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2-1 19:24:00
|
只看该作者
而在这样的综合时间过程中,我以为必须特别关注的是学生对识字的兴趣问题,中国古代的“三、百、千”就对此特别注意,通过简单的韵句,将学生需要掌握的关于自然、社会等基本常识融于其间,既便于学生的讼记,又能掌握知识,这就在于抓住了蒙学阶段学生的特性,把握住了学生兴趣。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皮亚杰也说:“所有智利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激发识字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自然就乐意去学,即使不教他去学习,他也会自觉去学,主动去学。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来调动学生兴趣。
我们的汉字是最古老又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而关于汉字的轶文趣事举不胜举,在识字教学中,把这些与汉字有关的故事讲述给学生们,这就可能使学生听了这些故事会不由自主地对汉字产生好奇心。而如果同时经常开展一些游戏,比如猜谜语,或是将汉字所表达的意思动作化、形象化,或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把枯燥的文字联想成一幅幅具体形象的图画或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变机械识记为意义识记,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识记字形、理解字义,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对识字的效果也就可能会越好。
对于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首先要重视汉字基础知识的教学,充分利用教材优势,营造轻松愉快的识字氛围;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将识字和生活、识字和认识事物相结合;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化抽象为形象;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识字。而所有这些活动的落实,最终还在于与生活的联系,因为所有的知识经验都源于生活,因而识字教学也应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把识字和生活相联系,把识字和客观事物相联系。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只有当识字对于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所以,充分运用社会生活这个大舞台、大教材,拓宽识字渠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主动识字,并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教给学生识字方法,让学生自主识字,提高学生识字能力,我想这当是识字教学不容忽视的内容。恰如崔峦老师所说:“使学生见到汉字就有识字的欲望,就自觉地识记。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展示课外识字的机会、舞台,让学生不断地交流自主识字的成果。坚持这样的引导,学生不仅增识了许多汉字,而且在学习兴趣、方法、习惯等方面收效良多。”④
《语文课程标准》与近些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相比,强调了语言的积累,其中提到“积累”有多处,如:“丰富语言的积累”,“有较丰富的积累”,“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运用”,“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等。其次,对学生阅读和背诵的篇目以及字数,各个学段也都有了具体的要求。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我国古代语言诵读教学的发展,也是现阶段语文教学的要求。因而在识字教学中就应当注重语言积累。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阅读活动中有一个很好的传统,那就是朗读。朗读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声情并茂,通过语气、语调、语速的随情变化将自身的感情融合到读物中去,大大增强了阅读的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当做到充分地读,读出语感,读得融会贯通,读得课文中的语言脱口而出,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时,就达到了积累语言的目的。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尽量让学生充分地读,采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另外,对人生个体阅读而言,它随人的生命周期(如童年期、青少年期、成年期、老年期)而转移,构成一个人的“阅读生命”,在“阅读生命”的不同周期,由于生理、心理机能及社会角色的变化,其阅读价值也便不同。一般来说,童年期思想单纯,记忆力较强,所学知识,正如以刀刻石,立久不衰,对此,现代心理学和脑科学都有较深入的研究。我们的古人很早就懂得这一点,春秋时的师旷曾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清代陆世仪说:“自十五岁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自十五以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因此,在小学阶段,在孩子记忆力的黄金时代,要指导孩子多背诵一些好的语句,好的篇目,将终生受益无穷。《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110篇(段)。在小学的起始年级指导背诵,我是按照由扶到放的方法来设计教学的,既减轻学生背诵全篇的难度,同时又增强了一定的趣味感。所以通过朗读和背诵积累语言,都是我国古代识字教学给我们今天的识字教学的有益经验。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促进学习与生活的整合。而具体到针对识字教学,则是:开发多通道的识字途径,提倡“多认少写、及早阅读”。它的意义不仅在于识字形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降低了识字的要求,变多维的识字教学要求为单纬度的“会认”,为大量识字和大量阅读做好准备;同时充分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提供多样化的刺激,开发孩子更多的识字潜能。
谁也不会否认,汉字是一种文化,在汉字学家的眼中,一个汉字就是一个美丽的文化故事,有汉字组成的汉语系统更是一个灿烂的文化宝库。因此,识字就不应该仅仅是单纯的识字,识字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文化积淀的过程。以往我们对这一点关注得太不够了,我们只是看到了汉字的音、形、义,看到了汉字的外表,我们期待学生掌握的也只有这些。这也许只是我们的一时粗心,而更主要的可能还是因为我们的狭隘,我们的急功近利。中国古代的识字教学中又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对对子”“云对雾,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话对草,蝶对蜂。蓝天对碧野,万紫对千红。桃对李,柳对杨。山清对水秀,鸟语对花香。”面对这样的识字课,我们还会只是进行简单的识字训练吗?在让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下,实在有太多的东西可以让学生感受,有太多的空间可以让学生发挥。云和雾,雪和霜以及和风和细雨等事物之间的对应是一种多么奇妙的感觉,尽管我们并不期待孩子领悟什么,明白什么,但是可以让孩子在朗读中去感受去体验;对对子这种古老的语言形式,蕴含了多少中国的智慧,反映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尽管我们也不能期待孩子懂得多少,但是可以通过吟诵获得春雨般的滋润,可以在孩子纯净的心灵中奠基。识字教学中文化性的扩张和丰厚,是整个语文教学文化性的根基,也是一个完全的人发展的根基。有了这样的认识也许我们的眼光会更长远一些,期待会更全面一些,识字教学也会更加枝繁叶茂,更加理直气壮。
识字教学的开放应该是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开放识字教学目标,意味着教材的识字量和识字速度仅仅是一个底限,我们应该允许和鼓励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自主识字、主动识字;开放识字教学的过程,意味着识字就是一个交流生活经验,打开想象世界的过程;开放识字教学的途径,意味着识字从生活中来,也一定要回到生活中去;开放识字教学评价,意味着孩子的识字是有差异的,教学就是要承认这种差异,鼓励这种差异,进而把它看作一种资源,利用这种差异。
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要经常地引导孩子换个角度学习,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语文,感受语文,运用语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养成在生活中注意识字的意识和习惯,提高教材中生字的复现频率,从而巩固生字。如找找广告牌、包装纸上有哪些刚学会的字?动画片中经常出现人物对话与歌词,哪些字是认识的?我还鼓励学生去阅览室、去图书馆、去书店、去上网……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童谣和古诗。虽然学生可能没有完全读懂,但在读书的过程中,他会为自己找到一个自己认识的汉字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且在字与字的关联之中朦胧地感受到“字”的丰富内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