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导课
1、播放阿日布杰演唱的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使学生通过视听感受广泛无边、蓝天碧野的大草原。
2、导言: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先生一块儿领略草原美丽迷人的风光。感受蒙古同胞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整体感知
1、范读全文,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辽阔、美丽、富有)
2、学生介绍陈巴尔虎旗的情况。
陈巴尔虎旗牧场,方圆几百里,那儿土壤肥沃,牧草茂密,野花芳香,湖泊晶莹,像蓝宝石镶在辽阔的大草原上,蒙古族同胞就生活在这风景如画的地方……
三、初读,理清课文线索
1、默读。思考:课文都写了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语句。(初见草原→接近陈巴尔虎旗→蒙古包外→蒙古包内→蒙古包外)
2、分组读议各段内容,概括五段段意(可以小标题形式)。
(1)草原美景;(2)欢迎远客;(3)亲切相见;(4)热情款待;(5) 联欢话别。
四、导读第一自然段
1、草原上是一幅什么样的美景?自由读,画出景色美的语句(天空、空气、天底下、小丘、羊群……)
出示投影:这是( )的草原。_______________
(括号中填自己的感想,横线上填写自己发出此感想的书中的句子。)
学生A:这是(美丽)的草原。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教师:什么是“翠色欲流”?说明什么?
学生B:这是(碧绿)的草原。四面都是小丘,平地是绿的,上丘也是绿的。
学生C:这是(广阔)草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学生D:这是(令人欣慰)的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学习E:这是(令人惊叹)的草原。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2、出示投影
(1)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比较说明“清鲜、明朗的景色是什么样?练习朗读。
学生A:草原的天空不仅晴朗,而且明亮。
学习B:草原的空气不仅新鲜,而且没有杂质,十分洁净。
学生C:草原的天空和空气都很纯净,没有污染,感觉是一种纯粹的美,令人心旷神怡。
(2)比较两句有什么不同?
空气清鲜,天空明朗。
空气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3、想象感受
老舍先生初入草原看见这样的情景“总想高歌一曲”,同学们要是见到这种美景会不会有类似的感受呢?
4、感情朗读第一段。加上自己的感受,读得轻松愉快!
5、指导背诵。
1)(齐)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师)那里的天(生)……(师)在天底下(生)……(师)四面都有小丘……(师)羊群(生)……(师)那些小丘的线条(生)……(师)这种境界(生)……(师)在这种境界里(生)……
2)想想按什么顺序背?记住那些关键词帮助记忆?
3)试背。
五、探讨学习第2-5自然段
1、默读,小组讨论。
出示:这是( )的草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自学、汇报
学生A:这是(热情)的草原人。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好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学生B:以上的句子也说明这是(美丽)的草原人。
学生C:这是(能歌善舞)的草原人。
学生D:这是(多才多艺)的草原人。
学生F:这是(好客)的草原人。
学生分别用文中的句子加以说明并朗读。
3、你们看到这样的草原,这样的草原人,想做点什么?
出示:看到( )的草原。 看到( )的草原人。
我们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A:看到(翠色欲流)的草原。 看到(襟飘带舞)的草原人。
我们真想个把这幅美景画下来。
学习B:……… 学生C:……… ………
4、拓展
出示:假如我是( ),我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A:假如我是(蒙古人),我会说:“…………”
学生B:假如我是(一名游人),我会说:“…………”
学生C:假如我是(一名摄影师),我会说:“…………”
学生D:假如我是(一朵草原上的小花),我会说:“…………”
六、解读诗句,提示主题“民族团结”
1、愉快的相见,盛情的款待,尽情的联欢,让主客忘记了时间。太阳已经偏西了,他们谁也不肯走,真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2、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间的情谊很深,怎么忍心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在夕阳里相互倾诉惜别之情。
3、从文中找出表现蒙汉情深的句子读一读。
4、同学们想想,假如我们和老舍爷爷一起又来到西藏,受到藏族同胞的热情接待,我们会和老舍爷爷一样发出什么样的感叹?(藏汉情深何忍别,青藏高原话斜阳………)
5、再读诗句,并朗读“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七、作业
《草原》一课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老舍爷爷用清新的笔触,不仅描绘了大自然美丽的风光,而且表现了这里的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蒙汉情深的人情美。老师认为这篇文章有“三”美:除了景色美、人情美外,还有语言美!请同学们将文中的优美句子找出来品读、摘抄,这可是老舍爷爷送给你们的又一美餐哪,愿意做美食家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