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开课自评 《凡卡》第一课时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10 07: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活用“预习能力”,突显学段特点。
    课文篇幅长,文中凡卡所遭受到的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一定的距离。在第一课时中,生字词的教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等都是绕不过的“弯”,如果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读整篇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势必要花费很多时间,或影响到后面的教学环节,或无法保证读书时间,匆匆“跑过场”,达不到初读感知的预期效果,那么,如何依据教材特点,体现年级特点呢?我充分利用了六年级学生已有的预习课文的能力。让学生课前做好生字新词的学习、读书感受的批注。课堂上挤出大量时间用来检查、交流、汇报,突出了对预习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
  二、巧用“评点批注”,张扬阅读个性。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评点批注,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是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与文本激情互动的一个过程。课文中九岁的凡卡写的信的内容是最能反映凡卡悲惨生活的段落,于是,我就设置了教学情境:如果你是老师,看到凡卡同学的这一篇作文,你会怎么批?可以圈画,可以写批语。这样,角色的转换,学生觉得新奇有趣,纷纷在书上写下自己的点滴感悟、思考、疑惑与收获。此时,与其说学生是在默读,不如说学生是在与发凡卡进行心灵对话;与其说学生是在批注,不如说学生是在赋于文本新的意义与内涵。
  三、妙用“一咏三叹”,深化文章情感。
  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礼记•乐记》中讲“一唱三叹,有遗音者”,所谓“有遗音者”,即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吟唱,能给人回味。在教学中,在教师的激情引读下,在言语实践中,潜心会文,通过感知凡卡“挨打”,呼唤“请求”;感知凡卡“挨饿”,呼唤“恳求”;感知“挨冻”,呼唤“哀求”。如此回环复沓,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一步一步地提升,真正实现和文本的对话,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凡卡生活的悲惨,内心的痛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7 15: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