题,得分率较高。第4小题让学生填写联想到的一本书,个别学生题意理解不清,填写的为一篇文章的名字,导致失分。
(二)基础知识部分
第二大题第1小题看拼音写词语,考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此题均为书上的原词,学生答的比较好,但个别学生书写不认真、不规范,导致失分。
第2小题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考察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中上等学生能根据平时积累选出正确读音,但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能把握词语的正确读音。如:“处理”的“处”、“刹那”的“刹”选错读音的较多。
第3小题根据意思写四字词语,分别考查了学生对词意的掌握情况,学生能根据词意写出词语,但(1)“安然无恙”的“恙”字出错较多。
第4小题选择没有语病的一项,学生不能正确把握词语搭配、句子的完整性,失分较多。
(三)积累运用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对课文内容掌握很好,如第三大题第2、3小题,但部分学生书写的准确、规范性不够高,个别字出错。
第4小题考察语序,题目较简单,学生可根据平时积累,连句成段,得分率较高。
(四)、课外阅读
此题考查了学生的课外短文的阅读情况,涉及的题型灵活。学生答卷表现还可以,都能认真读短文,但感悟不深,理解不够透彻,概括不够全面。尤其是阅读一的2、3小题,阅读三的第1小题失分较多,学生理解概括的不到位。
体验阅读之味一考察说明文,学生对说明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是第二小题是问通过这些数字说明什么,学生理解不到位,回答不够准确,失分较多。第三小题要求学生回答引起海啸的两个主要原因是什么。很多学生提取主要关键词的能力差、分层概括能力弱。两个空填写的内容出现重复现象。
体验阅读之味二公交站牌,走进生活联系实际孩子们错的较多,可能平时孩子们很少乘坐公交车,并未认真观察公交站牌。
(五)、习作
学生认真审题后,不难发现这次
写作是写学习活动场景。可部分学生在
写作文的时候,审题不够认真,习作内容虽为场景但非学习活动场景,失分较多。能准确命题的学生,对场面的叙述不是很合理,不能很好的做到用语句表达自己所表述的激烈或振奋人心的场面,也不能丰富自己的感情,以小见大。不少差生语句不太通顺,出现错别字,断句不清,标点乱用,内容欠充实等现象,导致失分较多。
(三大题1小题)
分析:本题共8分,每空1分,考查古诗词及日积月累的运用,学生对古诗词及日积月累的诵读情况较好,但对诗词的理解不够透彻,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导致失分。如:遇到困难时,我们常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谚语激励自己去克服困难,部分学生写“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宝剑锋出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个别学生对诗词书写的准确性不够,因错别字失分。如:“非淡泊无一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中“志”、“致”出错较多。
(四大题阅读三1小题)
分析:此题共3分,题目要求写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考察学生的概括能力。此题得满分的学生较少,从得分率不难看出此题失分较多。从中可以看出学生阅读量不够,对文章的理解不够透彻,不能准确概括文章的要点。
六、教学建议与改进措施
通过这次素质检测,看到了学生们的进步,也很好地反观了教师们的教学情况,有欣喜也有不足和遗憾。为进一步加强下一学段的教学,采取如下教学措施:
1、注重语言积累的灵活性。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积累,但是比较机械,死记硬背的现象严重,忽视理解记忆。随着年级的升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逐渐加强意义识记,这既是基本的认识规律,也尊重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熟背的内容还要求学生会写。书本上的优秀片段、包括课外的,让他们多读,感悟中华语言的魅力,受到美妙语言的熏陶,以致在语言中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写作水平。
2、潜心解读文本。文本文本,教学之本。在深刻、充分、多元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设计。错别字的出现、标点运用的不当、词汇量的不足、语言的干瘪苍白,都是训练量的不足、训练法的不到位所致。由于理解与认识的偏颇,语文教学过分强调其人文性,而对工具性有所削减,因此语文课堂仍须加强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能力”的训练。在课堂上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准确性,在课堂上就多写多练。这一点教师要严格要求,规范书写,加强易混淆字、词的区分、认识。
3、重视运用语言的训练。加强学生的
课外阅读练习和小笔头的练习,
指导学生多读多写。进入高年级后的习作训练,不仅要激励学生“乐于写”,引导学生“写得出”,而且要注意基本方法的训练,逐渐让学生“写得好”。平时让学生勤动笔写
日记,不论水平如何,只要能坚持下来,同时教师要做榜样。从中也要运用激励措施,让学生愿意动笔写,找到写作的兴趣。写作与生活紧密联系,不光要从生活中选材,还要对写法及时
指导。
4、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全面了解文章的内容,并多教“设身处地想”、“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授之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