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简析】
《狼和小羊》是选自《伊索寓言》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最后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的故事。它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要存心干坏事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全文篇幅短小,寓意深刻,作者通过对角色的神态、动作、对话的描写,刻画了角色性格,展开了故事情节,揭示了深刻哲理。
【片段实录】
师:我们来找一找狼第一次找茬,在第几自然段?
生(找出第三自然段,读第三自然段)
师:这是狼第一次找茬,谁来读读狼说的话?
(指生读)
师(评):你注意到了标点符号“?”和“!”,读出了标点符号代表的语气。
师:那小羊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读读小样的话?
(指生读)
师(评):和凶恶的狼相比,小羊显得怎么样?(温柔)
师:谁能把温柔的小羊读出来,扮演温柔的小羊。
(指生读)
(师找学生分角色表演狼和小羊的对话)
(学生表演的很好)
……师:狼第一次找茬不成,第二次是怎么找茬的,文中有一个词说
出了狼的心情是(气冲冲)
师:给气冲冲换个词。(愤怒)(火冒三丈)
师:谁来读狼的话,读出愤怒的语气?
(指生读)
【自我反思】
语文课,重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是一篇寓言故事,故事情节很生动,人物形象饱满,学生特别感兴趣,在课堂上,读书声朗朗。
教师在课上很重视学生的朗读,通过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感悟读对话时应该有的语气,通过抓标点符号,让学生去感受标点符号对朗读的作用,我受益匪浅,有时在课堂上,我总是引导学生去感受人物的心理,学生感受不出来,我就一直引导,直到学生把我的讲的内容理解透了我才罢休,觉得他们真的会读了,我错了。
语文课上的读师发散学生思维的园地,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理解表现在他的读书声中,“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都不一样,我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学生身上,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不可或缺,我只要在方法上给与指导,就像熊老师一样,提醒学生抓标点符号、抓关键词语,通过表演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这就迈出了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明白,“讲”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过度的讲就显得画蛇添足了,当学生把课文读出自己的理解,说明他懂了,当学生拿起课本就主动去读,说明他喜欢读,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读得好,还要让他有读的欲望,不要让学生为了达成我们的教学目标而读书,当方法掌握了,课外阅读也会成为学生读书的第二阵地,学生会把学到的运用在课外阅读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学生在阅读拓展到生活中、表演中、课外书中,那他们的舞台就显得更大了,让阅读变成悦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