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7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07:4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外国名篇名著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山东德州跃华实验学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就是围绕“外国名篇名著”这一专题编写的。“外国名篇名著”的编排是和五年级上册第一组“我爱阅读”、五年级下册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一脉相承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进一步扩展学生读书的视野,使学生得到异域文化精华的滋养。



  本单元选编的4篇文章,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它们是安徒生童话和契诃夫短篇小说中的名篇,是单篇的作品;一种是外国文学名著《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它采用的是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断的编排方式。4篇课文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不同的命运同样引人关注。结合本组专题,“回顾·拓展四”各个栏目从外国文学作品内容及阅读方法交流、外国作家作品中的隽语集萃到外国作家趣味故事,无一不是和主题相互呼应、步步深入的。



  设计理念:



  本单元设计依据“以读为本”“尊重个性”“自主合作”的理念,摆脱了“多余的情节分析,繁琐的提问设计”,让“读和思”贯穿教学始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和合作学习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从根本上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在教学方法方面,学习本单元,要加强对学生默读、速读的训练,学生能准确筛选主要信息,概括出内容要点,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要抓住细节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尽量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发表自己的见解。重视语言的积累、感悟和应用语言。



模块一:整体感知



  教学目标:



  1.掌握本组课文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理清文章脉络,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关注人物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借助资料了解作者及作品,并了解更多的外国作家和作品。



  教学重点:



  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关注人物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把握人物特点,理解人物内心。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利用插图,借助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



  1.投放若干画面, 让学生看图猜测插图出自哪部作品。(不仅仅局限于本组课文)



  2.板书课题与作者,请几名学生借助资料分别介绍这些外国作家。



  二、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字词。



  1.小组利用查字典或交流的方式,读准字音,掌握字义,并把生字写在练习本上。



  2.小组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小组成员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



  3.学生对课文中的字、词、句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加以解决。



  三、小组检查,交流,汇报学习情况。



  1.小组成员拿出自己记录的生字,让其他同学来读,并纠正错误。



  2.小组成员汇报自己查找的生词的意思,其他人纪录。



  3.交流预习中遇到的其它问题。



  4.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



  蜷腿、橱窗、揉皱、耸肩、撇嘴、窜过、耷拉、抽噎、梗概、无赖、衣衫褴褛



  2)结合课文内容,独立理解词语的意思。



  摩平、梗概、吹嘘、保佑、衣衫褴褛



  5.通过预习你知道什么?(了解学生对内容的掌握程度)



  四、快速默读课文并列提纲,把握故事和人物,汇报自己读书所得。



  1.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小组汇报收获。



  1)说说《卖火柴的小女孩》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自由表达。



  2)这篇课文写小女孩擦了几次火柴?每次看到了什么?分小组讨论学习,完成表格。



  第几次擦燃火柴  现实  幻景  说明    现实



  第一次      寒冷  火炉  渴望温暖  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



  第二次      饥饿  烤鹅  渴望食物  烤鹅不见了



  第三次      孤独  圣诞树 渴望关怀  圣诞树不见了



  第四、五次    痛苦  奶奶  渴望幸福  跟奶奶飞走了



  3)汇报: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个小女孩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读《凡卡》小组交流汇报。



  1)读《凡卡》中的人名,并明确人物的身份。



  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小说的主人公。



  阿里亚希涅:鞋店老板。



  康斯坦丁·玛卡里奇:凡卡的爷爷。



  日发略维夫:爷爷工作的那家庄园的庄园主。



  菲吉卡:牧主。



  艾果尔、阿辽娜:凡卡的小伙伴。



  卡希旦卡:老母狗的名字。



  2)简单说说你对凡卡有了哪些了解?



  3)凡卡信中的哪些描写给你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4)用一句话来概括凡卡给爷爷所写书信的内容。



  3.读《鲁滨孙漂流记》,全班交流。



  1)汇报:鲁滨孙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



  住——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易的帐蓬。



  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



  安全——养狗防御。



  孤独——救助“星期五”。



  …… ……



  2)仔细观察这个人物,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出示插图)



  4.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小组交流。



  1)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读一读。



  2)在“梗概”中,汤姆·索亚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在“精彩片段”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与“梗概”相比照,哪些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五、结合课后的泡泡和读书产生的疑问,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本领?



  2.通过读梗概,哪些地方让你产生了疑问?你是不是产生了要细读原著的兴趣?



  3.鼓励学生读整本书,为读书交流做准备。推荐阅读《蓝色的海豚岛》



模块二:理解感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探讨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2.学会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联想来了解人物内心活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3.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语言的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的合理想象。



  教学难点:



  通过讨论、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人物特点与命运的理解。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中分别出现了四位主人公,他们分别是谁?哪位主人公的命运值得你同情?



  2.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



  (答案可以是卖火柴的小女孩、也可以是凡卡)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人物命运,体会作者的感情。



  1.出示要求,自学课文。



  1)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2)边读边想,你想用什么样的词语或句子来评价卖火柴的小女孩或是凡卡的



  (可怜、悲惨……)



  2.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小女孩和凡卡的命运是悲惨的、可怜的,你从文中那些词句中体会到小女孩和凡卡是可怜的?读一读,画一画。



  3.分小组自主探究、讨论、交流、汇报。



  1)默读课文,画出具体的语句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2)画出句子后,试着把这些句子读好。



  4.分组合作,全班汇报交流



  5.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的重点句子,:



  1)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指读,齐读这一句话,读了这句话,你想说点什么?



  2)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从三个“一”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想对过路人、小女孩说点什么呢?



  3)小女孩在大年夜里走在大街上卖火柴,课文中多处写了“冷”这个字,请你从课文中找一找含有“冷”的词语或句子读一读,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天冷极了 又冷又黑的晚 她又饿又冷 她觉得更冷了 家里和街上一样冷 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6.反复引读,细细品味,边读边批注。



  1)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在感情上有变化吗?



  2)学到这里,你们明白了小女孩“新年的幸福”是指什么?



  3)品读感悟:当作者写到小女孩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时,当他写下两个幸福时,他的心情会怎样?请同学们把你们体会到的读出来。



  4)“曾经”我们可以换成哪些词?小组讨论,交流。



  7.说一说凡卡在老板家里受到哪些虐待?(着重从挨打、挨冻、挨饿三方面进行引导)



  1)引导学生抓住挨打时的动作——“揪、拖、揍、戳”;工具——老板“拿皮带”“拿楦头”老板娘“捞起青鱼”;程度——“昏倒”,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引导学生从“睡在过道里”、“简直没有……”“一点儿”来进一步体会他生活的苦。



  3)综合老板、老板娘、伙计们对凡卡的态度,从“直戳”、“捉弄”等词中体会凡卡生活的孤独和悲惨。



  4)展开想象,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还可能怎样请求爷爷?



  5)朗读凡卡写信后的内容,把描写凡卡动作、神态的词句划上记号,体会他的心理活动。



  8.让我们用心来读人物的悲惨命运以及作者的感情,并说一说自己体会。



  三、提出问题,引发矛盾;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1.默读思考,写下感悟。



  1)大家都说小女孩的命运悲惨,但是课文中最后三节却写到了她的快乐和幸福,这是为什么呢?



  2)凡卡和爷爷在乡村的生活真的是美好幸福吗?



  3)你认为凡卡的信,他爷爷能收到吗?为什么?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老师点拨指导。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四、围绕鲁滨孙和汤姆·索亚两个人物,读书讨论。



  1.鲁滨孙孤身一人在岛上历尽千难万险,顽强的生存了下来,对于这样的鲁滨孙你佩服吗?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感悟读出来。



  2.除了书上讲到的这些困难,肯定还有其它困难,你想象一下鲁滨孙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从鲁滨孙战胜种种困难的非凡经历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学生交流。



  3.说一说:你佩服鲁滨孙和汤姆·索亚的什么?为什么佩服?你觉得汤姆·索亚是个怎样的孩子?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读一读。(可结合原著中的故事)



  4.通过学习,同学们对鲁滨孙和汤姆·索亚的了解更深了,请用合适的词语来夸一夸他们,并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1鲁滨孙: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有丰富的知识技能……



  理由:抢运东西、种粮食、造船、建房、打猎、烤面包、烤肉、晒葡萄干……



  2汤姆·索亚:乐观勇敢、足智多谋、顽皮……



  理由:山洞中三次探路、利用风筝线探路、吹嘘历险过程……



  5.在本组课文中还有许多栩栩如生的形象,你还喜欢哪一个?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07:44:00 | 只看该作者
模块三:领悟表达模块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小女孩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2.领会文章表达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进行读写结合训练。



  3.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语言的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1.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围绕中心,体会写法。



  1.回忆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2.找出精彩,指导朗读



  1自己读完后,再读给小组听一听,并说说你为什么认为这个部分写得好。



  2指名读课文精彩部分。



  3.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写法。



  二、研读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学习表达。



  1.作者在描述小女孩生活情况的时候,着重抓住一些细节进行描写。读读这部分内容,想想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1)对小女孩的鞋是细节描写。(说明她穷得连鞋都穿不起,小男孩拿鞋跑说明她常被人欺负,……)



  2)课文中对女孩的头发是细节描写,“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说明小女孩是一位美丽的小姑娘,但是她却贫穷,又冷又饿,根本注意不到自己的美丽。……)



  3)“天快黑了,又下着雪”是细节描写。(这样写能进一步烘托出女孩的可怜与孤独。……)



  2.学习作者展开想象刻画人物。



  1)小女孩为什么幻想奶奶,这一次和前三次幻想的顺序能交换吗?



  2)作者为什么写小女孩在擦燃一根火柴之后,又擦燃了“一整把”火柴?用“一把”不行吗?



  3.朗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结尾,小组讨论这样写的好处。



  【设计说明:这样的结尾更让幸福与不幸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能表达作者的同情之心,更突出了小女孩的悲剧命运,以喜写悲悲更悲。】



  三、领悟凡卡的“苦”与“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信的内容让我们感受到他的“苦”与“乐”,快速找出课文中表达不同感情的句子,再用不同的感情读一读。



  我再也受不住了,只有死路一条了。



  多么快乐的日子呀!



  老板拿楦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小星星……把它擦亮了似的……



  2.作者用一“苦”一“乐”的写法,让人感受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两段回忆是本文的插叙,作者写这两段文字对展现凡卡的生活起什么作用?



  4.小组讨论,作者用“梦”结尾的含义?



  【设计说明:目的在于告诉人们:凡卡的希望不过是一个不能实现的梦。联系前文可知,即使他写了详细地址,贴了邮票,也不可能改变自己悲惨的命运,因为他生在罪恶的社会。】



  四、默读梗概和精彩片断,比较写法的区别。



  1.小组讨论汇报:精彩片段在表达上与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



  2.两篇文章在表达上有什么独特之处?



  3.小组讨论汇报:你认为精彩片段“精彩”在什么地方?



  (引导学生关注表达的特点:细节描写传神、语言描写生动、心理描写细腻……)



  4.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内容,有感情地读一读。



  五、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生活经历,联系这篇文章想象一下: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你们中间,你会怎样做?



  2.如果让你在后两篇课文中选一句话作为座右铭的话,你会选哪一句,为什么?



  六、推荐阅读。



  《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蓝色的海豚岛》



口语交际与习作模块: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能把自己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2.培养学生说话大方,认真倾听的习惯,并能自然地与他人交流。



  3.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并与同学互改习作。



  一、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1.同学们,《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一定深深地打动了你。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了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个英雄的象征。我们可能终生也遇不到那样的情境。但“学会生存”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板书:学会生存)



  2.我们在本单元学习了《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两篇课文后你认为他们能够战胜困难的原因是什么?



  二、围绕“学会生存”,自由讨论交流。



  1.小组交流讨论:由“学会生存”四个字你想到了什么?(自己遇到、听到或从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等媒体了解到的有关自我保护的事情。)



  2.师生互动,交流认识,让学生边听边作纪录,把别人说的好的例子简单记录下来,留作写作题材。



  话题:我们可能遇到那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应对?



  1)小组交流:讲述自己遇到的危险。



  2)小组讨论:说说自己学到了哪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3)自由阅读综合复习中的《智慧之花》。



  4)全班汇报收获。



  3.评选“最佳发言人”和“最佳自我保护办法”,并说明评选理由。



  4.引导大家总结,应对危险的措施。



  1)在家中的自我保护:防火——及时关闭电源、煤气灶阀门,同时打开门窗,呼唤邻居、行人帮助灭火,家里或近处有电话,应迅速拔119报警;防水——知道家里水源的总开关在哪里,一旦发生跑水情况,先把总开关关闭,如果拧不动,要赶快请邻居帮忙,迅速拨打维修电话;防煤气——要知道预防煤气中毒的常识和使用炉火与煤气灶的方法,屋里要经常通风换气;防盗——一人在家,把屋门、防盗门从里反锁上,钥匙放在固定位置。



  2)在外边的自我保护:上学下学尽量走大路,少走僻静小路,最好结伴而行。如遇坏人打劫,尽快避开,跑向人多的地方,同时大声呼救;如发现火灾,有人溺水等要大声喊人,不要自己去救火,不会游泳,不会救护,千万不能下水救人;不进网吧,不与网络聊天中认识的陌生人见面或留下联系方式等。



  三、引发思考



  2008年的5月份,我们国家的汶川地区发生了大地震,如果当时你在现场的话,你能够运用今天学到的哪些求生技能,想一想,你当是应该怎样做?你会怎样救助你身边的人?



模块四: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听了那么多自我保护的故事,这些故事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启示,这些故事中都蕴含着知识与智慧的力量。这一节课,我们尝试把自己经历过的或从别的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写一写。



  二、重温故事,引发思路。



  1.你最想写的是什么事情?



  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上自己或别人说的自我保护的故事,哪些令自己印象深刻或受益匪浅。



  2.你打算怎样写?同桌互说,老师再点名让个别学生谈谈。大家来评价。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说出自己的感受。



  3.回顾本组课文学过的写作手法,谈谈你准备用哪些写作方法?



  ①老师引导引导学生回忆《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写作方法:



  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侧面烘托等多种描写手段。



  ②谈谈你准备用哪些写作方法。



  三、老师指导如何写读后感。



  1.明确要求



  同一篇文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谈自己的读后感,但本次习作规定要围绕“学会生存”这个主题来写。



  2.请想写读后感的同学谈谈打算怎样写?其他同学补充。



  3.教师总结



  读后感,重在有感,从文中反映主题的地方出发,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语言要真实自然,避免表决心式的感想。



  四、指导学生自由习作。



  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习作讲评:



  一、修改作文



  1.自己修改:写完后,自己边读边进行修改,注意字、词、句和标点等,对自己不满意的段落进行大的修改。



  2.小组互改:与同桌或小组成员交换,互相用修改符号改一改,对文章整体的建议或评价可以在后面写一写。



  二、评议作文



  1.学生主动朗读自己的作文或精彩段落,全班来评。



  2.同学间推荐作文,让学生朗读,其他人评价。



  3.教师将自己在巡视中发现的典型文章拿出来读,大家评价。



  五、评后修改。



  1.接受同学们的合理化建议,再次修改完善习作。



  2.诵读优秀作文。



模块五:回顾·拓展模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二是通过交流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2.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从中悟到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3.了解几个外国作家的故事,体会他们语言的幽默和巧妙。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比较深入地阅读了外国文学名著,了解了名著中性格鲜明的人物,今天我们就开一个读书交流会,好不好?



  1.回忆本组课文中接触过的人物形象,哪一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说说为什么。



  2.总结在本组课文中学到的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1)快速默读,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关心人物的命运。



  2)了解作家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影响。



  3)读中摘录精彩语句,读后与同学交流感受或写读后感。



  3.除了课本中提到的人物以外,你还读过哪些外国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的哪些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4.小组讨论:交流阅读外国名著和长篇的方法、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困难的方法。



  比如书中提到的宗教信仰、名字姓氏、风俗习惯,要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时代人的思想,而不要排斥或迷信。



  1)你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2)针对这些困难,你有什么解决的方法。



  5.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共同总结阅读方法:



  长篇名著可以摘录充满哲理和智慧的话语、摘录优美的片段,写梗概等方法做读书笔记,可以与读过这本书的同学、家长、老师交流。



  日积月累:



  一、自读文学大师智慧的话语。



  1.边读边试着理解句子,思考其含义。



  2.交流:说说你读懂了哪一句,或最欣赏哪一句,为什么?



  3.背诵这些句子,进行小组的比赛。



  二、阅读趣味语文。



  1.自读三个趣味语文故事,说说你对哪个最感兴趣,其中的文学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巧问巧答》巧在什么地方?你能把问号和感叹号变成语言吗?



  2)《一个逗号》说明了什么?



  3)《文豪和蚊子》中马克·吐温的话巧妙在哪?



  2.课外可以找更多名家的趣事或他们的作品来读。



  三、简要介绍几部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的内容,鼓励学生阅读这些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22: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