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8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照镜子》课堂实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13: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教材分析和设计意图:
  教材通过照镜子这一日常活动,引入同学对平面镜的研究,达到了解平面镜成像规律和光的反射规律。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同学能通过对平面镜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通过假想、观察、实验等活动进行探究;以和对物质世界中光的传达这种能量表示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根据《课标》的基本理念、对教材的理解和同学的年龄特点以和实际情况,我对本课进行如下四大环节设计:
  (一)了解“像”和“平面镜”概念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三)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四)拓展探究曲面镜特点
  这样的设计是想同学在学习内容的科学探究水平上能够层层递进、层层深入,力求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同学的科学探究活动也能达到自控。
  二教学目标
  知识:
  1.感性认识平面镜成像规律和光的反射规律。
  2.会观察、记录、描述自身的观察结果。
  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对平面镜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2.能通过假想、观察、实验等活动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细致观察、认真考虑的探究精神。
  2.意识到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的。
  3.乐于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意见。
  三教学准备
  平面镜、手电筒、小勺、小件玩具、彩笔、实验表格等。
  四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一)了解“像”和“平面镜”概念
  师:同学们,假如你把玩具放在镜子前,那么你在镜子里能看到什么呢?
  师:镜子里出现的是物体的像。
  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象镜子一样能照出物体的像呢?
  师:它们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人们把外表平整、光滑的镜子称为平面镜。
  (这一环节的说课稿,主要是想把“像”和“平面镜”的概念渗透给同学,但不要求同学掌握,同学只要有一个感性认识即可。在此过程中,同学的回答可能不够准确和全面,教师将和时的加以补充和完善。)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师:让玩具也照照镜子好吗?同学们可以把玩具放在纸的几个点上,注意观察镜子里玩具的像有什么特点。当然你也可以在纸上画一画。
  (该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通过同学的观察实验,发现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同学一般情况下能够发现像是“左右相反”、“大小相等”规律的。“距离相等”则通过纸上的固定点,使同学感知到。这样做,一是可以使同学有了感性认识,再是顺利的突破难点。)
  师:我们用一面镜子照物体的时候只有一个像,假如用两面镜子照物体时,我们会看到两个像。那么能不能用两面镜子照出三个像、四个像、五个像甚至是更多的像呢?
  (在此过程中,将发给同学第二面镜子和观察表格。同时讲解表格的记录方法,鼓励和引导同学多发现。)
  (三)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同学们觉得镜子有意思吗?
  师:现在我们用镜子来做一个游戏“灯光打靶”好吗?
  (在此环节中,将发给同学第二份实验表格和手电筒,并讲解游戏规则:1、移动手电筒,使光通过镜子反射到纸屏的水果上。2、“中靶”后用直线把手电筒、镜子和纸屏沿着光线连接起来。每种水果用不同颜色的笔。)
  师:假如靶在其他的位置上时,你应该在哪射击呢?
  (同学汇报结果时,对描述的要求不宜高,给他加两个目标,让同学口头说出正确的位置,即说明同学心里明白“镜子是这样反光的”,也就达到了基本要求,动手做实验、动手做记录是最重要的。)
  师:看来这个游戏有些容易,我们再来一个难一点的怎么样?
  (发第三份表格,讲解游戏规则:通过两个障碍物把光线打到靶上,并用线连接它们。此环节是让同学同时用两面镜子反射光线。在前一个游戏的基础上,同学一般会较快的完成。这样的设计主要是想让同学的探究水平逐步提高和深入,探究活动也可渐渐自控。)
  (四)拓展探究曲面镜特点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没见过外表不是平的镜子呢?
  师:假如我们用这样的镜子来照一照,会是什么样的呢?
  (发给同学白钢小勺,让同学观察。)
  师:回去后可以接着观察和研究它们。
  (本环节是拓展环节,引导同学用探究的方法研究问题,并延伸到课后。)
  鞠鹏翔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马栏小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08: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