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1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语文优秀论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课件使用存在的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21:38: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学语文优秀论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课件使用存在的问题
摘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实现了现代科技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普遍运用。特别是多媒体课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广泛使用,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中情境营造难、抽象枯燥等不足。但是其在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同时,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在挑战传统语文教学手段和模式的同时,陷入到一个又一个的误区中。若对这些问题不加重视,那么,多媒体课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使用,必会适得其反,不仅不能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甚至会淡化语文学科特点、脱离语文教学根本。
关键字:多媒体;课件;语文课堂教学;误区;问题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地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实现了现代科技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普遍运用。作为将声画、视听完美结合的多媒体课件地走入课堂,更是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形成了以一种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课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以广泛使用,在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同时,其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在挑战传统语文教学手段和模式的同时,陷入到一个又一个的误区中。
一、定位上的误区
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又是在人文性很强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它只是个辅助性的工具。它有其先进性和优越性,使课堂教学过程更直观、更生动、更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正好弥补了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若将多媒体课件这种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合理结合,扬长避短,必能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升,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所作阐述的目的。
但在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下,课件在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辅助性的工具,它在挑战传统教学手段的同时,已经被人为化成课堂教学的核心手段,成为评价一堂语文教学课的重要标准。
在各类型的公开课、竞赛课、选拔课中,课件的制作与使用都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参考标准。制作是否精良,是否声画并茂,是否贯穿课堂始终决定了这堂语文教学课的是否成功,更甚至细化到色彩的对比、字体多样化和大小的配合。这种忽视了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性工具原则,而去舍本逐末,人为夸大课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作用的做法,无疑只能把语文教学带上另一条追求形式主义的道路,违背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的初衷。
二、课件制作中的误区
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多媒体课件的来源有三:一是直接“拿来”;二是“拿来”后作一定的修改;三是自己独立制作。
(一) 直接“拿来”是完全不可取的方式
诚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完成备课、批改、对学生的分析与交流等常规工作,时间已经很紧,任重已经够繁琐,要抽出时间来精心准备多媒体课件就很难了。再加之,很多中老年教师缺少计算机知识的培训,更不会自己运用计算机制作课件,所以,不少语文老师就直接下载网上或各种资源库中的现成课件来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加以使用。
但是,一个成功的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它不可避免地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对学生学习水平和理解能力的认识等主观因素。就这个角度而言,课件是个别的,不可移植的。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所以,若直接将课件“拿来”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运用,必然会导致教师放弃自己先前对教材的把握与准备,而按照课件的内容与流程来组织课堂教学,姑且不谈学生是否能适应并接受,这样下去,教师完全沦为课件的奴隶,成为放映员,也必不利于教师的自身发展与提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21:38:52 | 只看该作者

(二)        将现成课件“拿来”后作一定的修改也有其局限性
在信息资源共享的时代,为了解决语文教学准备工作的繁琐,借现成课件来作一定的修改后为己所用,不可谓是最明智的做法。这也是笔者在平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常常使用的方法。
但在借用的过程中,我不但不能得心应手,很好的帮助我完成课堂教学,而且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诚如上面分析,课件的原制作者毕竟与我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手段不尽相同,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能力也有区别,所以对原课件即使作了一定修改,也并不能很顺利地辅助我完成教学。
如我在教学七年级下册(语文出版社)第28课《岳飞》时,在学校网站教育教学资源库中下载了这一课的课件,我按照自己的教学准备,对教学流程作了一定调整,把引入后的答疑、读、议、拓展,改为引入后先读,后答疑,再议,最后拓展总结;并要据我班学生实际,对增删了重点文言词汇、重点文言句子翻译的展示;并对板书进行了更适合我教学方式的简化。其实,这一修改下来,原课件已经面目全非,但即使这样,我在实际教学中仍遇到了困惑。在我的教学理念及指导下的教学准备中,对《岳飞》这一课的引入,要么采取复习形式,由刚学习过的同样选自史书的第26课《强项令》以复习史书相关知识来引入本课;要么就以爱国教育为出发点,通过在家都知晓的“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引入。而原课件采用的是图文并茂的西湖边“岳王墓”及跪在墓前的秦桧夫妇和墓前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来引入。我见这既图文并茂,又能拓展学生知识面,就没作修改。但在教学引入时,课件播放才呈现出图文,我还没来得及提出预设的引入问题,学生们就议论纷纷了,“这不是岳飞的墓么?要学习《岳飞》了”“跪着的是秦桧夫妇吗?两个人都像男的啊!”“原来宋代人就有同志恋了……”于是,我凌乱了,一切凌乱了……我只好补充介绍了秦桧及对联的知识就生硬地进入第二环节教学中。
所以,对于“拿来”的课件,若只是作一定的修改是完全不够的,里边还涉及到你匆匆修改时未能发现的知识性的错误乃至细节上的各种问题。而当你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与准备去修改,那修改的结果其实已经是一个新的属于自己的课件了。
(三)        在独立制作课件中存在的误区
据上述,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使用的课件作品最好还是自己制作。制作课件就要遵循期辅助性工具的原则;课件内容要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课件内容要能有效地充实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若不把握好这几点,那么课件的制作上又会陷入种种误区。
1.一味追求课件的精美,注重课件外表,忽视课件要完成的课堂教学内容,在课件色彩的搭配、图片的运用、声音的插入、甚至幻灯片的过渡上大花心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21:38:57 | 只看该作者

这正是在对课件定位上的误区所导致的制作误区,既然课件已经成为衡量一堂语文课的重要标准,那么必然就会导致对课件制作形式的追求。当然,一个精美的课件作品,它的声画并茂确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本就枯燥的语文课堂气氛的活跃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其弊远大于利。现在的孩子,特别是九零代和零零代的学生,在心理上他们有着一很大的缺陷,那就是注意力的障碍,普遍的孩子在注意力的集中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笔者在近几年所带的班级作过一定的调查了解,一堂课90%时间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中的孩子寥寥无几,不少有多动倾向的孩子甚至很难集中注意力参与半堂课的学习。那么,越是“花哨”,越是声音插入多的课件,就越能分散学生课堂参与的注意力。上面所列《岳飞》一文引入中的“秦桧夫妇”图片就是典型例子。甚至在课件演示过程中出现的电脑“屏保”也能让学生注意力分散,笔者在教学中就遇到这一现象,面对偶尔出现的变幻的“屏保”图案,几乎全班同学齐声惊叹,举目观赏,对我视若无睹,当我关掉“屏保”,全班当即一片唉叹,能分明的感受到他们整节语文课都在等待“屏保”的再次出现。那么,试想在课件中插入的各种声音,添加的各种动画,对孩子们课堂注意力的分散会有多大了。
2.追求课件内容的完整,把备课内容、教学流程中所有细节全设计到课件中,甚至把板书也搬了上去。
这是把课件功能核心化的产物,它已不再是辅助性工具,不再只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情境来突破教学重难点的一个辅助手段,而是完全代替了传统教学。一篇语文课文,课件制作从本课的引入,到课文的范读录音,再到课文生字词的解决、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本课教学重点的把握、教学难点的突破,到最后的拓展和板书的呈现,面面俱到,毫无遗漏。于是,屏幕代替了黑板,鼠标代替了粉笔,教师沦为“专业放映员”。君不曾见?现在很多语文公开课整堂课下来,老师没写一个字。这看似轻松了老师教学,方便了学生学习;实则阻碍了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扼杀了学生语文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课件使用存在的问题
正是在对课件定位及课件制作中的各种误区,导致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课件产生的种种问题。
(一)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甚至扼杀学生的想象力。
作为人文性很强的语文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情况千变万化,针对课文内容或是重难点知识,很多学生都可能提出个性化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能随机应变的去调控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合理的多元化的思维与理解。但是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中,由于在课件制作中,教师对课堂内容的分析、重难点知识的把握与突破等都已经作好了预设。这就势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按照课件的预设去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而直观的课件又使学生不费吹灰之力便获得了所需要的形象,先入为主的视觉刺激在脑海中形成了固定的印象。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埋没了一些有创意的见解,这种机械化的教学过程自然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21:39:02 | 只看该作者

(二)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师生的互动,妨碍师生情感的交流,抑制师生的主观能动性。
语文作为人文性学科,其课堂是一个充满激情与灵感的地方,在思维地碰撞中会产生智慧的火花。教师应以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这种交流互动,绝不仅仅是单纯依靠语言来实现的,更包括目光的交流、教师手势姿态、面部表情等活动,充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将精力集中到教师需要引导的方向。但是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部分教师忽视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仅仅认为结合语言和多媒体课程就完成了课文学习,一节课至始至终都是站在电脑前面操作电脑,而把学生放在一边。这样的多媒体教学不但不能恰到好处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反而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三)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淡化了语文学科特点,降低语文教学应以语言和文字为本的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中频繁强调:“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确定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把握与运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
但是在语文课堂中大量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往往会淡化甚至脱离这一语文课堂教学之本,这在大量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反映了出来,又特别是对优美的写景散文的教学表现最为明显。曾听过一堂关于七年级上册朱自清的《春》一文的公开课,执讲老师的课前准备花了很多心血,课件的制作很完美,在背景音乐及所精心选配的图片展示下,为本堂课的氛围营造增色不少。在近半节课的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画面的放映,让听课师生真正沉浸在了对美的欣赏之中,但却完全忽视了结合文本对美的品味,脱离了通过对文字的把握去体会其中由画面所不能展示出的意韵。无独有偶,笔者曾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的《周庄水韵》时,利用“借来”的课件将“我”三次去周庄所见景致一一展示给学生,同学们在惊叹声中表现出他们对周庄美的欣赏,但当我问他们“你们认为哪最美?美在哪里?”的时候,全班就安静了下来,没有几位同学能试着结合文字去谈对美的理解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课件作为现代科技手段,在课堂教学的应用中,应该把握其辅助性工具的原则,作为课堂教学中适时的点睛之笔,把传统教学与现代科技相合理结合,尽量克服上述误区与问题,这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不致于蹈入《语文课程标准》的担忧: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22:3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