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国庆五号开始,我们先是经历了真正的集体备课。我们集体讨论如何上这一课,每个环节该如何设计,每个问题该如何提问。老师的过度语言该如何说……然后又经历了磨课,修改。到最后的pk,见证其他小组的课程设计。
我们组的郭老师最后被幸运的抽中了,我们的原来的设计方案作了一些改动,郭老师又加入了一些自己的东西。传统与变革相结合的一课,我们发放了导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老师带领学生来共同解决这些问题。课堂上我们看到了有些问题孩子上不去,上升不到老师预设的高度,而这时候的老师难免会有些着急与尴尬。似乎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是公开课的败笔一样。而其他老师的课也都有同样的问题出现。其实我觉得这样的时候才是最考验老师的时候,我们常常说,学生不会什么教什么,那这时候应该就是学生不会的时候了吧,才是老师最应该教的时候。一节课的好与坏,我想不应该看老师在前面“表演”的如何,而应该看学生在这节课中到底学到了什么,不会抑或不明白的地方弄懂了没有。在原来的高度上有没有提升。
同课异构,让我看到了同一课的不同教法,知识点还是那些,但是切入点不同,带给学生的是不同的学习感受,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才是学生想要的课堂呢?在评课的时候,也有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在公开课的时候往往像是在表演,想在一节课内展示听说读写的每个方面,想让一节课按照老师的预设环节顺利的进行完,做一个完美的展示。我们考虑学生的学情到底有多少?我们的有效部分有多少?……
这两天听了两节专家的课,我觉得受益不小。专家的课并未如我想象的那样精彩,但是我看到的是扎扎实实的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一些改革。张宏老师的那一课《科利亚的木匣》,用的就是我们小组在同课异构中的设计方法,但是我在这一课中没看到斧凿的痕迹,那些刻意的设计,而是随着学生的学习水到渠成的自然流程。这两天,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们是同样的设计,但上出来的效果却是那么的不同呢。张老师把课文的分析融入到了解决问题当中,抓住重点段落来学习,而不是每个段落都讲到。读、思、悟,都穿插其中,自然而然,讲到该读的地方就读,讲到该悟的地方就悟。上的连我都忘记了,他这是在解决学习单上的问题呢。
两位专家的课,还从方法上授之以渔,教学生如何学,尤其是张海滨老师的《白杨》,教了学生很多的方法,如何查阅资料,如何学生字,如何理解词语,如何关联阅读等等。点拨到位,学生受益颇多。一个那样木讷的班级,也能让孩子们感受到白杨的高大挺秀,悟出它象征的那一群人。
看看我们的课堂,目标够明确吗?点拨够到位吗?教学生如何去学了吗?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考试考的内容孩子们都掌握了吗,却没有真正从语文学习的高度去引领,带领孩子,教他们今后如何自己学语文?提高他们自身的学习能力。我们给的“鱼”太多,“渔”太少!
师有一杯水能给学生的可能只有一滴。多给自己加加油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