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2016学年期末高中班主任代表发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 08:03: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感谢领导给我这一次与大家交流的机会。但说实在的,在座的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上都比我有经验,比我做得好,我左思右想,总觉得我做的事情太平凡、太平常,故接下来的言辞中若有不当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一个学期以来,班级建设中,我和副班李敏发现,下面的五个问题制约了学生成绩的提升:1.作业收缴不齐的问题2.后进生、中等生原地打转的问题3.课堂内外 参与度不高的问题4.课前不能及时进入状态的问题5.学生学习缺乏反思、缺乏动力的问题。

针对这五个问题,我和副班李敏老师,一起理思路想办法,找切入点,分阶段各个突破,我们做了许多工作,这里列举一二:

针对作业收缴不齐的问题:

我们制定了《创新三班学生作业反馈表》,放在科代表处,要求课代表在收交作业当天将未交作业和作业不认真的同学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一并交给科任老师和班主任。班主任会配合科任老师视情况与这些同学约谈并要求其整改。同时这些情况还会记录在家校联系簿中,周末让学生带回家,并得到家长的反馈。

针对后进生、中等生原地打转的问题:

我们设置了“小青蓝工程”。我们征询学生的意见,使他们结成帮扶对子,并且成为同桌,这些帮扶对子再均衡地分到六个学习小组中去。这样,既有利于班级整体成绩地提升,又有利于优等生强化知识、技巧的掌握,同时也加深了同学间的感情。

针对课堂内 **与度不高的问题:

我们又想了一些方法:1.多给同学提供展示的机会,每晚6:10~6:20会有一个创三脱口秀,现已进行30多期。一开始,同学们还不知道怎样去展示,就干脆随便读些文章,声音还小,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后来,我们给予一些指导,慢慢的,他们中有同学敢脱稿去表达自己的看法了,虽然有时会前言不搭后语,会有短暂的冷场,但他们真的在一点点进步。有更用心的同学甚至会趁周末的时间去搜集素材,制作ppt,带来正能量满满的脱口秀。号召力自然比班主任的说教更深入人心。同时这种示范作用本身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给接下来要展示的同学一些压力,促使他们能把握每一次机会,认真对待,自习准备,这样收获的不仅仅是能力的提升,更是习惯的养成。另外,为了提高性格内向孩子的参与度,我们又想了其他法子。把每个小组的八位同学进行明确分工,设置一个部长,七个副部长,分管学习、纪律、考勤、卫生、财务、组织宣传、仪容仪表,这样班级的事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这时会明显发现,许多同学不显山漏水的,但被指派特定任务的时候,是非常认真,一丝不苟的完成的。

针对课前不能进入状态的问题:

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小组的考勤部长履行职责,如实记录迟到、说话情况,每周一总结,并记录到家校联系簿中,周末让学生带回家,并得到家长反馈。2.我们利用早中晚饭后,上课前的10分钟进行各个学科的默写,这样很快就能进入状态,静下心来学习。

针对学生学习缺乏反思、缺乏动力的问题:

我们采取了这样的方法:1.学生每周周末离校前要在家校联系簿上写好反思,并交给班主任过目,我会在后面写些鼓励的、批评的、建议性的话语,作为老师-孩子-家长沟通的工具。2.在班会之外,抽机会组织同学们一块儿来学习好的文章,像《你凭什么上北大》、《你足够好,上天才会眷顾》、《你不努力,谁也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清华学子给学弟学妹的一封信》、《不读书,不吃苦,你要青春干什么?》

这些文章中的文字,字里行间给中途懈怠的同学注入动力,比如《不读书,不吃苦,你要青春干什么?》一文中提到,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机房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以上,便是在班级建设终于到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作为一个有6、7年教学经历的科任老师,在班级管理方面,却只是一个新手,我知道知己经验不足,很多想法还不成熟,班级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缺少快速决断的经验积累,但是,我有满腔的热情和一份责任心,我会通过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领导的关心和同仁的帮助,以及各科任老师的辛勤付出,也感谢在座各位的聆听,感恩感谢大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09:4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