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8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德育工作论文 对德育工作“三结合”问题的再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28 13:5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 【摘  要】为了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种不同形式的教育结合在一起,产生一致的合力。促进学校教育功能的优化,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应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努力构建“学校主导、家庭配合、社会参与、活动驱动”的德育工作理念和操作体系,探索“全员参与,齐抓共管,互动互联”的德育模式。经常、广泛地与家庭和社会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活动,形成一个“三教”共建管理的基本框架。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理念下,使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内容上相互贯通,工作安排上相互衔接,教育渠道上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并继续组织开展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模式,并对这一教育模式在新形势与新环境影响下决心再思考,从而不断推进和增强“三结合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德育    学校   家庭  社会   三结合    再思考



所谓德育工作“三结合”,就是《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所指出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学校要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个方面合作,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对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认为,至今在相当多的学校,尤其是广大农村中小学,对“三结合”的践行仍是德育工作的一个焦点。为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曾经以书面的形式作过粗浅的探讨,本文试就这个问题再谈一些在实践中的预知问题和困惑的一些想法。

一、“1+1+1≠3”的原因何在

近些年来,社会对学校德育工作效果流行这种一个评价:“1+1+1≠3”。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呢?原因有三:

1、我们必须肯定学校教育的主导,但短期教育因强化不力,不能使学生的某种品德或行为达到“定型”水平,这样就为学生的可塑不稳定性提供了一定的客观基础。

因为学校教育“主导性”、学生心理的“可塑性”和德育过程的“反复性”,都是德育规律研究与构成的重要因素,若其能转化正态组合,便既可成为动力杠杆,又可获得惊人的育才效果。反之,若其组合失常,形成错位,那就既会导致功能淡化,动力减弱,甚至会出现深层次的内耗效应,上述现象则属于后者。学校教育的短期弱点,本应通过“三结合”功能的强化,使其向成熟水平发展,但因组合错位受到的却是消极的刺激,于是学生的品德和行为就必然产生“倒退”现象。

2、学生缺乏对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

伟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学生辨别是非能力、抵制外界诱惑能力和对社会复杂性认识能力的低下,是造成其品德行为可塑多变的主观原因。学生有限的知识水平与多年来学校德育的不佳现实,必然导致学生明辨是非能力的低下,而低下的明辩能力再加上缺乏社会锻炼与脆弱的意志力,又必然导致其抵制外界诱惑与认识复杂社会能力培养的困难。在这种条件下,若加上社会的消极干扰与影响,学生自我怎能不无所适从、盲目随从、行为多变呢?

3、社会与部分家庭存在的具有力度的消极影响与诱惑,是引发学生品德、行为多变的重要因素

社会进入新世纪以来,尽管反腐败的号角越吹越响,尽管打击社会恶性势力的专项战役接连不断,尽管扫黄与取缔社会丑恶性现象日益深入,尽管社会在不断的规范市场经济的行为,但社会与部分家庭存在的消极、腐败、丑恶性现象仍然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新世纪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健康成长。青少年的出走、犯罪等现象仍然是司空见惯之事。

综上所述,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在教育时间、空间领域之差与相互之间的教育力度、影响水平与监控措施的不协调性,实际上给德育工作造成了一个极为特殊的背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其幼稚性、可塑性强的一部分学生,则形成了一种口头的“朝向性”——嘴上说得好;书面上的“欺骗性”——写检讨;行为上的“虚伪性”——校内外、家内外、言和行不一致。这个“三性”最终便导致了学校德育低效性与艰巨性。这就是“1+1+1≠3”的原因所在。

二、3个整体“1”的功能差异在哪里

首先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错位组合造成了德育的低效状态,那么我们就有必要来认真研究一下这个“三者“功能上的差异,以使实现它们最优化的组合与互补。

道德是学校、家庭和和社会教育既有共同的教育目标,又有无法互代的个性优势功能。从教育目标上讲,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培养合格的“四有”新人,其个性则表现为:学校——三好学生,家庭——好孩子,社会——好公民。从优势功能上讲,学校教育具有理论系统性、群体竞争性、科学艺术性和形式规范性,它是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决定、意见、大钢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层次、有序列进行教育的。同时它是通过规范化、多样化、情趣化的方式方法,面向全体学生施教的。在教育过程中,无论是集体还是个别教育,它常常是以竞争为动力,失去推动教育的深入和发展。教育的优势则表现为亲切感人、及时具体、持久面广。这主要是由于家庭血缘的继承性和社会细胞的小空间、小结构等特点所决定的。因为血缘,它可以在亲切感人的情境气氛中进行。尤其是血缘的传宗接代,还可使家教长时间,乃至跨时代地延续。由于“小空间”和“小结构”家教又在思想、技术、生活、待人、游乐等方面随时、随地、随人去具体实施。社会教育的优势,则体现了空间广阔、绚丽多彩、人际广涉与贴近实际的特点。受教育者既可在某块小天地接受教育,也可在全国乃至更广阔的天地接受教育;既可通过调查、参观、游览、夏令营等形式接受教育,又可通过榜样报告、基地专访、远足锻炼等形式接受教育;既不受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的限制,又不受区域、行业、事件善恶的约束。特别是它的“实践性”,更是学校、家庭所备不及的。

其次,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教育的功能又存在鲜明的劣势差异。从学校教育看,其劣势:一是视野有限,容易脱离社会实际,其教育一般要受时间、空间内容形式的限制;二是由于过分强调统一性与集体性,因而又导致了针对性差,使活动与效益混淆了具体性。至于家庭教育,其劣势也有几点:一是因为家长的政治、文化、道德素质具有一定的差别,家庭经济状况和成员结构不尽相同。其家教效益也就出现了不等现象,这是目前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三是家庭目标的不集中和时空的有限性,也是其劣势的一个显著特点。社会教育的劣势则在于,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存,且消极影响的腐蚀力、诱惑力之大,使幼稚的受教育者根本无力抗拒。无疑这是社会教育的一个难题。

总之,学校教育是主导,家庭教育是基础,社会教育是延伸,它们是一个紧密联系,又各自独立的有机系统。从目前现状来看,家庭与社会教育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保证。若偏废其一,学校教育的“主导”功能必然要出现危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3-28 13:50:23 | 只看该作者
三、如何合“1+1+1>3”

我国有句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话科学而形象地揭示了系统工程的原理。按照这个原理,我们如何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优化组合,进而改“1+1+1≠3”为“1+1+1>3”的最佳功能呢?

1、根据中央《意见》精神,当前要认真做好三件事:一是要进一步学习、领会《意见》的实质,明确《意见》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突出教育重点,尤其是要依据青少年的年龄、心理特点,抓住当前全社会实施爱国教育这个大好机遇,采取富有情趣和教育实效的方法,把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二要结合经常的思想教育和行为规范训练要求,认真作好“言行一致”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言行一致是一个人道德的核心。”当口头上说的是一套而行为上却是另一套的时候,这就会毒害年幼的心灵……使他们养成不诚实、两面派、假正经的坏品质,特别是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要强化学生的明辩力、控诱力和意志力。

2、要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法制化、国策化、努力提高国民的教育素质

在进一步加大惩治腐败、打击犯罪、净化文化市场的前提下。实践的德育工作者大胆提出这样两个设想:一是把社会教育法制化、国策化。国家可制定简明而有力的法律条文,要求全社会每个成员都必须依法监控,教育青少年成长,使青少年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有一个良好的受教育机会;二是以法制手段强化家庭教育素质。此设想可由教育部门有关社会组织办专门的家长学校,凡婚龄青年都必须都先依法接受较系统的家教培训。对婚后家长,由子女所在学校负责连续的素质培训,使所有的家长基本上成为合格的“家庭教师”。

3、扬长补短,整体互补,进一步优化“三结合”教育的系统功能。其作法:

(1)、针对学校教育“脱离实际问题,要通过参观、访问、榜样报告、游览山河、实践操作等方式,使其充分而实际,从而改进课堂教法,丰富学生的社会知识。

(2)、针对学校教育“因人制宜”的不足,可通过家、校联系,社、校沟通,补其之短。特别要建立典型后进生的教育计划或“联教档案”,实行全方位的有效监控。

(3)、针对家庭教育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可通过“家长会议”、“家长报刊”等方式,集中指导家庭教育的方法,借以实现家庭内部教育的合力效应。

(4)、针对社会存在的消极影响与职责不明不实的问题,可通过法制手段与政府行为,予以强制完善,以求优化。

四、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实施德育的业务素质,努力建设一支以教师为主体的德育工作队伍

要强化队伍建设,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知识,强化教师遵循新时期德育工作的规律、原则、方法和青少年的年龄、心理特点,科学地、自觉地、创造性地搞好学校的德育工作。

如能实现以上所述,德育工作的“三结合”必将会出现一个“1+1+1>3”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2010年9月     浙江西湖出版社         《班主任之友》

2、2011年6月     河北人民出版社         《德育教育》

3、2010年11月    浙江教育信息报         《我的一点德育教育观》

4、2010年3月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学校德育管理创新之我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08: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