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6日晚间,国足主场对阵叙利亚,以0:1告负,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然而,一个战火纷飞的弱小民族致力于竞技体育拼搏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国人深思。
继而又曝出广东青少年足球比赛“假球”现象,当体育诚信出现危机,竟然发生在孩子身上,对其影响和未来发展十分不利。有人说:“都是被大人教唆的!”也有人说:“从小看大,这是国足的惨淡的根源!”即使根正苗红,却从小就被灌输“人情”和“关系”,或者,他们只是成人世界为满足利欲熏心的工具。可怜的孩子!他们也许对这恶果浑然不知!
有悲观主义者说:“中国足球真让人心寒!连小孩子都这样,我们真的等不到国足翻身的那一天了!”他们对中国的球童开始质疑,更有些人在煽风点火。
有网友拼接了一幅图:拿中国的球童和非洲、中东、日韩、美国来比较,我们显然别具一格。其他国家哪怕再穷困潦倒、环境恶劣都能够极力克服。踢足球难免身体碰撞、训练脚下功夫,琢磨战术配合。
然而,中国球童的训练是用“手”,将持球动作配合发展上下肢协调的一套完整的足球操。我不禁哑然失笑,又觉得心酸。
我并没有指责这个发图的网友,他无意间点了多少人无法直面的困惑:我们的自编足球操意义何在?
不就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大造声势?不就是为了抓拍几张照片,发一条新闻消息?
如果你当真这样以为,就自觉陷入了功利的怪圈。
你忽视了校园足球的主要参与者——学生。
曾经,足球这个难度技术较高的集体项目,曾在中小学体育课堂被边缘化。由于操作困难,教师无从下手。只有冠以“足球特色”的学校开设专项培养,旨在为本校争得荣誉,或者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人才。
发展一项竞技体育项目,必然考虑到它的实际价值。然而,只有一小部分群体在做,而没有发动全员参与,以致于漏掉了一些隐藏的好苗子,有望培养成后起之秀。
写到此处,你也许会心生茫然:“潜力股”在哪里?
不要犹豫,广大学生就是最好的资源。
我国自2009年开始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以来,前赴后继的体育人不断追寻、探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号召,自上而下大刀阔斧地改革。编写地方校园足球教材,组织班级足球联赛,在学校比的“校长杯”、在全区比赛中选拔精英球队代表本区参加“市长杯”,在市级比赛中有望突出重围,挺进“省长杯”……
在足球氛围日益浓厚的当下,自编校园足球操的意义就是“用简单易学的方式,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主动参与足球训练”。学生在日积月累的磨练中,充分发掘潜质,更容易被专家或教练发现,得到鼓励和信任,从而增强了自我效能感。
足球操只是个印子,培养和选拔体育苗子也不是终极目标。能让学生对足球的热情转化为爱好,甚至特长,才是重头戏。
所以,再也不要去做毫无意义的对照。不同地域、不同学情,况且还是不同的国度、不同的体制……
中国足球不是没有希望,希望在于创造,而不是等待,或者空想,更不是怨天尤人、敷衍塞责。
自编足球操决不是你想当然的“花拳绣腿”,而是一种向希望迈步的行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