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学过程 | | | | | (出示:常见农作物和牲畜图) 思考: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是怎样产生的? 承转: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之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探寻人类文明历程。 | 学生阅读课文讨论总结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的原因和过程。 | 从学生熟悉的农作物和牲畜入手导入新课,贴近学生实际,激发起学生兴趣。 | | 活动一:想一想 (出示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起源图) 思考:1.在世界农业、畜牧业起源时期,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的动物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2.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 1.学生读图分析得出世界农业主要分布于中国、印度、 西亚、中美洲和欧洲。其中西亚和中国是最为典型的。 2.学生通过农耕畜牧促进了生产工作的改进,转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出现定居。 | 1.通过了解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起源地的共同点,认识自然条件对早期人类文明的培育作用。 2.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推断得出农耕畜牧促进了生产工具改进,产生了定居生活,明确农耕技术进步对人类起源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 | 活动二:辩一辩 (出示打制石器、磨制石器文物图) 1.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有哪些区别? 2.比较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先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主要不同之处。 | 学生从图中分析出制作工艺不同,磨制石器平整光滑、刃部锋利,可多次使用。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学生寻找新石器时代“新”表现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使用上。 | 通过比较,学生感受伴随农耕畜牧的出现,后生产工具的进步,理解磨制石器和陶器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推进作用。 | | 活动三:说一说 (出示古代西亚农业聚落想象图): 说说农业聚落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可以生产活动、食、住、交往等方面描述) | 学生观察图,描述古代西亚聚落的生活生产概况。思考定居生活方式对人们的影响。 | 这个环节,学生通过思考,归纳总结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生活生产概况,了解“定居”是农耕畜牧这种生产方式发展的需要,对人类文明起源和传承的有重要意义。 | | 活动四:比一比 对比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同,完成书本里的表格。 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这些不同说明了什么? (小组讨论,选推选一位同学用精练的语言归纳呈现。) | 学生阅读书本,观察图片,小组合作分析出河姆渡聚落和半坡聚落人们在生产生活上的不同之处 | 通过对比河姆渡聚落和半坡聚落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同,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 通过对我国早期人类生活区域的分布情况、生活与生产情况的描述。知道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 | | 同学们,经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结束语: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从采集渔猎到畜牧农耕,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史前时期。随着农业聚落的诞生,先民开始了定居生活。定居对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 | 通过本环节,让学生自己谈收获,回顾课堂学习知识,总结提升。 |
五、板书设计 六、布置作业 写一篇原始农业聚落走访日记,并画出你想象中的村落图。 七、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教学思路清晰流畅,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后,依据学生的学情制定了教学目标。本课以走访原始农业聚落为主线,通过“第一站“农耕畜牧产生发展”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推断得出农耕畜牧促进了生产工具改进,产生了定居生活,明确农耕技术进步对人类起源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站:新石器时代的变化”通过观察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图片,说出史前时期的工具制作和使用状况。“第三站:通过观察早期人类生活想象图,感受原始农业聚落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状况,明确农耕、畜牧、定居是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第四站“中国远古人类遗存”通过对比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不同特征,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三维目标有效达成。 2.学生主体地位凸显,课堂氛围和谐有序。 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中心。课堂气氛轻松和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了教学促进者角色,设置了学生学习情景让学生快乐自然的参与其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学生一起交流,一起参与,一起体验。师生关系平等和谐,课堂氛围有序,良好。注重学习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3.本课通过大量的图片分析,提高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整理的能力。同时利用图片资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形式,便于学生理解。 (二)主要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改进的设想 1.问题设置不够合理。一方面问题缺乏层次性,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在比较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生产生活的不同点前可以先设置问题这两个聚落生产生活上有哪些共同点?再比较两个聚落之间的差异,最后升华提问:为什么这两个聚落会有不同的文化特征,从而引出自然环境对早期人类文明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另一方面问题设计不够深入和开放。学生的思维未得到广泛地开发。应该设置更加有益于促进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问题。 2.本课课外知识的拓展较少,课程资源的开发仅仅局限于书本。教学中,可以尝试多运用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源等等,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优化教学效果。 3.在教学语言的组织方面都得进一步雕琢。要想使课堂起到良好的效果,必须有通俗、精彩、到位的语言。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最多的知识和最深的思考,必须有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要想师生心灵相通,师生融为一体,语言沟通必不可少。这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也是我最需要提高的地方。为此,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对读书,多思考,多动笔,多朗读,争取在言语上更加的丰富,更加有感染力。 教学是一门技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习,注重反思,提高教学能力,促进有效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