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0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物理优秀获奖论文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21:55: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学物理优秀获奖论文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与课程整合的不断深入,现有的课程都比较完善了,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在处理物理实验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瓶颈”。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能使难以展现的物理现象变得直观明了,能使传统的物理实验更加形象生动,使得学生更容易从现象中得到相应的物理规律,掌握物理知识变得简单而扎实。本文就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丰富教材的延伸性做了一些探究和尝试。
关键词:物理教学;渗透;信息技术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将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1]信息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集文字、图形、动画、音频、视频、投影等技术,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具有吸引力。形象逼真的屏幕图像和动画能将生活中的许多情景融于教学课堂中,将教师用语言和教具演示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形象化的处理,使学生更能体会到事物的本质。
一、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兴趣的秘密何在》中写道:“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渗透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具有声、形、图、色并茂的特点,有利于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一种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更加真切地了解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
例如在讲授初二物理《重力》这一节时,可以利用录像资料播放杨利伟遨游太空的生活片断来引入新课,学生会被太空中美丽、壮观、奇妙的情景深深吸引,再由教师结合其他生活中的例子指导学生得出“重力”的相关知识。这样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既活跃课堂气氛,又拓宽学生视野,同时启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二、创建虚拟的实验室,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
传统的物理实验室,一方面受诸多实验室规章制度的制约,另一方面由于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结果往往和物理理论不相符,甚至出现相悖的情况,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挥,掩盖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按部就班地被动接受知识。[2]渗透信息技术创建虚拟的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开放性的操作环境,让学生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探究物理实验和规律,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又能让学生在虚拟实验室中获得真实体验。
例如,在传统的电学实验课中,老师通常会强调:电流表、电压表接线柱不能接反,不能超过量程,不允许电源短路等。这在无意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运用信息技术创建虚拟的实验室,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模拟真实的实验操作。接线、通电、指示、读数等都如同进行实际操作一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组合实验器材,如果组装过程出现错误,会显示错误操作的后果。既保护了仪器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并把很多传统实验做不到的效果再现,从而引导学生正确操作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进行形象的实验模拟,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21:55:23 | 只看该作者

众所周知,物理以实验为基础,实验演示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受条件影响,有许多实验不尽如人意。有些实验学生在实验室做了,但仍不能总结实验所反映的知识和规律。渗透信息技术可以形象的模拟实验过程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
例如,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一节课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先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再让学生对实验结论进行总结。由于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只能通过实验探究出凸透镜能成放大和缩小的像,及所成的像是倒立还是正立,不能归纳成像的规律及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此时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出光线通过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课件中演示出凸透镜的两个关键点(F与2F),当用鼠标拖动“物体”(蜡烛)移动时,所成的像跟着移动变化,所成的像大小、倒立情况、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在电脑上一目了然,学生通过自己所做的实验结果与电脑动画演示的效果联系起来就能很快归纳出成像规律,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减轻了老师的课业负担,深化了学生对科学规律的理解。
四、解剖复杂的教学仪器,丰富教材的延伸性。
由于初中物理具有抽象、概念多、实践性强的特点,直观教学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地位显著。传统的直观教学主要运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和教学挂图等进行,这些手段有的可见度小,有的稍纵即逝,有的不易拆分,工作情况难以展示,因此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学。渗透信息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复杂的教学仪器进行解剖,[4]可以弥补传统直观教学手段的不足,丰富教材的延伸性。
例如,在《滑动变阻器》这一节的教学中,滑动变阻器的线圈、接线柱、滑片之间的关系是难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接法、作用是重点。如果恰当的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滑动变阻器进行动态解剖和组装,使学生明白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及各部件之间的关系。再模拟实验,把电池组、小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等用导线连成实物电路。当开关闭合,导线中通过电流部分由灰色变成红色,尤其是演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右移动时,通过电流部分的导线长度也随之改变。通过对复杂仪器的解剖和实验模拟,将实验重复、放大、活现,较好地将抽象的知识变成具体形象的情境,极大地丰富了教材的延伸性。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探究能力,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丰富了教材的延伸性,提高了物理的课堂效果,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促成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23: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