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特点,将多媒体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寓教于乐,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阅读写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种语文能力。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动画等手段于一体,能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如在教口语交际《皮球掉进池塘了》时,可先让学生说说电脑屏幕上打出的两幅图的内容,然后出示一幅空白的画面,同时放出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有了前面两幅说话的内容作基础,又创设了情境,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同时,激活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思维训练,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如《蛇与庄稼》是一篇用逻辑推理来探讨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科学短文。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理清蛇与庄稼之间的因果关系。教学时,用多媒体手段,形象巧妙地、一步一步地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启发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并茂,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的感性材料。在教学中教师抓住重点在大屏幕上展播,让学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进行师生、生生间的多维互动,合作研究问题、汇总信息,师生共同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完成对问题的研究,形成共识或提出更多深层次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雷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计算机中的图像、声音、动画,从表现形式上唤起学生对语言的主动感悟,体会词语运用的精妙。“渐渐的,渐渐的,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3](p136)一句中“渐渐地”一词,学生理解上有难度,教师让学生先听两组声音:一组雷声由大慢慢变小,一组雷声突然变小。学生马上指出第二组声音不对,可见学生主动的领悟到了雨的变化是从大到小,慢慢变化的。接着,教师出示几组图像:花儿慢慢开放,太阳从海上慢慢升起……让学生用“渐渐”说话。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学生主动感悟词语,积累词语,表达能力,阅读写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存在的问题
(一)直接呈现 限制思维
语文不同于其它学科,“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文字,语言是语文的灵魂,语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远大于直观事物的想象空间,我们在语言的依托下通过想象感悟文采,体会意境,它是以学习语言文字为目的,不是因图象而形象,而是因语言而形象,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受、品味语言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凭借各自的知识、经验、情感、直觉、灵性,通过自己的想象来感悟文本的过程。如果只是简单地用多媒体以生动形象的画面把本来应该在学生头脑中的想象直接呈现出来,一味地以画面、声音替代文本阅读,将直接导致学生对文字的解读能力的弱化,降低了学生造成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缺失。
例如:三年级教材《五彩池》的教学。对于孩子,五彩池是向往的地方。虽然很多学生对五彩池通过电视、电影多少有所了解,但是对书中出现的色彩的变化,并没有亲身的体会。学生如何来感受五彩池的美呢?自然就是凭借着课文中对五彩池的描写,来感受其形色之美。学生根据课文描述,在大脑里就会出现一副流动的图画:色彩如此的真切,形状如此的多变……还可以构思出书中并没有提及的颜色和形状。如果事先给孩子观看五彩池的画面,孩子的想象必定被框定于画面。多媒体的展示受到仪器的限制,它的色彩和场景并不一定达到传神的效果,如果你展现的五彩池还不如学生的想象,那么这样的展示有什么效果可言呢?但是,谁都知道孩子的想象是世界上最美的,无可比拟的,什么能轻视它呢?所以,我说扼杀孩子的想象是一种罪过。
(二)局限预设 课堂僵化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就是说语文教学有规律可循,但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教学过程又处在不断变化中,教学过程出现了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制性。文本内容的理解,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也会因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经验而发生改变,甚至在课堂教学时可能因为某个学生的发问,教师临时改变策略,引入有关的知识讲解,或者是学生的问题激发了教师的灵感,让教师有更好的发挥,这种课堂上机动灵活掌握的情况是常有的事。但多媒体教学却缺乏这种灵活性。多媒体课件是教师按自己对教材内容的预设制作出来的。课件一旦制成,它演示的内容和演示的过程就被定型了,教师只能按照精心设计好的那些“滴水不漏”、“分秒不差”的“课件”步步为营、势如破竹地实施,又哪容得了学生做主?如有位老师在教学《花瓣飘香》一文时,原本设计得很好,准备先请学生在读课文后找出描写优美的段落起来读一读,然后再用多媒体出示这几段文字。但在实际教学时没想到请到了一位偏不按老师的意图读课文的同学,他找了一段老师认为根本不重要的话,这下,老师是急坏了,想方设法准备把这位学生引入自己的思路上去,真是手忙脚乱。课堂上的生成被多媒体的预设左右,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学生的个性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