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著名儿童小提琴教育家玲木镇一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发现,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说话走路的那个阶段,孩子进步最快。因为父母总是用最欣赏最得意的目光关注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点进步,即使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我们会说“贵人迟语”,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从不会嘲笑他,只会坚持不懈地帮助他。结果,每一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这个事例给我一个启示:“赏识:成功的教育。”
教师对后进生采用赏识教育,要充分尊重、信任、理解他们,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激发其学习的内在动力;要以激励、表扬为手段,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不断追求成功。
一、透过教师真情赏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花蕾渴望阳光,嫩芽渴望雨露,学生心灵的成长更需要呵护。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年龄越小,越需要外界的鼓励。小学阶段的儿童,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多是依据他人的评价而来,外界的批评或表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和行为。而后进生,他们得到的认同是几乎微乎其微的,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更加渴求被赏识,由此教师要把对后进生的赏识作为一种教育心态,用充满爱的眼光去欣赏生命。透过真情赏识, 关爱后进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1.讲求赏识艺术,保护自尊
作为一种教育方法,赏识是门艺术,这门艺术要用心把握,用爱交融。后进生在人格上与所有的学生都是平等的,后进生在心灵深处又比其他学生更敏感,这就要求教师要小心翼翼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使他们能面对失败,积极地对待自己,能抬起头来走路,自信地融入集体。因此在他们失败时,教师要善于运用肯定性、鼓励性的言语进行赏识。
激励性语言可使后进生获得成功的愉悦,让学生在尊重和信任中找回自信。以激励性语言赏识学生,将会极大的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看到成功的希望。如:“不错,士别三日,真当刮目相看。” “再试一次,一定会比刚才更好。”“老师期待你的精彩发言。”……再如:在考砸的学生面前,你的批评训斥只会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让他对学习产生恐惧,倒不如先抚慰一番,让他别泄气,其次让他懂得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失败乃成功之母,同时还可以举自己或名人在小时考试失误的典型事例以教育,来缓解学生的心态,最后帮助他分析原因,克服困难,争取不断进步。这不仅能让学生对老师充满信任,彼此成为知心朋友,而且更能使学生知道珍惜一切,奋发向上。
除了运用语言的艺术,教师还可以利用动作和体态语来传达对学生的赏识:信任的目光;赞许的微笑、爱抚的摸头,拍肩、拉手;由衷的鼓掌;有力的大拇指;深情的拥抱都能深入学生的心灵,使后进生心里得到慰籍,内心产生愉快和安宁的情绪体验。因而,教师要学会用赏识的目光、语言、动作、心态去演绎它,保护后进生的自尊。
2.营造赏识氛围,给予宽容
教师要为后进生在班集体中营造赏识的氛围。同学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责怪,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批评。在内心深处对他们真正的了解和尊重。教师要理解并打开他们的心扉使他们处在民主、平等、自由的环境里,这样学生才能感觉到爱和乐观,才能敢于发表见解、提出问题,才会积极主动的学习。因此,适度为后进生提供一个理解的学习氛围,宽容学生的一些“错误”,创造轻松和谐的时空,能引导他们不断地进步。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班集体是学生生活的小天地,教师应把它变为学生受赏识,体验成功的乐园。如在教学了《掌声》一课后,我让每位同学给别人送掌声,特别是那些送给后进生的掌声,我都一一提醒,让所有的同学都来关注他们,把温暖送给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后进生不仅得到了鼓励,而且也看到了希望。听到同学们热烈的掌声,看到老师赞许的目光,沉浸在受人尊重的气氛中,体会到受人赞赏的喜悦,他们感动了。由此可见,赏识氛围是可以营造的,它的前提是人与人的了解,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