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必须对要学习的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能够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愉悦。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因此,本教学设计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悟体积的概念,同时借助学生所熟悉的物体,感知物体体积的大小,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掌握新知。 2.在实践中掌握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 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的学习方式。本设计首先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建立体积的概念,再通过观察与感知,建立常用的体积单位的表象,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中理解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充分参与了学习的过程,便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 两个大小不同的石头 1 cm3、1 dm3、1 m3的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揭示体积的概念 1.激趣引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聪明的鸟是什么吗?(是乌鸦)据动物行为学专家研究,乌鸦是除人类以外具有一流智商的动物,其综合智力大致与家犬的智力水平相当,“乌鸦喝水”的故事就反映了其思维的巧妙。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 指名看图讲故事。 (2)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预设 乌鸦把石头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这样乌鸦就喝到水了。 (3)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 引导学生说出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把水挤上来了。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建立体积概念的表象。 2.实验证明。
教师演示:拿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石头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里,让学生看会出现什么情况,并提问:为什么会这样? 3.揭示体积。 (1)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石头,提问:这两个石头所占的空间一样吗?哪个占的空间大些?怎样用实验证明呢? 预设 生:把两个石头浸没在装有同样多的水的杯子中,水面上升多的占的空间大,水面上升少的占的空间小。 师:那你做一个实验给大家看看好吗? (2)试一试。 找一名学生做实验,其他学生观察,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两个石头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 ⊙创设矛盾情境,引出体积单位 1.比较两个长方体的大小。 有的物体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它们的体积的大小,下面有两个长方体,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课件出示两个体积相近的长方体) 学生出现争论。(有的说能,有的说不好比较) 师:到底谁大谁小?为什么?(课件展示将它们分成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
预设 因为左边的长方体被平均分成了16个小正方体,而右边的长方体被平均分成了15个小正方体,而且小正方体的大小相同,所以左边的长方体比右边的长方体大。 师:为什么要分成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呢?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分成的每个小正方体的大小相同,这样就好比较了) 2.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1)提出自学要求。 师:计量长度需要长度单位,计量面积需要面积单位,我们计量体积也需要体积单位。为了更准确地计量出物体体积的大小,我们可以像图中这样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请大家阅读教材,说一说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2)学生阅读后汇报。 ①1立方厘米有多大?怎样记住它?请具体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出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让学生观察)你知道了什么?哪些物体的体积比较适合用立方厘米作单位?(1立方厘米约一个手指尖的大小)
②1立方分米有多大?什么样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出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让学生感受其大小)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请用手势表示出1立方分米的大小。(1立方分米约一个粉笔盒的大小) ③1立方米有多大?什么样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出示1立方米的正方体框架,让学生看一看,具体感受一下1立方米的正方体大约有多大,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米。 (3)再次感悟。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次感受一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大小,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