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民间玩具欣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3: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民间玩具欣赏
教材版本:省编义务教育小学美术第五册
授课年级:小学三年级
课时布置:一课时
课业类别:美术欣赏课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中国民间玩具,初步了解和接触一些民间玩具的知识。(了解)
2、在欣赏过程中,使同学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同学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祖国民间艺术、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接受)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局部中国民间玩具。
教学难点:启发同学初步认识、感受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教学准备:
1、教具:计算机、CAI课件、大屏幕投影、实物展示台、
局部民间玩具实物。
2、学具:各种民间玩具。
3、课前调查:授课对象为三年级同学,他们好动、好玩,对中国民间玩具非常感兴趣,愿意通过欣赏民间玩具,来了解和接触一些民间玩具的知识,并且在玩玩具的过程中,他们也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欣赏基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民间玩具实物(通过木偶问好),引入课题。
2、问:刚才谁向你们问好了呀?
3、出示课题:中国民间玩具欣赏(大屏幕)
二、欣赏古代玩具
(注:所有图片欣赏的玩具都通过电脑和大屏幕进行展示,局部比较小的实物玩具通过视频展示台欣赏。)
1、导言:中国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有些玩具虽然不是很精致、美观,但距今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接下去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我们的祖先制作了哪些玩具。(点击古代玩具)
2、欣赏《青铜犀尊》
①问:这是什么?它在干什么?
②问:这件玩具是用什么资料制作而成的?
③小结:当时我国劳动人们的青铜冶炼技术非常的高。
3、欣赏《玉壁双龙》
①问:表示了什么内容?什么资料制成的?
②介绍龙的传说。
4、依次欣赏《彩绘泥塑骑马俑》、《青铜燕车》、《青铜奔马》。
5、看了这么多古代的玩具,你有什么话想对我们的祖先说一说呢?
6、小结:我们的古代人民真了不起。
三、欣赏泥玩具
1、导言:你以前用泥沙玩过什么?
2、看看艺术家用泥巴制作出了怎样的玩具?
3、欣赏《送肥田间》
①问:这件玩具表示了什么内容?
②黑呼呼的泥巴色彩为什么会这么漂亮呢?(泥彩塑)
③介绍泥彩塑知识。
4、大屏幕中依次欣赏《张飞和马》、《京剧脸谱》等,问:你最喜欢哪一件?为什么?根据同学答案有选择的欣赏。
5、欣赏《阿福》
①问:表示了什么形象?(健壮可爱的儿童形象)
②取名阿福,有镇邪、降福的意思。
6、欣赏《小猪拉琴》
看了有何感受?
7、欣赏《北京兔儿爷》
8、书本上还介绍了哪几种泥玩具?
9、你们带泥玩具了吗?向同学介绍一下。
10、小结:劳动人民真伟大。普普通通的泥巴也成了这么漂亮的工艺品。
四、欣赏竹木玩具
1、引言:在我国的民间玩具中,有不少是用竹木制成的玩具,它们制作方便,但玩起来却非常有趣。
2、你带了竹木玩具了吗?向同学介绍一下。
3、同学逐一欣赏,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五、欣赏布玩具
1、出示实物(布娃娃)引入
2、欣赏《布老虎》
①问:这是用布做的什么动物。
②老虎在同学们的心目中是威武、凶猛的,这只老虎的表示怎么样呢?(可爱)
③艺术家为什么要把它做成这个样子。
3、依次欣赏《布绒头饰》、《狮子》、《女孩》、《老鼠》、《香囊》、《袜子木偶》、《绒布小动物》等。
4、书本上有布玩具吗?
5、你带了布玩具吗?请你向同学介绍一下。
6、老师也带了一些,逐一展示。
7、布偶角色扮演:《拔萝卜》,一同学讲故事,几名同学手上戴木偶扮演。
六、欣赏《其它玩具》
1、引言:资料远远不止刚才我们欣赏的几种。
2、欣赏《沙燕风筝》、《蝴蝶风筝》。
3、欣赏《葫芦玩具》。
①这些玩具是用什么做的?表示了什么?
②有什么特点?
4、欣赏《键子》。
5、展示老师准备的局部玩具实物。
七、结束语
1、今天,这么多的老师和我们303班的小朋友一起看了、玩了什么?
2、当然,中国民间的玩具远远不止刚才看的这些。小朋友就带了不少刚才没介绍过的。
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
4、特别好的上台交流。
5、小结:同学们,劳动人民用自身勤劳的手发明了这么多好看又有趣的民间玩具,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美的享受和欢乐。我们该怎么做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6 07: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