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9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美猴王》公开课教案及课后反思3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1: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猴王》公开课教案1
教学创意:借虚拟情境和现代网络知识来引读名著。
教学目标:营建开放而有活力的综合学习的语文课堂。
教学理念
语文课应植根于实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同学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要点
1.抓住动作语言描写来分析石猴形象。
2.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西游记》的有关内容有机结合,以扩展同学视野。
教学过程:课前两分钟视频展示猴王各种形象,目的是激发同学的联想。
(一)温故知新
  同学根据第一课时学习及课下准备,以小组合作形式,使用各种文艺形式演绎《美猴王》,如评书、快板、歌唱、讲故事等方式,目的是使同学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同学们,你们改编的《美猴王》完成得怎么样了?
同学七嘴八舌地表示准备就绪,并跃跃欲试上前扮演。其中,一组同学扮演评书《美猴王》;一组同学扮演快板《美猴王》;一组同学采用“猴哥”曲调改编《美猴王》成歌。虽然改编水平不高,但形式多样、局面热烈、内容丰富。
(二)虚拟情境
  教师使用电脑课件,以漫画配旁白的形式虚拟一事件:在某偏僻小镇有一名叫王洪志的人,近来自称为美猴王下凡,吹嘘自身神通广大,广招猴子、猴孙,妖言惑众,把当地搞得乌烟瘴气,现紧急动员有识之士分析一下美猴王到底是猴是人还是神?
  同学一下子兴奋起来,教室沸腾了,同学的讨论超越了平时的小组界限,他们显然被这种形式所吸引,这样的形式、内容激起了他们参与的欲望。(给同学三分钟集体讨论时间)
    教师:你们讨论结果如何?
    同学1:我们小组认为美猴王是神!
    同学2:我们小组认为美猴王是猴!
    同学3:我们小组认为美猴王是人!
    同学4:我们小组认为美猴王是神猴!
    同学5:我们小组认为以上观点都不对。
    教师:那好吧,你们准备好资料进行争辩。
    教师引发学习自由辨论,明确争辩要有理有据。支持观点的依据可以在课文中找,也可以在原著中找。出示电脑大屏幕,按顺序提出以下问题进行提示:
1.石猴是怎样来到世上的,为什么要写它的来历?
2.石猴在山中生活是怎样的?表示了他的什么特性?
3.当众猴发现瀑布飞泉时,石猴是怎样摩拳擦掌,这说明了什么?
4.在写石猴发现水帘洞和率众猴进入水帘洞的过程中,重点描写了他的哪些动作和语言,为什么要写这些?
(三)自由争辩
生:“我方认为美猴王是神,理由是美猴王是由一块仙石内育仙胎,一日迸裂,产一石卵,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出世如此奇异,非地球上任何生物所能比。怎么不是神?”
“我补充刚才同学的说法,除了美猴王出世神异之外,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也显示了超人的身手,如把定海神针想变多大就变多大等等。种种表示,都是神的表示。”
“我方认为美猴王不过是一只猴,课文中写了它的生活习性:‘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猿鹤为伴,麋鹿为群,夜宿石崖,朝游峰洞。’另外它的一举一动猴性顽劣,与猴并无二异,顶多算有点神气儿的猴。刚才同学说它是神,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
“我方认为美猴王是人的形象,课文中语言描写,如众猴发现水源却不敢控源时,石猴显示出超人的领导才干,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当石猴控源胜利时,他说,列位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只有人才有这样的思维,这样的要求。至于说他有神气、有猴性,那是作家吴承恩给这人物披的外衣。所以我们坚持认为他是人的形象。”
又一同学:“我刚才仔细听了你们的发言,我认为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但是,我从你们的争辩中获得了灵感,美猴王既不是猴,也不是人,更不是神,是有猴性、有人性、有神气的那么一个东西,是什么我说不好。”
当同学明确美猴王既不是猴,也不是人又不是神,但又说不清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再播放美猴王的各种银幕形象的课件,适时点拨:这是文学艺术形象,作家经常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其实美猴王既不是地道的猴,也不是地道的人,更不是地道的神,他是吴承恩先生胜利塑造的一个集猴性、人性、神性于一身的文学艺术形象,任何想借文学形象达到自身不可告人目的的人,只能证明他的浅薄无知。
(四)回到虚拟情境,引导同学批驳社会现象,总结陈词
同学1:“综合以上同学们所说和老师您讲的,我认为美猴王的确只是一个文学形象,它是虚构的,虚拟情境中那位叫王洪志的人,也许也知道这一事实,他是心怀叵测,想发财、想知名之徒,我看应该把他绳之以法。”
同学2:“我补充刚才同学的发言,王洪志事件的出现,证明王洪志所大搞迷信的地区教育落后,人们文化水平低,假如当地人们都受过像我们今天这样的教育,就不会让王洪志兴风作浪了。”
师:“他们二位的发言非常深刻,通过争辩我们终于拨开迷雾见青天了!”
(五)过渡板块
播放课件:动画片《西游记》主题歌《猴哥》。目的是打开同学尘封的记忆,拓展无限的联想。
给同学十分钟时间讲《西游记》故事。同学讲了《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火焰山》、《流沙河》、《高老庄》等等。
课件演示:介绍网络知识。什么是网站,什么是是网页及网络内容形式等。
师:现在要让你们班做一个美猴王网站,请同学们合作设计网页。集体讨论研究制作。
大家简单谈谈自身的意图:
“我们的网址是www.美猴王。上我们的网,你能看到精美的美猴王影视形象,你能查到孙悟空八十一难的故事。”
“我们的网址是www.搜猴。我们做的网页是专门搜集评论美猴王的文章的,假如你想知道他人是怎么看美猴王的,请查阅我们的网页。”
“我们小组决定做一个有关美猴王的民间俗语、谚语、成语的网页。”
“我们小组决定做一个专门是美猴王图片的网页。”
师:同学们,我们把今天未做完的网页作为作业吧,过几天咱们开个展览。
(六)抛砖引玉
师:中国古典文化绚烂辉煌,我们用两课时是不能领会它的广博内涵的。老师只想抛砖引玉,假如通过我们的学习,你对古典文化开始有点兴趣,那赶快读名著吧,知识的宝藏等着你们去挖掘。
课后反思: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所以我设计一个具有浓厚实际色彩的虚拟情境,使用自由争辩的方式来分析美猴王形象,达到了我预想的效果。综合性学习提倡跨领域学习,所以我使用网络知识请同学们做网站,设计网页,立意是有利于同学在感兴趣的、自主的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又兼容并包,一举多得。虽然存在一定问题,如:有近一半同学对网络一无所知,但这种缺憾会给他们以强烈的震憾,引导他们去探究未知的领域。综合性学习强调合作精神,所以我都采用小组合作式、集体讨论式完成问题探究过程
第一单元同步作文:
写作要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感到生活中处处充溢乐趣,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干感受到生活的乐趣。选取生活中给你带来乐趣的生活经历,与同学分享。
写作指导:
1、抓住“乐趣”,选取生活中喜欢做的事。如:集邮、养鱼、读书、打篮球、踢足球等,感受其中的快乐。
2、把曾给自身带来乐趣的感受最深的生活经历写清楚,写时表达出自身的真情实感。
3、用第一人称写,写完认真修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1:09:00 | 只看该作者

《美猴王》公开课教案2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课前预习课文,扫除文字障碍,理清结构层次,围绕课后考虑与练习自习课文。
   2、合作学习: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提倡小组的合作精神,碰到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在小组中讨论,通过想象画出心目中的美猴王,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协助。
   3、探究学习:课文较浅显,同学可以自学,因此,可延伸拓展到整部小说,同学利用课外时间到阅览室查阅有关《西游记》的资料,包括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创作意图以及小说的内容等。
  设计思路:
   1、美猴王是《西游记》作者热烈歌颂的一个英雄人物,也是我们喜爱的亲密朋友,他"美"在哪里?小小的猴子如何成王?我们要了解美猴王天地生成,聪明灵巧,原本超群,有胆有识,深孚众望的特点,能有层次地复述课文,做到连贯、流利、清楚。
   2、美猴王是一个神、猴、人三一体的形象?要理解神话小说的特点和孙悟空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
   3、这篇课文是培养同学想像力的好教材,要求同学在充沛预习课文、观看录像的基础上每人绘一幅画,进行观赏、评比。
   4、课文组织同学阅读原著,开展讲故事竞赛,引起同学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进行片断说话训练,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1、同学方面:安排预习课文,到阅览室阅读《西游记》这部书。
   2、教师方面:制作课件,刻录《西游记》第一集与课文有关的局部;为了协助同学复述课文,美猴王"美"的几个局部在多媒体上投影出来。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简洁的导入。
   教师:孙猴子是我国家喻户晓、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我这样说对不对?
   同学:应说"孙悟空" ,不能说"孙猴子"。
   教师:美猴王--孙大圣--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自身有个发展过程。他是神、猴、人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最初是石猴,由于原本高强,又有强烈的自我表示欲,便成了猴王,而且前面加了重要的字:美。那么美猴王究竟"美"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学习本文。
  2、检查同学课前了解有关作者吴承恩以及神话小说《西游记》的简介。
  3、自由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请一名同学主持听写,二名同学上黑板写,其他同学写在课堂笔记本上,完成后让同学自身点评,师生一起校正错误。
   听写词语:
     镌 迸裂 麋鹿 瞑目 石碣 天造地设 滔滔不竭 力倦神疲 拖男挈女 瞑目蹲身 喜不自禁 抓耳挠腮
  第二教学板块:以小组为单位讨优秀论文章的结构。
   课文虽是节选,但情节清晰,内容完整。全文按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三局部:
    第一局部(第1自然段),这是情节的开端,写石猴的出世。
    第二局部(第2、3自然段),这是情节的发展,写石猴的山间生活和发现水帘洞。这一局部又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2自然段),写石猴的山间生活。
      第二层:(第3自然段),写众猴玩耍,以及发现了瀑布。
    第三局部:(第4自然段),写石猴发现水帘洞,带领众猴迸洞居住,而被拥戴为王。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这一局部又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从"好猴"到"省得受老天之气"),写石猴发现水帘洞。
      第二层(从"众猴听得"到完),写石猴带领众猴迸洞居住,被拥戴为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围绕课文让同学提出问题,最后经过筛选确定三个主要问题让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1、本文塑造了美猴王的形象,美猴王"美"在哪里?
   2、他有哪些性格特点?
   3、这个形象既有神的色彩,又有猴的的特点和人的思想感情,三位一体,怎样理解?
  二、教师深人巡视,参与讨论,由同学回答得出以下的答案。
   1、引导同学从石猴的身世、行为、语言等几个方面研讨,得出美猴王的"美"表示在:身世美、行为美和言语美这三个方面(利用多媒体投放出对此的概括)作者通过这三方面生动的描写,主要通过石猴发现水帘洞和带领群猴迸住这两件事的描述,刻画了美猴王这个令人喜爱的形象。
   2、同学通过讨论明确:这是个聪明荧巧、身手超群、有胆有识、深字众望的猴王。
   3、美猴王是猴,是人,又是神。猴,表示了他的生物性;人表示了他的社会性;神,表示了他的传奇性。
  三、看看议议画画--讲讲--写写,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引导同学从课文中摄取有益的东西,提高人文素养,学习美猴王的聪明勇敢、有胆有识。
   1、观看录像,放映《西游记》第一集与课文有关的局部,边看边考虑:美猴王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2、讨论美猴王的性格特征。
     明确:聪明灵巧、身手超群、有胆有识、探字众望,他是猴,是人,又是神。
     猴,表示他的生物性;人,表示他的社会性;神,表示他的传奇性。
   3、体验感悟
   4、选自身喜欢的局部美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1:10:00 | 只看该作者

《美猴王》课后反思3
《美猴王》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节选自名著《西游记》。课文首先交代了美猴王的特殊来历,之后写石猴发现水莲洞,带领众猴进洞居住,最后被拥戴为王。课文情节清晰生动,语言生动形象,同学比较喜欢。基于教材特点和同学实际,在教学时,我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以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为同学营造足够的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同学亲身经历阅读实践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初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为此,课堂上我打破保守的教学模式,阅读教学从“独白”走向“对话”。同学在阅读过程中与文本、教师、同学进行全心的对话,在多层次、多角度的对话中深入感受文本,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从而明白道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这样的教学,我有两点体会:一是教学的过程不再是教师备好教学设计,然后“按图索骥”的过程,而是开放多元、动态生成的多向对话过程。教师要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设计,以学定教,把同学的学情作为教学新的生成点。只有这样才干真正体现同学是学习的主人,才干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是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留足够的时间给同学潜心读书。在教学中,老师还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导同学去感悟文本语言,如:看着画面想一想,这些猴子会怎样说,怎样做?这样,让同学与文本进行“零距离”心灵对话,才干更好感悟课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 04: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