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008|回复: 5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在线阅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08: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特级教师成功之路(代序)



吕 达



特级教师是教师中的佼佼者,他们的教学艺术,尤其是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是教育界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把它们加以整理,传播开来,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广大中小学教师逐步认识到,要想在教改方面做出成绩,必须做“科研型”教师,因此,他们都将特级教师作为自己学习的楷模。特级教师是如何走向成功之路的?他们有哪些成功的经验?这些问题都是教师所关心的。王增昌同志长期从事《中国教育报》“教学专版”的编辑工作,对教育、教学比较熟悉,与许多著名特级教师有着密切联系。他主编的这本《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有助于广大教师了解特级教师的教学艺术,学习他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

从《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一书中可以看出特级教师的成功轨迹。这些特级教师的共同之处有三点:一是敬业精神。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对教学业务精益求精,不断进取。二是创新精神。他们在教学中,敢于创新,大胆改革,都有独具特色的教改实验,并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推广。三是钻研精神。他们不仅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刻苦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注重总结经验,探索规律,著书立说,在教育、教学、科研方面硕果累累。以上三点,可谓特级教师成功的“秘诀”。

(本文作者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08: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在线阅读

李吉林简历


               

  李吉林,女,1938年5月生,1956年8月毕业于江苏省南通女子师范,毕业后在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任教。1978年被评为江苏首批特级教师,现任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李吉林老师长期坚持教学改革,创立了情境教育理论体系及操作体系,得到教育部领导及专家的高度评价。出版《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李吉林情境教学详案精选》等6本专著,发表近二百多篇论文,计300多万字。这些科研成果先后荣获国家教委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新闻出版暑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等。她主讲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电视讲座21集,由中国教育电视台通过卫星向华语地区播放,1999年获全国电化教材师范最高奖。
她应邀外出讲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受到教育界普遍的欢迎与尊重,是基础教育界卓有影响的小学教育专家。
由于她对基础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当选为第七届、第八届人大代表并当选为第七届主席团成员?。1998年8月,作为优秀教师代表与科学家一起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现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中央教科所、华东师范大学兼职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南通教育学院兼职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08: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在线阅读

教学成功的诀窍是以情感为纽带



李吉林



我常常收到青年教师的来信,要我谈谈教学成功的诀窍。按理说,教学成功是靠“水磨的功夫”,并无诀窍可言。说穿了,“诀窍”就是“掌握规律”。这虽是四个字。但要做到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在这有限的篇幅里,说一点体会。那就是教学如要成功,需以情感为纽带。

我们应十分明确,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儿童”。人小情多,说儿童是“情感的王子”并不夸张。我常常觉得,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可以不断地感受童心、童贞,这人世间最纯贞的情和爱的熏陶,是何等的一种幸福。儿童的情感会形成一种驱动的“力”。聪明的语文老师应该利用儿童的情感,成为他们主动投入、参与教学过程的“力”;责任心强的语文老师更应该培养发展儿童的情感。情感素养是人的一切素养的血肉。没有了情感,就没有什么素质可言。

但是我们常常会忘记了孩子是有情之人,多情之童,把他们当作小大人,板着脸讲概念,讲道理,忘了孩子最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是形像;忘了孩子在家需要妈妈的爱,在学校需要老师的微笑。他们会因为爱老师而爱老师上的课;倘若让他们的情感伴随着他们的学习活动,其效果会令人惊喜不已。

何况小学语文教材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呢?那我们便可以说学生有情,教材亦有情,那“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老师的情感,靠老师去传递,去强化,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情感的纽带就联结、沟通在教材──学生──老师之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08: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在线阅读

在初读课文、激发动机中入情



李吉林



要让儿童的情感伴随着学习活动,有一个过程,其间包含着儿童的心理进程。首先需要启动。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需要外力的推动。或是像一只蜻蜓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那它就平静不下来。当我走进课堂,教学新课时,我仿佛觉得自己来到一条清澈的小河边,那样的明亮、清新。我的新课启始,要放飞一群“蜻蜓”,要送过一阵“微风”,于是孩子情感的小河水荡漾起来,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为此,我常常从课文中选取一个美好的场景;一个或几个角色的鲜明形象;一个引人入胜的结局来考虑组织我的导语。

《寒号鸟》是一个民间故事。在揭示课题时,我对孩子们讲:“今天我来讲一个民间故事(一句话孩子们不约而同地端坐好,因为他们最爱听故事)。很早以前,在一座高山的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如果在冬天的夜晚,你从这山脚下经过缩短教材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开始进入情境?,你会听到在石崖里传出来小鸟哭叫的声音‘哆嗦嗦,哆嗦嗦’,叫声十分凄惨(“小鸟为什么会哭”这哭声开始牵动孩子的心),人们给小鸟取了个名字叫‘寒号鸟’。(就着板书的课题,教学“号”读第二声,是“号哭”、“号叫”的“号”)。你们一定觉得这小鸟的叫声多么难听,又多么可怜。(犹如微掠过小河,孩子情感的波纹动起来了)。那寒号鸟为什么在严寒的冬夜哭号呢? 我们可以去问它的邻居喜鹊。喜鹊就住在石崖对面的大杨树上随手用粉笔勾勒出石崖和大杨树,然后贴上剪纸的寒号鸟和喜鹊?。”

这一段启始课的导入,帮助学生搞清楚课文的主要角色、居住的空间位置,并且以角色的特点触动了学生的情感领域。他们的学习动机在不知不觉中被激起,关注寒号鸟悲惨的命运究竟是怎么造成的。于是,伴随着内心的情感去初读课文。

许多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上课前,他们总是做好一切准备,包括情感的酝酿,早早地来到教室,从上课一开始,就注意渲染一种与教材相一致的氛围,小心地拔动儿童心灵的情弦,非常有意识地让教材蕴含的情感与儿童的情感活动相联接、相沟通。可以说,“情感为纽带”是在上课之始,就牵拉启动了。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各种题材、各种文体的课文,教师应根据教材各自的特点,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就入情。所谓“披文后入情”。

其实,学生此时对教材内容的入情,也是教学动机的形成。这已激起的动机本身,便是一种期待欲,期待着故事如何发生,如何一步步发展的。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积极的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08: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在线阅读

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



李吉林



“入情”是说“情”的萌生。儿童的情感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可以由“生成──发展──稳定”;也可以由“生成──淡化──泯灭”。在初读课文学生入情后,教师需倍加珍视,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博,使其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

语文教学中儿童情感的强化往往是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我们得很好地掌握教材。可以说,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有情之物。中国的文学创作历来讲究一个“情”字。“情者文之经”“情动而辞发”“为情造文”等等阐述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脉。小学语文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产物。只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会渐渐地涌动起来。

儿童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怎么会从“入情”到“动情”呢? 儿童情感的产生是与儿童的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具体说,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儿童的情感与他们对教材的认识相联。而作者的情感是寓寄于他们描绘的对象之中的。因此,重要的一环,就是让学生去认识,去感受教材寓寄情感的形象。儿童只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没有形象的感受,就没有情感。所以我主张“强化感受,淡化分析”道理也在此。文学巨匠巴尔扎克就说过“作家必须看见所有要描写的对象。”我们也可以说: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让他的学生看见课文中描写的形象。当然这种“看见”并非亲眼目睹,这是意象的感受,是“仿佛看见”了。这“仿佛看见”虽不甚分明,却是动态中的,是活生生的,虽比不上照相式的“看见”清晰,却更为丰富、更为贴近儿童,而且留有宽阔的想象余地。这使我记起中学时代读过的一位盲人女诗人的诗句:“我用我的心灵去看呀?”这真是打动我们心灵的诗句,以至到现在我还时常忆起,并体会其中的美妙。我以为这是“感受”的最生动的一例。

让学生去感受需要多种感官的兴奋,是一种综合效益。因为感受的输送兴奋是弥散的。所以我在引导儿童从初读进入“细读”的过程中,总是想方设法。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的、音乐的、表演的艺术,让学

生仿佛看到了,也听到了,整个心灵感受到了。在学生眼前再现语文描写的一个个栩栩如生形象。从童话角色,寓言形象,故事中的主人公乃至常识课文中,那海底世界里光怪陆离的奇异景象,宇宙天体的运转,月食的形成,太阳的火热,博大……,结合课文语言,学生都感受到了,心驰而神往,唤起孩子极大的关注和激励,我常常会听到他们在下面窃窃自语,或独自喃喃地说:“太有趣了?”,“真有意思?”,“多可笑?”,“我都为他担心?”,“我们去那儿好?”……唤起孩子极大的兴奋,打动了他们的心。这种内心的情感发展,驱动着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他们忘我了,教师也忘情了。围绕着教材,师生都沉浸在一个无形的充满着情感交流的场中。

当然,这是需要铺垫,就像戏剧一样是一幕幕推向高潮的。儿童的情感也有一个心理流程。现在拿教学《麻雀》这篇课文来加以说明。

导入新课:读这篇小说《麻雀》,我觉得就像在看一幅一幅图画,你们读读课文,看能不能看到,看到了哪些画面?(根据小说主要是以刻画形象展开情节的特点,通过想象画面,使小说中的形象成为儿童眼前的视象,抽象的语言文字,就有了生命,儿童很感兴趣。)

结合学生回答出示四幅简笔画:“我带着猎狗去打猎;小麻雀被大风刮落在地;老麻雀从树上飞下与猎狗搏斗;猎狗后退。(简笔画画面为儿童认识理解课文形象提供依托。)?

利用画面,细读课文,找出课文描写小麻雀和猎狗的词语。分别让女同学男同学轮读,形成鲜明对比,一弱一强,渲染感人的气氛。(孩子开始同情小麻雀。)?

突出重点,用音乐强化情境:播放一段节奏快,力度强的音乐,进一步渲染弱者奋不顾身地去与强者决一死战的紧张的气氛。(音乐的旋律扣动着心弦,孩子都很紧张,十分关注老麻雀和小麻雀的命运。)?

音乐的语言,眼前的画面,课文语言的形象又激活了生活中原来积累的表象,并融合在一起。扣人心弦的搏斗场面,促使孩子们焦急不安的忧虑的情感油然而生,有学生说:“我好象听到麻雀尖厉的叫声”“我担心猎狗会把麻雀一口吃了,我不敢透口气。”“我听到猎狗的叫声似乎变得无力了。”

情感的投入,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增。课文描写老麻雀的“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跟前”“绝望地尖叫”“呆立着不动,准备一场搏斗”等生动的语言,他们有了形象及情感色彩的感悟,教学活动一旦触及儿童的情感领域,必然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08: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在线阅读


在领悟课文语言的神韵中移情



李吉林



当儿童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老师应从孩子的面部表情,从朗读的声调,从发言的描辞,敏锐地觉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孩子心头涌动,这是教学成功的契机,应牢牢把握,并顺势将教学过程推进,从细读进入精读。从细读到精读并无明显的界限,常常是即时进行的。所谓“精读”即是读课文精彩片断、词句,读出其神韵。中国的语文教学,历来讲究领悟语言的神韵,这是由汉语文本身的丰富的神采所决定的。学生在前阶段的细读中,往往顾及情节的发展变化,顾及不到语言较深的内涵,到精读阶段,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开始转向课文本身的语言,在老师的引导和本身的情感的驱动下,会全神贯注地注意那些深浸着作者情感的词句。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课文语言不仅是承载着人、事、景、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形象寄托作者的情感、意愿,及至整个心灵。因此在精读读出语感神韵时,要引导学生更深地理解语言,从而使激起的情感深化。因此在学生动情之时,随即导入课文中的传神之笔。如《麻雀》中老麻雀小小的身体,分明是轻轻的,为什么说是“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眼前”,一个比喻“像一块石头”,一个动词“落”,该是何等生动地写出了麻雀落到猎狗眼前“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下来”的情态,既然是“强大的力量”,凝聚着“这么大的勇气”,当然是很有分量的,绝不是轻飘飘的,从而使学生更为老麻雀为了拯救小麻雀奋然不顾自己,敢于藐视猎狗的精神所感动。于是会更深一层关注,情感会更投入,并会不知不觉地移入到老麻雀身上,与老麻雀一起抗争猎狗。

在领悟课文语言神韵时,要能将学生的情感移入课文描写的对象上,这虽是儿童一种不自禁的情感流向,但是,需要外力的作用,那就是:(1)借助比较:(2)借助想像;(3)借助语言。通过这些,学生的情感会向深层发展,并产生移情活动。

例如《小音乐家扬科》,最后一段写着“扬科躺在长凳上。……树枝做的小提琴还躺在他的身边。”

教学时──

1.老师轻声描述:这时候,我们仿佛看见小扬科更瘦了,躺在长凳上,他的呼吸已经很微弱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听什么?他的身边还放着什么,通过想象的展开,仿佛看到了奄奄一息的扬科,在生命最后一刻还恋着音乐,更深地体会扬科对音乐的酷爱。

2.指点:这是“树皮做的提琴还躺在他的身边”,这句中你觉得哪个字眼让你获得小提琴仿佛特别懂事:(“躺”)。一个“躺”字,用得好在哪儿?倘若用“摆”呢?说明只有扬科自己用树皮做的小提琴永远伴随着他,舍不得离开它的小主人,倘若用“摆”呢?比比读读,体会体会。

一个提问,一个字眼,学生的感情更加深沉,他们读着课文,声音也哽咽了。他们仿佛也变成小提琴,变成乐师,让小扬科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听到美妙的乐声。

△描述:生活里的音乐还是那样好听,小提琴是那么可爱,可是我们的小音乐家却要和我们永别了,我们不忍心读“小扬科死了”,作者是怎么说的?(“小音乐家扬科,眼珠已经不动”?

随即抓往儿童的情感的脉络,扣住课文中写扬科的传神之笔,加以深化:课文一开始,就写了小扬科的眼睛,那是怎样的眼睛?当扬科被叫到管家面前时,他的眼睛又怎样了?

“闪闪发光的眼睛”─→“惊恐的眼睛”─→“瞪着眼睛”─→“睁着眼睛,眼珠已经不再动了。”

从小扬科眼睛的变化,更深地体会到一个富有音乐天分、酷爱音乐的孩子被折磨致死的悲惨。因此,当老师问“小扬科睁着眼睛,如果他还能说话,他想说什么?”学生义愤地说:“他要责问这个世界,他们为什么要打死我?”“我还小,我多么舍不得离开妈妈和我的小提琴。”“妈妈,你一定要为你的孩子报仇啊?!”

从孩子的朗读,从孩子的答语,明显地表明,孩子在动情之中,情感已移入课文描写的对象身上,所谓“我──他同一”身临其境的境界中,使情感弥散而趋于稳定。

一篇课文,这样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在整个内心世界中仅是一次积淀,如此反复、迭加,孩子高尚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感是不难培养起来的。在比较中欣赏,以想像为契机,以教师主导的语言为媒介,从语言的神韵中加深体验。这与课文语言的理解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学生的情感及语言能力也得到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08: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在线阅读

在表情朗读,语言训练中抒情



李吉林



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起来了,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读,想抒发自己的情感。及时引导儿童抒发内心的情感,不仅是心理的需要,而且也是教学的需要。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通过抒发,可以使自己的情感更加明确。

通过怎样的途径来抒发学生内心的感受呢?根据小学课文教学的特点和任务来说,可常用的形式:一是表情朗读;二是语言训练。

表情朗读,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是,要求表情朗读,这是包括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的。他们往往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语气来表达,抒发他们对作品中人物、角色、场景是热爱的或者是憎恨的,是喜悦的或是悲伤的,是同情的或者厌恶的。所以孩子都特别喜欢表情朗读,而且由于朗读是发出声的,他们一边读着,一边又能听到自己及同伴共同表达的情意,情感的交流,相互的感染,使学生情感在抒发中推向高潮。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表情朗读。带着情感去朗读课文,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言为心声”。

恰当的语言训练,也是学生抒发情感的极好形式。当然我们必须忌讳那些无病呻吟。“假大空”的语言训练,那会损伤儿童情感的纯真。应该是有感而发,恰到好处。

例如前面所举的“假如小扬科还能说话,他会说什么?这就是有意设计的让学生抒发情感的语言训练,事实表明,这一训练,使学生的对扬科的同情,对扬科所处社会的憎恨更为强烈,从而使教学效果远远超过既定的目标。

在通过语言训练抒情时,不仅考虑内容要符合儿童的心理,还要考虑语言训练的时间,即欲言未语之时。例如《少年闰土》,当闰土从捕鸟、拾贝壳讲到看瓜,讲到沙地里的跳鱼儿,从冬天下雪后讲到夏天的月夜,“我”听罢感到无限新奇、向往、钦佩时,出示“闰土的话,把我带到__________,带到________,带到____________。我真想____________”句式的训练,学生争先恐后地要表述。因为他们自己已经被闰土带到沙地、海边瓜田,恨不得和闰土一起捕鸟、拾贝壳,刺猹,这样训练会使儿童对农村孩子纯朴的爱得到抒发,并在抒发中得到强化。

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感到从学生的入情、动情、移情、抒情的情感涌动的流程,会十分有力地推进教学过程,学生化被动接纳为主动参与,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决定了教学必然取得成功。

以情感为纽带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的情感随着课文情感的起伏而推进、延续。课堂教学有情感纽带的牵动、维系,变得更富诱惑力,好学精神得到有效地培养;促进学生在爱学、乐学中逐渐懂得了爱,懂得热爱崇高,追求美好。小学语文老师为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奠基工作,是微妙而长期的,也是美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00: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