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1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优秀教学设计《雨林》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0:25: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雨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良好的音乐素质。
过程与方法:聆听和感受《雨林》选曲,训练学生的听觉及正确的音响感知,理解音乐是通过哪些表现手段来描述音乐形象的。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引导学生听辨出音乐作品中主奏乐器的音色及音乐所表达的情绪。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所描写的情绪及乐器音色的听辨。
教学难点
使学生听辨一种乐器表现的动物形象和多种乐器表现的动物形象的异同
教具准备
磁带 收录机 课件 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着大量的动物和植物,并且它们跟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你喜欢哪种动物?接下来我们来欣赏法国作曲家圣•桑的一首专辑《雨林》。
1、简介作者与作品
2、教师讲解管弦乐及标题音乐的相关知识。
3、欣赏作品
(1)聆听歌曲,带着问题欣赏。
①这段音乐用什么乐器演奏?你能想象出描绘了动物怎样的形象吗?
②完整的欣赏乐曲一遍。欣赏后提问:你感受到了什么?能不能哼唱你记得最牢的音乐。
③再次欣赏(分段欣赏)。
引子:当听到 x xx  x  x xx  x  x xx  x - 节奏出现时,你有什么联想?(互相讨论,知道乐曲主要表现森严的雨林气氛。)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点击多媒体选择乐器——钢琴)
A主题:
a、主题第一次出现是由什么乐器家族演奏的?(回答:弦乐器家族)
b、分组创作动作表现音乐。
B主题:听后想一想,像 ∩ ∩ 这样线条的声音出现了几次?(回答:五次)听起来像什么声音?(回答:像动物发出的吼叫)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回答:钢琴)
B主题:
a、主题第二次出现与第一次出现有什么不同?        
b 、请学生跟随老师的钢琴伴奏,背唱出音乐主题。
(2)欣赏由钢琴奏出圆舞曲的节奏背景,低音提琴演奏出低沉笨重的旋律。
(3)欣赏第三部分。 两架钢琴奏出节拍交错的反向琶音进行,展现了微波荡漾的水面、阳光在清彻的水中直射水底、千姿百态的鱼群在悠游。
(4)欣赏第四部分。乐曲活现了庞大的房型鸟笼中,百鸟飞舞、争鸣的生气勃勃的景象,长笛上下翻飞,并出现连续的大跳,表现了鸟群飞舞的各种神态和性格。
(6)欣赏《终曲》—高潮
这是动物大团圆的热闹场面,通过不同乐器的演奏,把狂欢的情绪推向高潮,在音乐中,我们仿佛看到跳跃狂奔的热闹场面。
三、课堂小结
谈本节课的感受与收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0:26:39 | 只看该作者
雨林
教学内容:
欣赏圣桑的《雨林》片段。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雨林》选段,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所表现的不同动物形象,并能运用音乐要素,对音乐形象进行简单的分析,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手法。
2、通过欣赏,让学生能分辨出各种乐器的音色及音乐表达的情绪 。            
3、运用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用肢体语言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运用音乐要素,对所欣赏的音乐形象进行简单的分析,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手法。                                                               2、听辨各种不同乐器的音色;如何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音乐《森林狂想曲》,创设课前的氛围!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放了一段音乐,你从里面听到了什么?
他们的形象在大家的脑海里是活灵活现的,你知道吗?美术作品可以把动物形象很直观的表现出来,文学作品可以把动物形象的讲述出来,那么音乐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把动物形象生动的描绘出来的呢?老师给大家推荐一部作品,迪因爱沃森的《雨林》,我们看一下他是怎样用音乐刻画动物形象的。
(1)欣赏第一部分                                                                                   播放音乐 ,思考问题:  
1、这段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
2、作曲家运用了哪些乐器来表现它的形象?  
板书乐谱(分析)                                                                                                                                               (2)、欣赏第二部分  
播放音乐,回答问题:
这是运用了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的轻歌剧《奥菲士在地狱》中的一支轻快舞曲曲调,在这里改用很慢的速度演奏而加以丑化。
三、课堂小结                                                            
最美的声音来自大自然。除了今天我们在课上听到的各种动物的音乐,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于动物的乐曲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0:27:02 | 只看该作者
《雨林》
教学目标:
1、聆听音乐,感受乐曲的情绪。
2、熟悉主题,培养音乐记忆能力。
3、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
4、师生合作创作新的《雨林》。
教学重点:
1、感受乐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想象力。
2、师生合作创作新的《雨林》。
教学难点:
在教师启发、指引下,创作“新”的《雨林》。
教学用具:
电子琴、字母图片、打击乐器、乐曲主题旋律谱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课件:欣赏一组美丽的风景
师:一组美丽的风景把我们带进了绿色的世界,谁能说一说你眼中的绿色是什么样的?
生:……(森林)
师:森林?同学们你们到过雨林吗?
如果能让我们亲身去感受雨林的神奇,亲耳倾听雨林的声响,那一定很美!可是我想同学们包括老师在内,恐怕这个机会都不多。今天为了弥补这个小小的遗憾,老师特地为大家准备了一首乐曲《雨林》,希望这首乐曲能给大家一种身处雨林的神奇感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在音乐声中走进美丽的雨林!
二、新课教学:
播放课件:《雨林》
师:谁 能告诉老师刚才你听到了哪些动物的叫声?
生:青蛙、小鸟、知了、猫头鹰、蟋蟀……
播放课件:5种动物
师:谁能模仿一下它们的叫声?
生:……
播放课件:乐曲与作者的简介
师:《雨林》这是一首数码音乐作品,采用清新明快的旋律为主题,加入森林中各种鸟鸣,构成一部有现代意味的雨林。鸟虫的鸣叫,动物的声息是在原始森林中采录的。
师:下面我们再来回忆一下,这首乐曲的主要演奏乐器有哪些?
生:……
师:同学们,这首乐曲的主旋律曾多次重复出现,大家有印象吗?
播放课件:主旋律
这首乐曲分为A.B.C三段旋律构成,现在请和老师来熟悉一下乐曲的主旋律。(弹琴用“LA”学唱主旋律)
师:刚才这段旋律的情绪是怎样的呢?是很沉闷还是轻松的呢?
生:……轻松自由的
师:请大家再仔细聆听一遍。
播放课件:《雨林》
在下面的空格中我们一起来填上乐曲演奏的顺序。
师:旋律是表现情感的,在这首乐曲中优美的旋律和小动物的叫声是融为一体的,大森林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茂密的树林;清新的空气;小鸟的歌唱。大森林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与它们和谐共存,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点往往不尽如人意。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
播放课件:请爱护我们美丽的地球。
师:如果地球可以“一键恢复”,你想恢复什么?
生:……
师: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类只顾着经济的发展,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环境的保护,使得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人类怎样对待大自然,大自然就会怎样对待我们,大自然用它自己的方式是在惩罚着人类。
播放课件:结束语
师: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动植物更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为了我们的共同生活的这个大家园,音乐工作者以他们的方式赞颂着自然、呼吁着保护自然,我们能够做点什么呢?大自然赋予了我们生命之绿,使我们拥有了一个和谐、清新、美好的生活空间,为了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大家庭,请珍惜身边的每一片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16: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