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4-5-8 01:27:46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组 永不疲倦 心甘情愿 困乏疼痛 匆匆离去
A、谁读读这一组词。(一生后齐读)
你们看这一组词都是描写谁的?
B、“永不疲倦”和“心甘情愿”分别出现在课文第5和6自然段中,老师请两个同学读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完成这道填空题。
叶欣永不疲倦地 ,心甘情愿地 。
C、谁来说说。(分别两生)你们所说的就是这两个自然段所写的内容。
三、把握内容
1.课文读到这里,你能大概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2.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在读这样文章的时候,我们就要看看作者主要给我们介绍了这个人物的什么事例,搞清楚了这个,文章的内容就清楚了。
四、聚焦“非典”
1.再看课题,叶欣是一位白衣战士,她面临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战争就有对手,叶欣的对手是谁?(非典型肺炎)
2.叶欣面临的究竟是个怎样的对手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课文,找到文中写叶欣这个对手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3. 谁来说说叶欣面对的是怎样的对手 那你是从哪儿感受到对手的(可怕、危险、杀伤力强……)呢
预设1:2003年春节前后,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从哪儿读出来的——“极具传染性”就是(传染性很强)
4.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如果我们这个会场空气不够流通,我们当中如果有一个人是非典患者的话,他的一个喷嚏就有可能使我们都有被感染的危险。这就是“非典”!读读这个词(极具传染性)
5.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须将堵塞其间的大量浓血痰排出来,而这又是最具传染性的。
6. 一个“非典”重症患者的抢救,往往伴随着多名医护人员的倒下。 从哪儿感受到的——(多名、往往、倒下)指名读(两生)
补充:
抗非典前期,平均每抢救1个非典患者将有3名医护人员倒下。2003年1月31日,广东中山医院收治第1例非典病人,20多名医护人员直接、间接被感染了。非典时期,感染的5327名患者中,医护人员占了近四分之一。
7.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再一起读读这句话。
8.小结:非典就是恶魔,杀人于无形。
五、布置作业。
战场上,叶欣是一位勇敢的白衣战士,面对这样的对手,叶欣是怎样毫无畏惧,身先士卒?为什么又说她是永远的白衣战士呢?我们下节课接着交流。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受护士长叶欣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进行抢救工作。
3、体会“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品读课文,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通过朗读、体会课文内容,并进行拓展训练,感悟一群人的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封面导入,走向文本
1、同学们,拿起我们课本看看封面封底,你们看到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封底的那句话。
2、2003年抗击非典,那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医护人员站在了战斗的第一线,所以人们称他们为白衣战士。
二、品读叶欣,走进文本(学习2——7自然段)
1、同学们,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叶欣在这场战争中是如何抢救患者的呢?请用横线画出来。
2、交流:抢救患者,身先士卒
师引:请同学们默读4、5小节,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等会儿交流。
(1)“随着医院……拒绝接听家人的电话。”
引导学生抓住“身先士卒”体会到什么?仿佛看到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拒绝接听家人的电话”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指导学生把感受读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