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2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馋”出数学兴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07: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作为教师,我们要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使学生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亲近感和认同感,这有利于学生形成接纳心理。学习的主体在无形中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同时也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例如,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时,可设计一道“多味”型的题目。

第一次设计“多味”型的题目:是出示线段图,少年宫到小冬家是2.15千米,小冬家与学校相距0.55千米,学校到小华家有1.55千米。小冬家和小华家相距多少千米?从家到学校,小华要比小冬多走多少千米?小华从家到少年宫一共要走多少千米?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讲,本题目符合新课程提倡的生活化和情境化,按照两位学生家与学校、少年宫之间的路程,我安排了学生上来演示。学生演完迫不及待地按着题目一个一个地完成。还能提什么问题?学生思考片刻,模仿前面的问题,也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是主动学习,但这种氛围并不能让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心理负担的情况下主动学习。于是,我设计了第二次的“多味”型的题目。

第二次“多味”型的题目:是出示情境图,柜子高1.65米,凳子高是0.78米,小猴身高0.85米,在柜子的顶部有一大串香蕉,请问小猴能吃到香蕉吗?为什么?

可爱机灵的小猴出现在画面中,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眼球,看着香蕉放在高高的柜子上,矮小的小猴怎么吃得到呢?问题自然而产生,也许不要出示问题学生都能猜到这个问题,难点就是该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看似很简单的题目还有大学问呢?全班立刻分成了正反两方,一方说可以吃到,另一方说不可以。反方的理由是0.78+0.85=1.63(米),1.63米<1.65米,所以小猴不可以吃到。正方反驳道:“小猴站在凳上不够,可以伸手嘛!”伸手——非常好的一个点子。此时,全班的学习氛围可以想象是多么的激烈和精彩。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数学知识出现在一个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的情境,并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亲身经历进行愉快的交流。这样,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思维随之展开,兴趣随之产生。

两次设计的题目素材都来源于生活,都是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生动事例。为什么第二次能把整个课堂推向高潮?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07:21:00 | 只看该作者
抓住学生的喜爱。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是儿童,看到机灵可爱的小猴,心中很喜欢。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触发学生怜悯之心。动物是人类保护的对象。那么小猴遇到问题怎么办?遇到弱者更容易让学生产生怜悯之心,决心要帮助小猴。学生学会动脑筋想办法,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真正做到了主动学习。

联系学生亲身经历来解题。吃,这是一个不能再熟悉的生活问题。能不能吃到?多数人对这一问题都会感兴趣。人都有一种吃的欲望,如果这个题目答案能吃到,仿佛解题的人真能吃到。但从数学知识来解答,0.78+0.85=1.63(米),1.63米<1.65米,小猴不可能吃到,阻塞了思维的通道。这也激发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把问题迁移到自己的身上,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办?自己个子矮,还可以伸手拿。学生联系了生活,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程理念下的作业题目是具有学生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作业题目已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学习需要、生活需要、人生需要。让我们多设计一些多味的题目,使课堂多一份趣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7 19: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