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4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培训资料 2013教育部审定五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10 07:3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程名称:小学数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

使用年级:五年级

教学课时:6363课时左右

授课教师:: 刘洪涛  (郑州市二七区大学路第二小学)

授课对象:大学第二小学五年级学生

课程设置背景: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2、53、35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图形的运动、长方体和正方体三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对图形的分割、组合、变换的问题;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示达标检测拓展延伸掌握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4.通过具体事例观察、操作等探索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变换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对图形的分割、组合、变换的问题。

     5.在具体的情境下认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4-10 07:36:40 | 只看该作者
【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
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课程实施
课时内容
课时
课程资源
学习策略
课程纲要分享课
1
课程纲要.教材
生讨论交流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三)
从某个角度观察多个物体
1
教材、多媒体课件
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
1
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因数和倍数
2
教材、
多媒体课件、口算题卡等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示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2、3、5倍数的特征
3
质数和合数
2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
教材、多媒体课件等
创设活动情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调动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与同伴合作交流,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8
整理和复习
1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与性质
分数的意义
2
教材、多媒体课件等。
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绿色圃中小学教育
分数与除法
2
真分数和假分数
3
分数的基本性质
2
约分
4
通分
4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
整理与复习
1
第五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
旋转
3
教材、多媒体课件等。
观察、操作等探索过程,借助直观教具、课件等
欣赏设计
3
第六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
多媒体课件、口算题卡等。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
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3
实践活动
探索图形
1
正方体小方块
借助正方体涂色问题,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想象、联想等形式
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单式折线统计图
1
教材、多媒体课件等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等
复式折线统计图
2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找次品
2
教材、多媒体课件等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实践活动
打电话
1
多媒体课件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画图的方式学习。
总复习
总复习
4
教材、自编试题、班班通学习资源
自主梳理知识结构、单元要点;系统复习,以点带面,突出重难点;针对性练习,查漏补缺。
【课程评价】
过程性评价(30%)
评价项目
评价要素
评价等第
评价方式
课堂评价
学习态度
A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举手发言比较多,积极参与课堂各项活动。在小组活动中表现积极,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B 基本上能认真听讲,偶尔举手发言,小组活动中能参与并注意倾听他人意见。
C 课堂听讲偶尔会注意力不集中,很少发言,小组活动参与不够积极。
小组评价和自评相结合
发言质量
反思质疑
合作学习
作业评价
作业态度
正确率:
优:表示全部正确,
良:错一个,
努力:错两个或两个以上。
书写:
A:表示书写工整、干净、整齐;
B:表示只占其中两项;
C:表示只占其中一项或者更差。
教师评,通过批改作业
作业质量
单元评价
知识梳理
A:能清楚总结出本单元知识点并能把握重难点,课堂发言积极并叙述有条理。
B:基本能总结出本单元知识点,能参与课堂并发言。
C:本单元知识点总结不够完整,发言较少。
教师评
目标达成
A:测试正确率90%以上
B:测试正确率80%以上
C:测试正确率60%以上
D:测试正确率60%以下
教师评
反思评价
A:能独立总结自己各方面表现,及时反思,及时整改
B: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能反思自己表现,并整改
C: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能反思自己表现,但是整改方面有些欠缺
家长评,教师评
终结性评价(70%)
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卷面成绩
学分认定
结果处理
学习能力强,卷面整洁,正确率高。
学习能力强,卷面基本整洁,有小部分错题。
及格
学习能力一般,卷面基本整洁,出错较多。
不及格
学习能力较差,卷面不整洁,有空题,错题较多。
作业建设规划:
    一、设计理念与思路:
    尊重差异,体现自主性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承认并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
积累知识,厚积薄发
数学学习成为沟通课本与生活的桥梁,学生把数学学习朝能继续提高数学智能方向推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练习,培养比较与反思的能力。强调学生利用各种习题的练习,带上问题学会思考,提出富有个性化的问题,在思考和练习中逐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突出重点,强化练习
    作业设计体现新的课改理念,还应符合本学段学生的认知、心理特性,关注到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多元化、多层次、因材施教。
    二、作业设计
    课后练习题;代表性强的习题;口算卡。
    三、作业要求
    做到干净整齐,不乱涂画;
    按时完成作业;
    字迹工整,大小占格的三分之二,不出格,不用墨笔抹;
    错误试题要订正或重做;
    四、作业的布置原则
时刻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考虑作业的布置,既有作业内容方面的要求,也有时间控制、书写质量、格式规范、完成过程等方面的要求。
    五、作业的批改
    坚持在作业上作出指导性评价,坚持写鼓励性的语言,把作业作为师生交流的一种媒介。
    坚持全批全改、及时批改,为个别优等生、学困生专设的作业,要坚持面批。及时将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记录下来,在评讲时做到有的放失。
    六、作业的讲评
    讲评方式要遵循学生学习及心理特点,做到方式多样,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及时讲评。对学生作业中的共性问题集中讲评,个性问题要当面批改订正,差生个别辅导。对作业中存在的错误应要求学生及时订正,并做好批改工作。
以上规划在实践中,作业与学习目标保持统一,努力实现道德课堂的目标,学生快乐学习,乐于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4 15: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