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协助小朋友在应用和发明上下功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9: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把妥善处置博与专、学与用、劳与逸的关系纳入引导小朋友学会学习的范畴,意在突出应用和发明,追求学习的最佳效果,使之成为有用人才。所谓“有用”,就是指能在社会上很好地发挥应有作用,能用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为社会做贡献。在这里,“用”是全部问题的核心所在。这实质是个学习活动中的时间精力分配与价值追求问题。我们应该让小朋友通过学习,在长大以后能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至少是有所作为,假如学了一大堆知识,最终成为口头上的“大明白”,实践中的“窝囊废”,又有什么意义呢?
博与专的关系,是个知识和能力的广度与深度的关系问题。一般地说,当然是越广越深越好,谁都既不怕广也不怕深。但是,实际上广和深是互相制约的,因为每个人终究时间有限,精力也有限,所以就有个权衡的问题。古希腊德莫克立特说过:“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
在人才学中,“聚焦成才”是一条重要的规律。 它的含义是,要在认识自身的最佳才干,选准成才目标的前提下,集中精力去作重点突破。就像通过凸透镜把众多光束集中到一个焦点,从而引起燃烧一样,人的智慧和力量也可以在“聚集效应” 作用下形成成才所需的必要能量。“聚焦”,这是治学的需要。任何一门学问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清代诗人曾世霖说:“学问尚精专,研摩贵纯一”,“专力则必精,分途恐两失。” 古往今来,除了少数具有特殊才干的人物可以在众多领域同时做出杰出的贡献以外,绝大多数人的智力常态,都要靠“聚焦效应”来取得一定的效果。有些人可能在几个方面表示出一定的才干,但并不等于在这些方面都能达到平均水准以上的高度,更不要说尖端水平了。由于目标分散,四面出击,不但固有的某些优势得不到充沛发挥,而且会暴露出更多的缺陷,以致捉襟见肘,穷于应付。
当然,把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并不意味着主攻方向之外绝不涉和其他事物。知识的偏枯同样是治学的大忌。一切知识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应该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而不要目标分散,平均使用力量。专与博是相辅相成的。无博,专则孤立无依;无专,博则泛滥无归。两者结合起来,才干相得益彰。许多人的成才实践证明,在确定一项专业之后,再依照专业的需要去钻研与涉猎其他各种知识,这样,专中有博,博而能专就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就小朋友个人的学习追求而言,一般认为最好是“合格加特长”或曰“基础加特长”。 现在有一种学说, 为 此提供了理论依据 。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博士,运用神经病学、人类学、心理学和病理学等各种不同学科的数据,对人类的潜能进行研究, 创建了关于智力和其性质和结构的新学说——“多重智力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具有7种相互相互独立的智能。这7种智能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空间感知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探索心灵智能。他认为,人们现在进行的智商检验 ,只能测出 两种智能,即语言智能和逻辑 ——数学智能,其它5种智能,亦应给予充沛的认识和重视。加德纳还从生理学方面提出证据,说明这7种智能每一种均可作为独立的实体存在 ,因此每个人都有可能在其中的某一方面发展特长。
“多重智力理论”进一步证明了“因材施教”的科学性,也给小朋友们处置博与专的关系提供了参考,无论大人和小朋友,对此都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学与用的关系,实质是过程和手段与目的的关系问题,毛泽东说得十分明了:“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我们应当从“知识就是力量”的误信中解放出来,知识不过是潜在的力量,除非加以组织,并以实际的行动计划精心引导,才干改善每个人的生存状态。在改善自身生存状态的过程中,学习变成了一个开放而内省的过程,不时逾越自身的思维限制,重新组合自身的经验,以新的视野观看世界,加深对实际的理解,最终,我们要发明新的实际。
世界最著名的高等学府美国哈佛大学,最基本的教学模式是用案例教学。哈佛商学院的教学方式全部采用真实的案例,包括世界古今商业领域的各种案例,有银行的,咨询公司的,IT公司的,也有保守公司的,如铁路公司、石油公司等,其内容涉和公司的各个方面,如销售方面、市场方面、管理方面、财务方面等等。他们利用这些案例的基本模式是,头天晚上让你认真阅读所提供的资料,把该做的分析工作、计算工作做好,第二天到课堂上来和同学们讨论,发表你的观点,批驳或者分析其他人的观点,它让你学习的来源,主要是课堂上的同学,这些同学来自世界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工作经验,不同的教育背景,你肯定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其实,我们中国人也是非常强调学以致用的,《礼记·中庸》篇就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要求,最终就是落在“行”即应用上。遗憾的是,我们尚缺乏适用的方式方法,和行之有效的措施。特别是应试教育的模式,把小朋友紧紧栓在答卷上,应用的事儿也只能等考上大学以后再说了。
许多高校现在也都很重视这方面改革,武汉大学的“三创”人才培养模式,就使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所谓“三创”,就是发明、创新和守业,这是一组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发明是“建立新理论、新方法”,强调下载性,强调从无到有的发生过程;创新是“更新改造”、“推陈出新”,强调在原有知识、技术和技巧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守业是“开创基业,兴办事业”,强调全面利用现有条件,把发明与创新的东西变成实际。
作为普通的同学家长,尤其是中小同学家长,不大可能按武汉大学的模式直接去培育自身的小朋友,但完全可以转变自身的“知识积蓄型人才观”为“三创型人才观”,这就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小朋友的发明、创新、守业的精神和能力,适时加以引导和扶持,就不至于发生本书前面提到的,把小朋友观察蚯蚓再生能力的器皿扔掉并给小朋友一巴掌那样的事了。
学习活动表示为一种特殊的控制系统,由定向环节、执行环节和反馈环节构成;定向环节对学习的进程和其结果具有决定性意义。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在《劝学篇》中说过:“学问的要诀,在于活用,不能活用的学问,便等于无学。” 德国人苛勒的“领悟说”认为,学习应该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觉经验 ,掌握与领悟情境中各因素间的新关系,导致问题解决。
这就好比昨天“收获”一个凳子板儿,今天“收获”几个凳子腿儿,明天就可以用它们组装一下,加工出凳子来。假如只顾备料,不去加工组装,那么大脑就只能是个资料库,而成不了加工厂。
把所见所闻所想都牢固地保管在记忆里,既没必要,也不可能。让无关紧要的东西充塞大脑的记忆空间是不划算的。但是,什么也不用心记,都等着现用现查也不行。
有人说,人与生俱有的那种自然属性,可以称之为天生灵性,这种属性后来被人为地东西所压抑和束缚,使人的潜在的灵性无法淋漓尽致地发挥;假如可以还原这种人类先天就有的“无为”状态,那么人的灵性便会得到最充沛的释放,一个充沛释放自身灵性的人,一定可以达到最佳的“有为”境界。无论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他们能够达到很高的造诣,就是因为发挥和唤醒了沉睡的灵性。
其实,小朋友从很小的时候 ,才只学到很少的东西,就已经喜欢应用和发明了。《IQ家教启蒙》的作者露茜·卡尔金斯,在该书的前言中记录了她儿子刚上幼儿园那天晚上的情况:“迈尔斯第一次上幼儿园的那个晚上,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天刚刚吃完晚饭,他抬起头说:‘谁想要冰棍?举手!’伊万和我们的侄女夏洛蒂顺从地举起了手,然后迈尔斯说:‘排队,女孩在前!’我对此惊愕不已:他刚刚上学一天,就已经开始说另一个世界的话,扮演另一个世界的角色了 。”
劳和逸的关系,是人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基本关系之一,正确的处置原则应该是劳逸结合。学和用都需要发明性,而发明力只有在大脑的良好工作状态下才干充沛发挥,所以,正确处置劳与逸的关系,永远为学习、应用和发明 所必需。有些人在这个问题上总算不开账,好像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习和工作上才好,整天忙忙碌碌,昏昏沉沉,虽然累得死去活来,还是成果平平。 真正聪明的人,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需劳逸结合,越是在紧张的时候,越要注意适当休息。这里有个利弊权衡和科学布置问题,家长一定要对小朋友加强指导,基本态度一定要坚决。目前在应试教育的情况下,多数小朋友是疲劳过度,休息缺乏。他们企图靠拼时间、拼脑力、拼体力追求高分,参与竞争,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积劳成疾。人体不是永动机,世界上也没有永动机。休息不好,体力智力下降,影响学习效果;学习上不去,就得进一步加班加点,压缩休息时间,造成恶性循环。列宁说过,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其实,逸也是为了劳,为了更好地劳。
正确处置劳和逸的关系,坚持劳逸结合,也是维持正常生活的需要。因为休息自身就是一种生活状态,一项生活内容,也可以说是一种享受,所以适当休息绝不是浪费时间。劳逸结合要求科学地支配时间,妥善地布置时间,这样,既能提高生活质量,也是提高生命质量。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使生活更美好,绝不是为了让人更痛苦,因此,在学习上的劳和逸都应该有度。 同学们尤其要学会休息,追求休息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是作者的理论专著《家长之道》一书第16讲的缩写)
王秉德 退休干部,原政协朝阳市委员会常务副主席。辽宁省家庭教育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来源:《家长之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04: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