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3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学生学习的真实角度出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04: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光辉老师在《中国教育报》6版《这真是一节“好”课么?》一文中提供了一个数学课例。在“三角形的内角和”这节课的开始部分:“教师提问:‘猜一猜,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是多少度?’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纷纷举手发言。可是,当第一个学生给出180度之后,其他学生再无其他答案。见此情形,教师用期待的目光扫视全班:‘还有不同的猜想吗?’‘大胆猜一猜,三角形的内角和还可能是多少度?’在教师的一再怂恿下,学生们再度踊跃起来:90度、120度、200度、360度……教师的脸上漾起了笑容:‘既然有了这么多不同的猜想,究竟谁的猜想是正确的呢?你们能自己想办法动手验证一下吗?’……”

  看了这个片段,我们不禁会产生如下疑问:第一,当教师提问:“猜一猜,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是多少度”时,学生为什么积极性很高?第二,当第一个学生给出180度之后,其他学生为何再无其他答案,课堂变得沉闷起来?第三,在教师的一再怂恿下,学生为何又会再度踊跃起来,且是“漫天乱猜”?学生的外在表现实际上经历了“兴奋---沉寂---兴奋”的过程。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于学生的时候,就不难回答这三个问题。学生之所以对老师提出的首个问题表现出积极性,那是因为学生通过预习基本上都知道答案是180度。这还可以从“当第一个学生给出180度之后,其他学生再无其他答案”得到佐证。因为,这位学生说出了正确的而且大家都知道的结果,于是课堂也就变得沉寂了。就因为教师一再怂恿,学生才出现了迎合教师需求与暗示的答案。在匪夷所思的“漫天乱猜”下,课堂出现虚假的热闹场面,也就不足为怪了。

  实际上,学生会出现这些问题,是受教师那双无形的手左右。第一,教师的教学没有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起点上。难道学生在这节课之前对“三角形内角和”真的就完全一无所知吗?恐怕不是这样。第二,这位教师关注的还是自己的课前“预设”:猜想---操作---验证---巩固,这些环节要按部就班地走完才行,对课堂生成的“问题”却视而不见。这两点可归结为一句话:这位教师的心中没有学生,这是一节虚假的课。而真实,才是一节好课应有的底线。

  笔者赞同王老师对这节课某些环节的合理解释与适切的建议,只是从“真实”这一底线出发,仍有一些问题与王老师商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04:44:00 | 只看该作者
首先,王老师认可了该教师的首发提问“猜一猜,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是多少度”,只是建议执教者“在学生给出猜想之后,应适当追问”,而没认定这位教师的问题是否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否是一个“虚假”的问题。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是带着已有的知识积累进入课堂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不能无视其已有知识的存在,否则课堂会陷入一种无味无意的境地。特级教师夏青峰执教的“分数的意义”一课或许能给我们启发。夏老师课始便问:“今天我们学的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关于分数,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简短的一句“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

其次,课例中的教师在教学中漠视了学生的读“书”自学。通观课例,找不到读“书”的痕迹,而学生本应做到的课前预习却成了对课堂教学的“干扰”:“从第一个学生直奔主题的猜想---180度中,我们不难看出课前预习对学生猜想的影响,而且这种干扰始终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操作活动中。”我们再反观夏老师的“分数的意义”一课,待学生七嘴八舌地汇报完所知道的“分数”知识后,夏老师接着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把心中的“小问号”逐一倒出后,夏老师顺势建议学生走进课本:“同学们,我们带着问题去学习好吗?虽然有些问题,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全学完。不过我们有很好的老师---课本。大家自学课本,又能明白哪些新的知识?”同时适时教给学生读数学课文的方法: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同座交流自己的收获等。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数学书不仅是给教师用的,更是给学生用的。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课本必须善读。阅读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教无定法,笔者无意否定“课例”中那位教师的教学方法,但该课忽略了文本的学习是不争的事实。夏老师曾在“分数的意义”一课课后谈到:“我在课堂上,没有帮助学生设计什么复习题,就直接引导学生思考:‘关于分数,我已经知道了什么?我还想知道什么?书上又能告诉我们什么?我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这样促进学生主动地回忆、交流、阅读与思考,同时也感悟一点学习的方法。试想,我们成人的学习,是否在很多时候也不自觉地运用过此方法呢?至少,我认为它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我把它推荐给孩子们。”因此,当我们站在学生学习的真实角度去看问题时,一切都会变得透明、清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20:4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