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活动总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18 16:4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活动总结
一、目的明确
喜迎新中国67华诞,组织广大未成年人开展“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系列主题活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内容的指示精神,以网上签名寄语为载体,以五爱为主要内容,引导未成年人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引导他们从爱父母、建设家乡做起,从爱生命爱学习、立志成才做起,从回报社会、报效祖国做起,在平凡小事、点滴细节上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浓厚爱国情感。
二、主题集中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组织全体学生在网上面向国旗敬礼、签名寄语、抒发感言为主要方式,健康向上、形象生动、真情实感地表达对新中国成立63周年的美好祝福,热情抒发对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和谐富强的衷心祝愿,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推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系列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理想信念、改革开放和民族团结教育,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生命、爱学习、爱父母、爱社会的美好道德情操。
四、组织得力
1、专门召开班主任会议,部署“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理想信念、改革开放和民族团结教育。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
2、召开全体学生会议,举行“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启动仪式。升旗仪式和动员报告后,全校学生举起右手向国旗宣誓:我热爱我的祖国,我祝福我的祖国,我报效我的祖国,愿祖国繁荣昌盛。
3、以班为单位组织网上签名寄语。各班主任带领本班学生分别在中国文明网、央视网等网页开展“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热情抒发对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和谐富强的衷心祝愿,立志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五、氛围浓厚
1、德育处开展“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网上签名寄语活动班级比赛。要求各班认真组织,定时汇报。
2、学生会每天收集各班参与签名寄语的人数、姓名及寄语,并公布各班的进度。
3、德育处对各班网上签名寄语进行记载评比,将所有精彩寄语编辑成册,作为校本教材全校参阅。精彩寄语的标准是:健康向上、形象生动、真情实感、颇具特色。
4、动员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参与、共同提高。将一些家长请进学校,征求意见并如实记录家长对“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开展的反映情况。
5、德育处根据“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情况评比推出典型班级、典型人物及典型事例。
6、校园广播站开辟“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宣传栏目,每天对各班参与签名寄语的人数、姓名及寄语进行宣传,对典型人物及典型事例进行推介。
六、效果显著
目前全校学生“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参与率100%。评出精彩寄语200条。通过“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同学们更加增强了爱国情感,并将爱国主义与热爱生命、热爱父母、热爱学习、热爱社会等思想紧密结合起来,以实际行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1、唱响了歌唱祖国的时代主旋律
德育处推荐100首爱国主义歌曲并发放爱国歌词10首:《歌唱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英雄赞歌》、《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当兵的人》、《中国人》、《爱我中华》、《天路》、《我的中国心》。号召学生课前演唱,同学们唱出了感情,唱出了精气神。各班团支部还出了一期黑板报,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
2、掀起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活动高潮
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认识到了扎纸飞机,烧纸片等是不安全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以后决不做有损自身荣誉和损害身心健康的事。想办法将同学当中的矛盾与摩擦引发的不必要的麻烦扼杀在萌芽之中。团结互助,和谐人际关系。许多同学还撰文提倡节约,感恩父母。他们认为不要放弃学业,只有读书才是最理想的成才路。全校掀起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活动高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4 09: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