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5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引导学生品味促进思维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22:2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引导学生品味促进思维发展
鹰潭市第八小学:丰燕   
   味,是品出来的,读文就要品文味,语言具有形象性、重复性及简洁性。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去品味语言文字的滋味,在感悟中积累语言,在运用中消化吸收语言。强化语言文字训练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同仁的共识。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各年级都有不同的具体训练内容。第五册共有四个重点训练项目,期中两个训练项目是侧重于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训练的核心是思维训练,词语的教学也不应单纯理解为“会写,知晓词的一般含义”。孔子曾说过:“在教学时,要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很长时间还不通时,可取启发他;但还未能用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式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再领会。”朗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语义,再现情境,领悟内涵,充实认知结构,提高语言水平。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常常需要教师带着学生朗读。阅读中,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带领学生感悟文字的形象性, 逐步引导学生和教师共读,,感受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因此,教师应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边听边想,边说边想,边读边想,边写边想,透过语言文字理解他人的思维,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维。教师要想方设法给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和自己表达的机会。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比较品味,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如在教学《翠鸟》一课,我重点抓住了动词来进行辨析“叼起小鱼”与“衔起、含起小鱼”、“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与“看着水面”,“轻轻地停在苇杆上”与“落在苇杆上”先让学生品味一下,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说用得好?通过发言、讨论,学生体会到用词准确的好处,生动贴切地表现了翠鸟捉鱼的动作敏捷、目光敏锐、体型小巧玲珑。在教学翠鸟等鱼、捕鱼的部分,我以“谁能读出翠鸟的机灵、敏捷”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学生先自由朗读,然后小组内评读,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到“清脆”、“疾飞”、“一眨眼”、“轻轻地停”、“一动不动”、“蹬”、“叼”、“刹那间”应该如何变化读。
教学经验实践表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还得在品味中不断感悟,感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感悟语言表达的生动性。老师因势利导地说明:我们写作文时也要注意用词准确,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经得起推敲,耐人寻味。
二、朗读品味,感受语言的神妙,增强语感
   这是阅读教学中运用最经常的方法。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反复的诵读,细细品味,这很利于把学生引入作品的境界,并形成强烈的语感。这也正如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的念度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径。”如教学《翠鸟》一文的第三自然段,小鱼的动作机灵,它的出现时短暂的,不易察觉的,所以读起来声音要放低、放慢。翠鸟捉鱼动作更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读的时候速度要快,读出紧张、迅速的感觉。最后,“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一句,又应读得舒缓而从容,给人以余音缭绕的感觉。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划出哪些词该读重音,哪些地方该作停顿,然后再让学生有感情的诵读。这样,有张有弛,一波三折,听者会觉得声声入耳,心旷神怡,学生读的时候无形中也得到美的享受。在教学翠鸟等鱼、捕鱼的部分,我以“谁能读出翠鸟的机灵、敏捷”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学生先自由朗读,然后小组内评读,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到“清脆”、“疾飞”、“一眨眼”、“轻轻地停”、“一动不动”、“蹬”、“叼”、“刹那间”应该如何变化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让学生自由读、个别读、默读、齐读、引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才能不断感悟词语,培养良好的语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22:26:17 | 只看该作者
三、联系人物形象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中有这样一段话“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这里的“既不……也不……也不”本是很普通的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但用在这里,却有了它特殊的含义。我们知道这个皇帝是一个昏庸无能又穷奢极欲的人,文章借这个故事,讥刺统治阶级的虚伪、愚蠢、自欺欺人的丑行。所以“既不……也不……也不”写出了皇帝爱慕虚荣,生活奢靡,喜欢新装已经到了成癖的地步。可谓一字传神,让我们深深的感到了这个皇帝的可笑,可恶。由此可见,当我们联系人物形象分析这一个“既不……也不……也不”字,我们便看到了其中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因此,当我们阅读一段刻画人物形象的文字,一定要注意那些看似普通的词语里所隐含的有关人物形象的深刻内涵,要从人物塑造的高度去把握这些词语的作用。四、想象品味,挖掘词语内涵,设身处地感受人物感情
      在读课文的同时,品味重点词语。这样一来,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想象,使学生在品味词语的同时辐射上下文的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领悟到课文的中心。
    如教学《给予是快乐的》,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故事性强,文中令人感到意外的地方很多很明显,但我并没有以“几个出乎意料”来组织教学。因为我觉得文章很美很感人,是重在让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的美好心灵的,并从中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一情感体验。再说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应该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因此,我从学生的学习情感和体验出发,抓住“小男孩最令人感动的两处话”,展开教学过程。通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话语”,让学生总体感知文本内容并引发感动情绪;然后给足时间,在学生潜心会文后交流“为什么小男孩的话深深地感动了你?”让他们在情感上与文本产生共鸣,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小男孩一心关爱弟弟的美好心灵。最后通过“找快乐”、“说快乐”的说话训练,引导学生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的真切感受。这样的流程既体现了教学过程的简洁与整体性,又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较好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同时,这样简简单单地教语文,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超越文本,读到文字里去,也能读出浓浓的语文味的。当小男孩请求保罗把车子开到家门前时,保罗认为他是想在邻居面前炫耀一下。后来,保罗怎么知道自己又错了呢?这在第三段,是不能看出保罗错的原因的。实际上,保罗也是在看到他背了弟弟出来后才知道的。“但是,这回保罗又错了。”这句话是作者讲的。必须让学生阅读第四段话后,再回答。理解小男孩说的这段话,是整个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只有理解了这段话,才能知道保罗错在哪里,才能正确地理解什么叫“给予”。 “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文章用这句话总结了全文,点了题。 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不断叩问文本,品味语言,与文本展开充分对话,由此产生情感共鸣。在叩问文本、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培养语感,在情感陶冶的过程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因为我们的目标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我努力引导学生潜入文本,在读中感悟,在想像中感悟,在说话中感悟。比如:通过谈体会,多种形式的朗读,小男孩“不求索取而是给予、不是炫耀而是关爱弟弟”的美好心灵跃然纸上;然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让他们进入角色去经历去体验“小男孩、弟弟及保罗他们是如何度过了这个难忘的夜晚的?”最后通过“找快乐”、“说快乐”的说话训练,既使学生的语言、思维得到了发展,更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并加深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一体验。我们不仅要学生理解这句话与题目之间的关系,而且要理解内涵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22:26:24 | 只看该作者

    总之,对文本的解读和捕捉关键词、关键句的能力,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语文教师理应凭着自己对语言独特的感受,带领学生走进语言的精微隐秘的深处,指点学生发现并欣赏琳琅满目的语言世界,进而将自己的言语睿智传递给他们,唤醒他们沉睡的言语感觉,点燃他们的言语悟性和灵性,使他们逐渐获得言语领悟能力和创造能力。正如潘新和教授说的“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是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言语睿智,唤醒鸿蒙未启的学生的言语灵性和悟性。”诵读是一种对美的追求,感悟和表达,是一种文学再现,诵读也是我国几千年传统行之有效的语文教与学的方法。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分文章七分读,涵咏工夫兴味长”;“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话无不在告诉我们诵读的重要性。在诵读的过程中,叩开学生的心灵之门,让孩子们在书林中漫步、在文海里徜徉,提高语文能力,形成语感,培养语文素养,传承文化。在词语的品味中,只有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一读、想一想、划一划、说一说,尽量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多读、多说、多思考、多研究,才能发展学生智力,真正体现出课堂教学“三为主”的原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9 16: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