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3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物理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中的运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12:2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学物理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生活、工作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教学方面它起到了积极有效的辅助作用。同样一节课,老师可以滔滔不决的讲,也可以将它与课程实际相结合并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哪一种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答案可想而知。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各种形式和多种多样的选择功能,可以让学生在没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轻轻松松的像看电影一样学习文化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再通过一些问题的设置,充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做要比满堂灌和机械记忆掌握的知识更扎实。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中,通过明确学习目标,制作适合本节课的教学课件,在此过程中,能够使教师更加深入的钻研教材,同时也有效地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与此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听课的效率。但是任何新事物都不是万能的。以下几点具体的分析了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利与弊。
一、运用信息技术,构建趣味物理
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能够加强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这种教学手段可以很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集中到教学内容上。例如,在讲“电源短路”时,可以利用动画播放,一个小孩将自己连同导线直接接在电源两端,结果小孩被熏黑了。这样生动、趣味的素材,强烈地吸引学生,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成为拨动学生心弦的内驱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效率。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以让学生对电源短路加深理解,从而掌握将导线直接与电源两端相连是不允许的。
在教材中,有一些现象有通过演示让学生观察探究,但是由于实验条件的局限和实验器材的缺乏,实验过程中存在危险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在课堂中以讲实验代替了做实验,这样做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借助信息技术则可以弥补这些不足。例如:在讲解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时,通过演示向学生展示汽油机的结构及其工作过程等。老师需要用语言详尽描述,图片又不能充分显示它的工作过程,演示实验不能观察到进气、点火、排气的整个过程,学生仍然有很多模糊的认识,活塞上下运动时分别属于哪个冲程?这时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模拟演示汽油机工作的全过程,也可以控制课件中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四个冲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开启关闭情况,以及活塞的运动情况。让学生自主探究汽油机的工作原理,从而使学生加深印象,掌握知识。
二、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动态过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实验步骤,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在教学内容中,有些场景现象以及过程是我们生活中无法观察到的。如:宏观的场景、微小的现象,都会使学生产生认知困难,妨碍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通过信息技术可将古代场景模拟回放,将物理现象宏观微小化、微观扩大化。比如说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再现;对分子无规则运动进行模拟,从而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等来提高课堂效果。例如:磁感线可以描述磁场的分布,但是人们看不到、摸不着,又是人们假想出来的曲线,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另外,还可以模拟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模拟实验是一个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手段,不仅直观、形象、生动,而且可以随意播放,不受环境影响,没有实验误差等特点。运用模拟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实验、处理数据,只要将其实验数据输入电脑即可生成图像,这样不仅能够节省时间,而且使理论联系实际,达到最佳的授课效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12:20:11 | 只看该作者

又如:学生在学习船闸时,过去一般用示意挂图来讲解船闸的原理,效果可想而知。学生往往印象不深刻,也难以形成鲜明丰富的表象。而利用Flash制作的动画课件来模拟演示闸门的开启与关闭,船随水位下降及船运动的过程,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使整个过程可视、连续、立体、动态,让学生很容易明白船闸的原理,学生对知识记忆也比较深刻,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三、优化课堂效率,架设信息桥梁,拓展物理学习的时空
物理本身是一门最贴近生活和现代技术的学科。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大大地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也更扩充了课堂的容量,留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例如,在学习《看不见的光》时可以用网络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课前制作的网络课件引导学生搜集整理相关的学习资料,让学生把搜集整理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应用方面的资料在课堂上展示,内容涉及工业、农业、军事及生活,如红外夜视仪、臭氧层空间、红外诱饵弹以及防晒等,学生在好奇心的指引下,通过查找资料与现代科学技术相接轨,培养学生的爱国心和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的意识,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互相交流,使知识内容呈现的更加丰富化、开放化。
又如:在讲《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时,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辅助教学,把所要展示的内容进行加工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根据需要把图、文呈现出来,既清晰又规范,教学进度明显加快,再将靠近现代科学的前沿的人造卫星家族、载人航天宇宙探测器、航天飞机、宇宙空间站、全球定位系统(GPS)乃至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等方方面面渗透给学生,这些内容在书本上是没有的,学生更加感兴趣,不仅加大了课堂传递信息的容量,还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运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不是万能的
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确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信息技术不是万能的。要抓住所要突出的重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最好不要画蛇添足加入与教学无关的声音、图片以及动画,这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打在屏幕上的文字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文字过多会大大降低学生阅读兴趣,加重学生视力负担,影响思维,也会导致学生抓不住重点。因此,只需要显示关键的问题和结论。
2.运用信息技术,永远不能代替演示实验
运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可以完成的实验就不合适了,这样不利于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也不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更不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两全其美的办法是将两者有机的结合,等学生做完实验后,重新回放实验过程,加强实验印象,思考自己在实验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
3.屏幕上的文字不能全部代替黑板的板书
教师在运用课件授课时,可以把文字内容显示在屏幕上,一节课可以什么都不用写,学生也会像看电影一样,觉得什么都会,但是实际对知识的印象并不深刻,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应该将两者优点相结合,运用信息技术加强问题情景的设置,教师通过一边演示,一边讲解的方法,学生不仅对知识的印象深刻,同时也提高了能力,达到培养目标。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确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要说明的是它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而不能过于依赖它,否则就失去了意义。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应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结合各种媒体信息的特征,确定对于某项知识使用何种媒体表达效果会更好。如:讲解力做功时,可以制作成动画形式比较吸引人;讲解实验器材时,如:天平、量筒、杠杆等用实物讲解比较直观;讲解物理定理、公式则以几何图形及模型来讲解更便于理解公式的应用等。选择合适的媒体信息,把它们作为要素分别安排在不同的信息单元中,按课程有组织地开展教学方法研究或案例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给物理教学增加了许多亮点,同时老师的综合素质也越来越高,从而培养出更加出色的现代化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4 22:1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