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借课外阅读 轻松解读文章内容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环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培养的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不是机械地记忆知识。可是,仅限于教材资源,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量的,又怎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所以,我们要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并引导学生关于借助课外资源的辅助,把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从而轻松理解文章内容。
【关键词】:课外阅读 背景资料 作者介绍 同类引用 生活资源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新课程语文标准》也明确规定:7——9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而做为一线的语文老师,我们知道,仅局限于语文课本当中的篇目的阅读是远远达不到这个量的要求的,更为重要的是,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量到质的提升,语文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课外阅读。并从中汲取精华,在授课过程中适当引用,加以生发,从而帮助学生解读文本内容。
一、 课外阅读对解读文本的重要性。
课外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这谁都知道,可又有多少老师真正重视过课外阅读呢?授课过程中,我们常常感叹学生的阅读能力太差,一篇文章分析来、演练去,考试时学生还是错漏百出,归根结底是学生没有真正的阅读理解。经过不断的总结反思,我深切体会到语文课堂的教学,不仅要立足于文本,更要延伸到课外。文本内容的理解,更要借助于课外内容的辅助。一篇文章,不管语言多优美、内涵多么丰富,仅靠篇目中的文字,想要深入剖析,着实不易。况且,学生匮乏的知识、浅薄的人生阅历都是文本理解的不得条件。想要羽翼更加丰满,课外阅读必不可少。当学生面对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文章时,若能巧妙把课外阅读中获取的信息,积累的词汇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这对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发展阅读能力,促进语文学习都是大有所益的。
那么如何正确引用课外阅读,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二、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借助课外阅读,帮助理解内容。
1.背景融入,通晓古今
语文教材中的篇目选文广泛、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很多文章还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时会由于背景知识的缺失而出现阅读障碍。如在教学中让涉世甚少的学生理解那些跨时代的历史性文章,学生往往会茫然而不知所措。因此,无法挖掘文章内涵、理解主旨。这时,背景资料这一活水的注入,正好能解学生的烧眉之急,势必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阀门,给学生更多的启示。背景的融入,可以是老师的巧妙运用,当然,如果是学生能够博览群书,通晓古今,对背景故事或背景事件有所了解,那自然是能够巧妙运用,比老师的传授更深刻,更有感悟。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我特别喜欢紫藤萝花那紫色的幽香,因为作者赋予它生命的内涵。每每品读时,我都被文中的语句所感染。是的,“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紫藤萝花由衰到盛,虽经磨难,但生命从未阻断,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不仅化解了作者内心的悲痛,更是直接影射入我的内心,让我获得持久的精神力量。可是,相对于课外阅读量较少、知识面较为狭窄的学生而言,要真正理解这赋有深义的语句及文章的主题并非轻而易举。在授课过程中,我就碰到了这们的拦路虎。当问及“为什么说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这一问题时,学生一问三不知。现在想想,归根结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较少,对文章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遭遇全然不知。为促进学生理解,我联系了文章写作时的背景,即文革动乱结束后不久,又把此历史背景与作者在文革中深受迫害及弟弟身患绝症的遭遇紧密结合,学生学顿时豁然开朗,联系这样的历史背景,就会明白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到如今的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国家命运的真实写照。作者回顾花和人的命运,是要告诉我们,人生长河中,总会遇到困难与挫折,我们要正视它,不向命运低头,要保持对美好生命坚定的信念,勇于战胜困难,创造美好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