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44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思维可视化理念下小学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22: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思维可视化理念下小学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
摘要: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能够直观地呈现人类的放射性思维过程,其核心内涵就是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本文在对思维可视化理论和思维导图内涵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从应用价值、应用模式和应用实践三个主方面开展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旨在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层面进一步推动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的学科整合,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提升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的知识整合。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小学英语教学;思维导图
在《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英语学习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加强对学生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有计划有条理地做好统计和记录,进行必要的分析对比或归纳,为今后的自主发展、认识世界和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1]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注重学科知识传授与语言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然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这其中既要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培育,也要借助一定的工具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我培育。其中,学生的自我培育是关键的内因,而思维导图就是最有效的工具之一。近年来,思维导图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广大一线教师也越来越多地将其应用到了教学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研究的缘起
“思维和画图是人类最基础的语言。” [2]因此,在教学中视觉符号往往比文字符号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而当前许多小学英语教学却没能充分利用和挖掘的教材中蕴含的视觉信息,没能充分发挥的直观形象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大部分都是以语言或文字的形式完成教学过程,从而导致教学偏向以讲授为主。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互动也多是以语言交流互动为主,缺乏自主、探究和合作为主的活动,从而使得教学活动在某种程度上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设计中缺乏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有效渠道,使得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获得的情感、思维体验等效果欠佳。
而思维导图正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这一思维工具虽然看起来非常简单, 但是作为一种学习策略, 它是符合人类大脑思维方式的, 它不仅可以增强大脑思维能力, 提升注意力与记忆力, 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启发联想力和创造力。如果能将其应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将极大地有助于课堂教学质效的提高和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22:24:10 | 只看该作者

二、思维可视化及思维导图的概述
(一)概念界定
思维可视化(Thinking visualization)是由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思维可视化教学实验中心刘濯源主任提出的,它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不可视的思维(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被可视化的“思维”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因此可以有效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传递的效能。[3]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加工”和“问题解决”的思考过程往往是不可见,而且教师和学生都更多关注答案,忽视答案的生成过程。然而,学生思维的发展并不来自于“答案的累积”,而来自于“生成答案的思维方法和过程”。“答案的累积”只是增加学生的“感性答题经验”,而不能提高学生的“理性解题能力”。因此,要提高教学质效,我们就必须变“强调答案”为“强调答案的生成过程”,变“依靠感性经验答题”为“运用理性思考解题”,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把“看不见的”思维的过程和方法清晰地呈现出来,以便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其中,运用思维导图实现思维可视化就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又叫心智图,它运用大脑皮层的所有智能, 包括词汇、图像、数字、逻辑、韵律、颜色和空间感知等采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理论等, 将人脑中的隐形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从而便于人们思考、交流和表达。[4]人的大脑分为左脑与右脑两部分, 左脑具有语言功能,擅长逻辑推理,有理性和逻辑性的特点,右脑具有形象思维能力,有感性和直观的特点。如果说语言文字是逻辑思维的工具, 那么“图”就是直观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可视化工具。托尼•巴赞在20世纪60年代,根据人脑特征首创了一种以直观形象图示来标识概念之间关系的一种思维记忆的方法, 即思维导图。
(二)思维导图的特征
作为一种知识可视化的工具,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通过思维导图,教师可以把大量枯燥、无规律的信息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用中心主题和关键词同图像、颜色、符号、文字等建立记忆链接,将其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层级性的图形,使之与我们大脑处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帮助学生梳理思维,强化学生记忆与理解,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导图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发散性。思维导图的结构类似于人类大脑的神经元,它从一个中心主题入手,随着思维的深入,形成以主题为主干、其它信息为分枝,从中央向四周放射。主干可以不断增加, 各个分枝也可以不断“生长”,最后形成一个相互联系又不断延伸的网状结构。
2.直观性。思维导图将复杂、抽象的知识体系结构直观化、形象化、可视化,并且它能在厘清思维的过程中穿插使用大量直观生动的图像和符号,帮助强化中心主题词或关键词,从而增强记忆与理解。
3.多元性。思维导图运用了丰富多元的表现方式,包括图片、符号、线条、色彩、数学等,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进行灵活而有效结合,很好地将思维的延伸和拓展完美地呈现出来。
4.立体性。思维导图强调以立体方式进行思考,利用多维度角度的联想和想象将知识体系不断延伸和拓展,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立体知识网络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22:24:16 | 只看该作者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
(一)提升理解与记忆,促进语言知识内化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语言知识内化,以达到自动化输出的水平。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认知策略,能够促进语言知识地自动输出。在英语教学中,反复地机械操练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然而,如果借助思维导图,以图片、符号、线条等形式来表达信息,其本身就是一种信息转换方式,便能加深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加工深度,增加学生将其纳入长期记忆的可能性。其次,信息被重复的越快越多,学生记忆的信息量就越大。[5]借助思维导图中可视化的内容复述信息肯定比单纯地机械复述速度快、内容多。再次,在语言学习的输出阶段,信息提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储存的形式及线索。提取线索与记忆轨迹越接近,提取便越有效。在这方面,思维导图的作用更大,因为它在辅助学习时是以中心主题为基点,以关键词为节点,逐步扩散连接的,再基于超链接的方式整合大量的学习资源对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和中心主题进行强化,将抽象的思维过程和语言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形象、生动丰富。这就给信息提取提供很好的便利,加速语言知识内化的过程,增大自动化输出的机会,使得学生的记忆与理解更为深入,语言运用更为便捷。
(二)培育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性
人类的思维原本就是呈树状发散结构的, 而思维导图正是将人类的这种思维轨迹再现的工具。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抽象知识直观化、可视化,减轻学生的认知与理解负担,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抽象知识,从而有效减少学生的负面情绪,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思维导图强调思维的发散性,它按照大脑的思维方式特点来不断地发散与拓展,以想象和联想为中介,由一个点出发就可以发散成无数的分支。利用思维导图的模式和概念去指导小学英语教学,在学习中不断地引导和培育学生采用联想和想象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有效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三)激发学生兴趣, 提升学习注意力
传统的英语教学对小学生来说有些枯燥,而思维导图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引导思维、多元化的方式的呈现思维,基于多媒体技术上的思维导图更是穿插了大量的音频、视频和图片,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的形式, 对语言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进行词汇教学时,思维导图地应用能够使单调的词汇“活”起来, 给学生一种近在眼前的“立体感”,改善学生对语言的感知, 帮助学生脱离对母语的依赖, 迅速掌握词汇的音形义。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英语教学,以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形式活泼的教学知识结构图来呈现教学内容,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22:24:31 | 只看该作者

(四)传授学习策略, 促进有意义学习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策略, 能够促进有意义的学习。思维导图基于“先行组织者的原则”,运用图示激发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知识内容并使之外化成为思考方式的图解, 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提供了概念框架, 帮助学生认识到当前所学的内容与自己头脑中的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一部分有实质性的联系。例如,在学习了grape后,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葡萄的形状(round) 、颜色( purple)、味道(sweet)等, 学生就会进行丰富的联想, 从而十分有效地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习得意义的保持。思维导图的应用过程就是将新知识与旧知识主动建立联系的过程,也是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它能有效促进新旧知识间的联结,对于所学过的知识及其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会变得更加清晰富有条理,促进已有知识结构的改变,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保持了知识间的关联性,增加了知识的系统性,帮助学生更为有效的学习,促进知识整合。
四、小学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模式
在教学的预设中,教师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思维导图软件(XMind)对教学内容逐步展示、强化、理解。教学过程主要有三个过程:教师——思维导图——学生,思维导图由教师在课前制作,在教学中按照学生思维发展的方式将思维导图逐步展开。
在教学中,教师在思维导图展开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将相关课程资源整合展示,强化思维导图中的中心主题和关键词,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最后在教学完成后,学生在对教学内容理解掌握的基础上,借助思维导图完成语言知识的巩固与操练,达成输出,从而加强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负责整理、整合课程资源,制作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思维;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认知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想。
五、小学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案例
以上海版牛津英语四年级第二学期《4B Module4 Unit2 Festivals in China》为例,来谈一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图1是《4B Module4 Unit2 Festivals in China》的整体思维导图,通过这个图示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教学的主要结构,主要分几个方面,每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又是什么。因此,在上课前,教师可以先展示整个思维导图,让学生对所要学习内容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整体感知。

在上课导入时,教师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先将学生分成小组,以主动发言的次数和正确率作为小组加分的标准。然后再通过思维导图出示中心主题词“Festivals in China”,并询问学生从这个主题词中能够联想到哪些中国传统节日?在小组竞赛和激励机制的刺激下,学生非常踊跃地举手发言,教师还可以的适当的情况下做一些拓展。比如,当学生说到Mid-autumn Day,教师就可以顺势提问学生:“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Mid-autumn Day ?”因为这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熟悉的话题,既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经历过的,也在4A Module2 Unit1 Jill’s family中学习过相关内容。图2就是导入环节中师生共同构建的思维导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22:24:37 | 只看该作者


根据这个图形说明学生的思维已经完全被激活,开始关注本课所要学习内容。此时,教师再让学生来说一说中国的传统节日,学生就会有很多想法,并且不由自主地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然后,再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听读,学生的关注程度就大不相同了,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也加深了。可见,一个巧妙的导入对于一节课的顺利开展是多么的重要。
接着,在While-task环节,思维导图不是直接全部呈现,而是分步骤按照教学的推进逐步呈现的。先通过中心主题“Festivals in China”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再按照单元整体设计的思路将思维导图所呈现的教学内容一一在学生面前展示出来。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在中心主题下主要围绕了四个小话题:the Spring Festival、the Dragon Boat Festival、the Mid-autumn Festival、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并把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展开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在学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出本单元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内容,并在这个基础上充分运用已有经验与认知继续思维的拓展和发散,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形成一个完整的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思维导图,然后在从整体和具体环节上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从而使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认知与理解更为扎实深刻,掌握和运用更为自主灵活。
在Post-task环节中,教师鼓励学生基于思维导图,构思自己的想法,再加以适当调整,最后进行语言文本的综合输出,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课中要求学生语言输出的主题是:“Festivals in China”这是一个很好的主题,学生会有各自不同的喜好和想法。但以学生的现有语言水平进行表达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把它改为一个问题:“Which Chinese festival do you like best?”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有明确的着眼点有的放矢。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使他们想说、敢说和会说,教师还积极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发散思维、整理思路,进而进行文本输出。
另外,教师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些语言支架:…(festival) is in …(month). It is …(weather). People usually go to …. People usually …(do). People usually eat…等。在这些语言支架的帮助下,学生输出的语言就像模像样了。 可见,思维导图在学生的语用体验中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思维扩展作用,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信心,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在思维导图呈现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连接其它相关的学习资源,对思维导图中的中心主题、关键词和内容进行强化与扩展。如:利用超链接将大量学习资源与思维导图上的关键词或关键内容进行链接,充分发挥和利用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关键词和关键语句进行多媒体强化,加深理解与记忆。
六、结语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它形式灵活、易于操作,并以发散思维的方式将复杂枯燥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单化、形象化、可视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培育学生的思维和创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将思维过程可视化,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实现了语言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培育学生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的质效,提升学习的品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8 05: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