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生活随笔 感恩可以改变社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6 07:3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在刷朋友圈时发现满屏都是有关感恩节的内容,马上百度了一下,原来11月24日星期四是感恩节呀。
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美国各州临时决定。直到美国独立后的1863年,林肯总统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1941年,美国国会正式将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感恩节假期一般会从星期四持续到星期天。
一直抵制西方节日的我今天发现原来美帝也有好的传统节日呀!
中国原来是没有感恩节的,中国的感恩节是从美国援用而来的,其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乐于助人、知恩图报,“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一度传为名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关感恩的人物故事也比比皆是。
鲁宣公二年,宣子在首阳山(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一人非常饥饿,就去询问他的病情。那人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宣子就将食物送给他吃,可他却留下一半。宣子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离家已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还活着。现在离家很近,请让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给她。”宣子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又为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后来,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一次,灵公想杀宣子,灵辄在搏杀中反过来抵挡晋灵公的手下,使宣子得以脱险。宣子问他为何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那个饿汉。”宣子再问他的姓名和家居时,他不告而退。这个知恩图报的故事后来成为典故,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就引用了它: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时常要饿着肚子。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后来,韩信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这就是“一饭千金”的故事。
不但感恩故事不胜枚举,就连古诗文也俯首即拾。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
不过我始终觉得中国的感恩教育话题过于沉重。首先从内容上来说涉及最多的是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其他感恩方面还不够丰富,《二十四孝》便是明证。当然我们首先应该感恩的人理所应当就是父母。其次[a1] 从形式上来说,我们只注重强调“你给予了我,我要加倍报答”的感恩的行动、结果。忽视了感恩之人的心理体验,我认为不仅仅是别人给予了我我就要感恩,而是时时刻刻都要感恩,常怀感恩之心。
常怀感恩之心,不但能愉悦别人,更能愉悦自己。
因为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会接受父母的一切唠叨。
因为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会感谢另一半的陪伴。
因为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会忍受朋友的一些恶习。
因为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会每天给同事一个善意的笑容。
因为常怀感恩之心,我们甚至会感谢自己的坚持、努力。
只有心怀感恩,你才不会恐惧,你才会平和;只有心态平和,你才会获得满足感,你才会乐于分享。幸福和快乐是会传染的,久而久之在你的周围必然围绕着一群心怀感恩之人,越来越感恩,越来越快乐。
感恩可以改变社会。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首小诗。
我感恩
一大早被响起的闹钟吵醒,那表示我还活着。
有每夜和我抢棉被的伴侣,因为那表示他\她不是和别人在一起。
有只会看电视而不洗碗的青少年,因为那表示他/她乖乖在家而不是留连在外。
我缴税,因为那表示我有工作。
衣服越来越紧,那表示我吃的很好。
有阴影陪伴我的劳动,那表示我在明亮的阳光下。
有待修整的草地,待清理的窗户,和待修理的排水沟,那表示我有个家。
有各样对政府不满的抱怨,因为那表示我们有言论自由。
能找到最远的那个停车位,因为那表示我还能走路, 且还有幸能有辆车。
有巨额的电费帐单,因为那表示我冷气吹的很爽。
教堂礼拜时我身后五音不全的女士,因为那表示我还听的到。
有一堆衣服要洗烫,因为那表示我有衣服穿。
一天结束时的疲劳和肌肉酸痛,因为那表示我有拼命工作的能力。
最后,感恩过量的电子邮件,因为那表示有许多朋友会想到我。
我感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3 06:3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