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2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试论校本教研的制度建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2: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试论校本教研的制度建设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金山中学 李刚
  [关键词]校本教研 工作管理 制度建设
  [摘 要]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实现改革的目标,除了新课程规范的制订、新教材的编写以外,更关键的是如何让教师接受新的课程理念、理解新课程,从而把新课程推向课堂班级层面,把理想的课程转变为实际的课程,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结合金山中学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实践,试图对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制定校本教研制度应遵循的原则和通过实验探索取得的理性认识进行研讨,仅供中小学校管理人员参考。
  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和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课程改革的物质保证、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以和教师和同学教与学观念的转变等。而教师如何理解与掌握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如何改变教育教学方法,如何切实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已成为直接影响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因此,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以下简称校本教研),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有效战略。学校作为课改实验的最基层单位,必需重视校本培训制度的建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狠抓内部管理,进一步落实校本教研制度,将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校本培训有机融为一体,这样既能有效促进教师的持续发展,提升广大教师的整体素质,又能为课改的稳步推进保驾护航。实践证明,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是课改实验工作在得以稳步推进的胜利之所在。
  一、名词释义
  "校本"(school-base),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本文采用华东师大博士导师郑金洲教授的观点,从三个方面理解它的含义:一是一切为了学校,二是一切在学校中,三是一切基于学校。
  新课程校本教研:是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在自然环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教育教学现象进行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总结经验与形成理论、通过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校本教研制度就是为确保新课程校本教研顺利进行而制定的保证体系。
  二、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是新课改发展的需要
  "制度既可以限制人们的活动,也可以鼓励人们活动,更可以为某项活动的发展保驾护航,特别是对于新生事物,更离不开相应制度的有力支持。"新课程校本教研就是这样,它的顺利发展离不开相应制度的有力支持。
  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取决于诸多因素,但从根本上来讲,则是取决于教师,取决于教师的能力和主观能动性。能力是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基本前提,但不能否认的是,一个只有校本教研能力而没有教研热情的教师同样也难以胜任校本教研。
  作为新课程校本教研的主体,担任基础教育任务的教师长期奋斗在教学的第一线,大都承当着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正如一些教师所说的那样,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身品味。也只有在基础教育战线上工作过的人才真正了解基础教育工作的复杂性。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作为实验的主体又必需参与到校本教研中来,所以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在工作中进行研究。但是,校本教研又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的劳动,其效果在很多情况下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劳动,倾注大量的心智和体力,特别是在校本教研实施之初的今天,教师囿于能力、信息等多方面原因,此种情况更甚。校本教研的目的在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但在今天,我们还很难根据某些规范或者是在短时期内判断某个教研效果确实可以解决什么样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教师进行校本教研不排除会得到"出力得收不到效果"的可能性。所以,教师的生长离不开各种形式的培训与交流,协助教师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时更新教育观念,不时地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时地革新教学方式,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实现专业水平的提高,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实现真正的生长。而扎实有效的校本教研体制的构建无疑顺应了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通过校本教研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校本教研必将成为教师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阶梯。
  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教师的生长成了校本教研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建立以调动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为主旨的激励机制,以扎实有效推进课改实验工作的管理体制,应成为学校制定校本教研制度的动身点。
  三、校本教研制度的制定和校本教研的工作管理原则
  要确保校本教研在学校开花结果,必需要有学校各种制度推动其发展,这就需要在学校内部建立与教师校本教研相适应的各种制度。如校本教研的评价制度、校本教研的奖励制度,校本教研的实施制度等,以期达到规范校本教研的行为、指导和引领教师的校本教研进行的目的。在制定各项制度的过程中,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要充沛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就必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学校制定的校本教研制度主要体现在对教师的尊重上,也只有对教师的尊重才干体现出教师校本教研工作的价值。对教师的尊重表示在:第一,尊重教师的兴趣和生活方式,使兴趣成为教师校本教研的催化剂,同时,尽量满足教师生活方式的自由,为教师发明一种宽松的环境,以更有利于教师校本教研的发展;第二,尊重教师的劳动方式和劳动效果。只要能取得校本教研效果,就没有必要过多计较教师的劳动方式。尊重教师的校本教研效果,并能利用和时有效的反馈系统,增强教师的成绩感和与人分享效果的快感,对于研究效果的缺乏,则是有耐心、热情地协助教师分析原因,找到改进的方法,防止消极情绪的发生;第三,尊重教师的自我价值和作为自我价值体现的个人目标,因为"个人目标越是受到尊重,个体对目标就会看得越重,实现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2.公平原则"一个人对他所得报酬的满意度固然与报酬多少有关,但报酬的分配是否公平合理,对个体积极性的影响更大。"将公平理论应用于教师校本教研管理中,具体表示在:公平对待所有的参与校本教研教师,在管理过程中,能够做到"一碗水端平",公平合理的处置好各位教师的研究绩效、利益分配等问题,做好校本教研的咨询和服务,尽量使教师有一个宽松的校本教研氛围,使教师"比"不出不公平感,同时,打破"大锅饭",对校本教研能力不同的教师分别给予协助,使教师满腔热情开展校本教研;创设一个既宽松又具竞争性的校本教研环境,以公正科学的评价为基础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和时总结实践经验,使校本教研最优化进行;积极引导教师正确评价他人与自身的研究效果,在管理过程中逐步探索,力求摸索出一套客观、准确的评价教师校本教研效果的指标体系,努力为校本教研教师创设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尽量排除不公平的因素。
  3.针对性原则&nbsp校本教研制度的制定必需要有针对性,不能笼统、模糊不清。根据人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个人来讲,同一个时期内,总会有一种需要占有主要地位,也就是需要满足的需要。因此,在制定校本教研制度过程中,我们先通过细致调查,准确明了教师真正的需要在哪一层次上,使制度有的放矢。归纳进来,就是:努力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校本教研工作组织以和高质量的校本教研管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2:23:00 | 只看该作者

  4.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因此,在制定校本教研奖励制度时,必需考虑发挥物质奖励的作用,以满足教师在校本教研过程中合理的物质需要,把教师的物质待遇作为一项重要决策来抓。当然,强调物质激励的重要性,并不排斥精神鼓励,在物质奖励基础上,结合精神鼓励,并逐步将重点过渡到精神鼓励上来。&nbsp
  四、校本教研制度的实践探索
  (一)校本教研制度应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nbsp&nbsp&nbsp&nbsp校本教研是校本化教育最重要的体现,是学校工作的起点,校本培训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中介,校本管理则是联系协调协调的纽带,为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学校必需规范校本教研的管理体系,使校本教研活动正常化、制度化,并逐渐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
  实践证明:必要的校本教研制度,为教师的校本教研活动提供了一套角色行为的规范模式,使教师在校本教研活动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通过什么样的形式去做,都有章可循。下面以我校在校本教研制度方面的探索为例,试论述校本教研制度体系的局部内涵:
  1.建立理论学习制度。利用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时间,开展集中的校本培训,组织学习有关课改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的文章。如《金山中学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明确规定教师必需认真学习课改实验的相关书籍、资料、文章,同时学校还自行编印了新课程理论学习提纲,以使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改需要。
  2.建立健全校本研究制度,规范校本教研活动开展。我校为适应新课改,制定了一系列配套制度,如《金山中学促进教师参与新课程校本教研方案》、《金山中学"教研促教兴校"计划和实施方案》,为规范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制定了《金山中学教科室工作和管理规程》。在《金山中学促进教师参与新课程校本教研方案》就明确规定了:①领导必需听课和深入教研活动,了解教学一线的真实情况;②教科室对校本教研管理制度,规范各学科的教研活动;③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网络,各教研组、年级组分层抓好校本教研,抓好各学科组的教育理论学习和常规教研,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专题研究,围绕重点专题研究开展听课、举办观摩活动等。认真总结本学科行之有效的经验,进行交流、宣传、推广,组织本学科教师参与有关的继续教育学习;④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要求;⑤加强联合教研……通过实践,我校校本教研制度做到了有章可循,初步建立了依法治校、教研工作规范化的机制。
  3.建立资金保证制度。加强校本教研,必需要有一定的资金作为保证,如《金山中学教育科研奖励条例》规定了对教师参与教学科研工作和各级教研活动的激励措施,为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校本教研制度是学校"精细化"管理的体现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在加强校本教研时,应充沛考虑教研必需服务于教学,围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来制定各方面的具体制度和措施,这也是一个学校管理工作"精细化"的体现。如我校制定的《促进教师参与新课程校本教研的方案》,规定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期进行"新课程研讨",立足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反思、交流,课例研讨、考虑,研讨教学内容和方法,要求做到活动有专题、有记录、有实效,将校本教研课题研究融于教研组的活动(我们称之为"校本教研课题化")。另外,督促教师反思自身或他人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除学校各组的常规教学研讨制度之外,还建立了"五个一"&nbsp(即①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交一篇自身满意的典型案例;②每期上交一篇高质量的教育教育论文;③每期上交一篇有一定水平的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设计;④每学年上好一节研究课;⑤每学期读一本理论专著,并认真做好自学心得笔记)&nbsp的校本研究制度。
  为防止落入俗套,各学校应充沛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校本教研的特点,确保制度要有利于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如我校对教师的培养与管理上采取分层指导、分类推进、一起提高的方法,促进教师由"教书匠"向"学者型"过渡的做法,对于各学科教师数量少的学校就不适宜,这类学校就更适宜寻求联合教研的方式进行。
  (三)校本教研制度的落实
  "士为知己者死"。实践证明,学校在校本教研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充沛融入情感,以"情"作为校本教研管理的基础和纽带,加强沟通与理解、尊重教师,通过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融洽的情感关系来调动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工作积极性,确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俗话说"话不说不明,灯不点不亮",在制度制定之前和制度实施过程中,充沛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传达信息,互通有无,交流意见,统一思想,最终达成一致,形成校本教研合力,一起为校本教研目标而努力。尊重老师,激发他们在校本教研过程中的主人翁精神和主体意义,激发他们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学校领导主动了解教师工作、生活的困难之所在,为教师排忧解难,解除其后顾之忧,迅速和时地协助教师协调疏通,热情地为他们服务,做教师的知心人,激发教师校本教研的工作热情。使他们以最大的热情参与到校本教研工作中来。通过这些卓有效果的工作,每一位教师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能给予充沛的理解和支持,对各项制度能充沛地认可,并认真在工作中贯彻落实,使校本教研的各项制度得以全面深入地贯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课改实验才刚刚起步,各项实验还处于摸索探究阶段,我们相信,课改实验只要深深扎根于实践的土壤中,在实践中不时加以历练与完善,实验终会结出丰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校本教研》新华出版社,2003.
  2.张显平《对农村中小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考虑》《教育科学论坛》2005/2.
  3.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龚如义 辛理《中小学教育与科研》伊梨人民出版社,2000.
  6.邹尚智《校本教研指导》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齐明山《行政学导论》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0 22: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