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4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获奖论文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的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22:3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获奖论文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的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发展个性创造力;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提高探究能力;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提高兴趣,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四方面的内容,意在不断地引导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提高语文素养,在得天独厚的课文环境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的实践之中,寻求发现,获得、掌握、领会,学会感悟语文,构建学科内外的联系,逐步掌握课文规律,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就会得到真正的提高。
关键词:创新;实践;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素养,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这就是说,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而语文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又决定了语文能力的提高必须靠大量的语文实践来实现。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是关注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提高,促进学生个性和群性的共同发展,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实践,在广阔的生活中去学习、运用,努力为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条件,让学生不拘一格地学习语文、实践语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提高语文素养。
作为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语文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去理解、去探究。教师要用智慧的火把,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唤起学生对语文的体验,唤醒创造的潜能,让语文实践展现出无穷的生命活力。我结合自身的语文教学实际,来谈“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的研究”的几点见解:
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发展个性创造力
语文教育是国语教育,学生学习语文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环境,完全可以说是无时不有、无处不有,语文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尽管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多渠道的,但课堂教学仍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较大程度上依然得益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语文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势在必行。
课堂实践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课堂应是一个有语文实践与情感交织共生的生活世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的实践之中,寻求发现,获得、掌握、领会已成为学生的自我需要,体验和感悟将成为学习的主线,贯穿于整个语文学习的全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不要拘泥于设定的模式框框,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阅读,倡导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让于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去与作者文本进行零距离的心灵对话,用自己的目光,用自己的获得,去发现课文的知识点、欣赏点和疑难点。通过听、说、读、写、演等实践活动,感悟语文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体味作者的真情,达到心灵的相通,情感的共鸣,形成独特的个性体验。如在教学《尊严》一课时,我让学生通过角色朗读,去体会年轻的哈默与一起逃难的人,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这样学生就会在阅读中去体会,当时逃难的人是怎样狼吞虎咽地吃食物,顾不得起码的尊严,而哈默却坚持为杰克逊镇长先干活再吃饭,正因为这一点,哈默的人格才得到了别人的赏识和尊重,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哈默的言行,接着提出年轻的哈默维护尊严体现在哪里?学生就会从他不吃嗟来之食去思考。再提出杰克逊大叔对他是怎样评价的?出示“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学生展开自主讨论,一致认为哈默不因穷困潦倒而自悲,不向他人乞哀告怜,靠自己的劳动去换取应得的酬劳。学生都会觉得他有骨气,凭他的骨气和毅力就能创造出财富。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的主动性一下子得到加强,从而被课文内容所感染,个性体验也更加强烈,最后理解了哈默后来之所以能成为美国点石成金的万能富翁,跟他有“尊严”是分不开的。既领会了课文内容,也受到了深刻教育。这样做,不但没有剥夺学生的阅读自由,而且培养了他们的个性创造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22:34:19 | 只看该作者

二、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提高探究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战场,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的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具有实践性的课堂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激励探究,让学生不断发现新知识、新问题,尝试成功的喜悦,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和能力运用于实践,这种实践是自主地、鲜活的、充满无穷魅力的。如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引导学生去思考,让他们走进课文,自己提出问题:这个中国孩子是谁?他为什么要发出呼声?他向谁发什么样的呼声?接着让学生去阅读这篇书信体的文章,引导学生去思考,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他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身为联合国维和军事观察员、经济学硕士的父亲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献出了生命,对这个中国孩子来说是多么的不幸,学生自然会从孩子善良、真诚的心声去体悟,渴望和平之真,这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搜集不宁静的当今世界的国际动态的资料。大量的事实,唤起学生想对那些恐怖分子说:“生命对于人来说是无价之宝,请爱惜它吧!”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在动情朗读后,去体会从孩子稚嫩的心,向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发出的呼吁,表现出要和平、不要战争,要为战争敲响丧钟的心愿,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三、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既然学习语文的重要目的是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有创造地运用语文知识,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为此,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语文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感到语文源于现实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应用到语文,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教学《自然之道》一课,我用多媒体出示这样的问题:“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查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他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按常理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向导当时的态度又是什么?让同学们发表看法,有的说应该马上去救,不能见死不救;有的说向导表现若无其事,叼就叼去吧,这是“自然之道”有一定的道理。同学们辩论后,我又接着问: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紧接着发生了什么事?同学们争着回答: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得到的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穴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的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小绿龟的命运牵动着“我合同伙”及“向导”的心,在这件事情上的做法不同,感情不同,导致的结果也不同。紧接着出示并朗读最后一段向导的话“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针对向导的态度、做法去激活学生思维,发表个性化感受,引起课堂争辩:向导明明知道“我们”的想法会害了幼龟,为什么不制止,反而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他这样做你是赞同还是反对呢?既让学生产生规律的认识,又表达了他们善良的心声。在此基础上将知识进行拓展,还能举出哪些违反“自然之道”的事例吗?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从而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同时,在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通过实践尝试,使学生得到理解,语文的运用能力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得到了完好的体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22:34:23 | 只看该作者

四、提高兴趣,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中时时用语文,语文素养是学习所有学科知识、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光靠学教材的几篇课文,学生要学会语文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样仅凭课堂的学习时间,学生要提高语文素养也是难以达到的。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能力,不能把全部希望寄于教材和课堂上,而应打破封闭、狭小的语文教学课堂时空,把学生引进自然,引入社会,引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感悟,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动手、动口、动脑,使语文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现实生活中获取语文知识,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利用当地有利条件为学生创设实践的内容和机会。如:带学生集体参加清理白色垃圾活动,增强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鼓励学生留意黑板报,让他们多读、多看、多想其中的内容,扩大他们的阅读面;鼓励学生参加辩论演讲,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交际的能力;开展自制贺年卡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亲情、友情,培养他们美好的情感;搞一些对联摘抄,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将教材内容拓展到社会中,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实践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语文与生活相互促进,让学生语文素养在实践中优化提升。
总之,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课文教育目的,同时也指出了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就是实践,在不断地学语文、用语文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得天独厚的课文环境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学科内外的联系,逐步掌握课文规律,语文教学的质量就会得到真正的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会收到明显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9 16:3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