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5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融”现代信息技术,“悟”数学学习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22 22:1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融”现代信息技术,“悟”数学学习方法
摘要:
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教育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其中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对我们山区小学传统的数学教学手段发起了严峻的挑战,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能更直观、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而在现代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尤为重要,我们要让他们自觉地学习,提高他们的“悟性”。“悟性”如何提高呢?这就需要将信息技术和数学的学习方法融合在一起;需要循序渐进的教学;需要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需要让学生有效的动起来。
关键词:小学数学; 现代信息技术;悟性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 随着CAI和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推广,全球教育竞争的白热化,现代信息技术带给数学教学越来越广泛、深远的影响,它强烈要求着我们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突破出来。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努力学习的工具,优化我们的数学教学。怎样把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直观,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 “悟”性,应成为全体数学教师共同关注的焦点。
悟性源于禅,指心性的修炼。启迪学生的悟性对于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数学教师要向轻车熟路告别,踏上新的征程。”数学教学要扬弃,要创新,要顺应历史的发展,要完成培养全民的创新精神与意识,完成培养“创新型”的、高综合素质的人才,仅有数学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是捉襟见肘的。一个在单位时间内——短暂的几年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对学生“授之于渔”,而不是“授之于鱼”, 就必须教会学生“悟”,即培养学生的“悟性”。
如何培养学生的“悟”的能力呢?这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我们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的面前。为人师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驱动着我们自觉的去进行思考、探索,追本逐源。
一、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古语云:师高弟子高。数学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思维能力及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开发,能自己心悟所得,举一反三,必须要求教师首先是创造性的人才。创造力应该是当代数学教师必须具备的可贵品质,教师在教书育人时,富有较高的灵性和创意,就是为师的最高境界。
富兰克林有一句话:空无一物的袋子是难以站得笔直的。同样,数学教师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不注重吸纳时代的活水,创造力就是一句空话,“心悟”也就失去了凭籍。在现代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各学科之间横向交叉,渗透和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这必然反映到数学教学内容上来。
所以我们认为,网络技术的应用,是突出数学教学边缘性特征,实现数学教师自我“充电”的最佳途径。网络技术的应用不仅为拓展了我们的视野,而且能启发数学教师的创造灵感,提高教师自身的“心悟”能力。如今,学富五车已不足为恃,重要的是创造,无止境创造。若认识到培养的是将来社会需要的实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我们数学教师必须多学习。只要我们能将网络融合于教学中,我们就能在教育与继续教育的链带上永不落伍;只要我们能将现代网络技术应用于课堂,我们就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只要我们能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我们就能成为真正有创新精神的学者,而不仅仅是一名“教书匠”......可以说,数学教师谁学会了将这二者融合在一起,谁就掌握了开启创造之门的钥匙,谁就掌握了培养学生去“悟”的理论上的主动权。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学会天才的思维方法,要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能发现并发展自身的创造力,敢于标新立异,随机应变地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对约定俗成的教学方式怀有强烈的思维批判性,这是时代,更是现代教育赋予数学教师的重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2-22 22:13:57 | 只看该作者

二、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
加涅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学习结果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这些正是学校教育,教学所期待的结果。“悟”即是认知策略的总括,它指能学会对自己的认知学习过程。
学生要能心悟明智,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成,若没有经历清晰的认知过程,没有日积月累的数学积淀,“悟”将是“纸上谈兵”。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层级系统足以支撑数学课堂教学的“心悟”学说理论成立,见下表所示:
数学认知教学目标分类表
等级        目标        心理意义        具体表现
1        记忆——对已学过的材料的保持        记忆,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        能回忆学习过程,方法,理论等
2        领会——把握所学知识的意义        超越了记忆,但仍是较低水平的理解        能理解,能计算,能推断
3        运用——将学习所得应用于练习和后面的学习        已达到较高水平的理解        能应用概念,方法,规律,观点,理论
4        综合——能将先前所学的知识或经验组合成新的整体        产生新的认知结构,故特别需要有一定的创造能力        能制定一项操作计划,能概括一些抽象关系,能发表新的见解
5        评价——评定自己的收获,能力        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        能对自己的学习作出价值判断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经历生动、形象的知识形成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还能将传统教学中教师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学生难以觉察的信息和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更加轻松、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遵循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去悟,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教给学生“悟”的方法,是对数学课堂常规教学的一种变式处理,是授人与渔以求富足终生的长远效用,不是授人以鱼而解一餐之饥的短视行为。我常对学生说:老师无法教给你亘古不变的知识,但是可以教给你“怎样学习”这把万能钥匙——“悟”的方法。
三、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如何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具有深厚的科学基础和工具性的获得,自觉的把获得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内化于心,升华成为创新精神,为一生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数学学习如同行舟,在浅水时想尽办法也枉费力气,而水满之后时机成熟自然畅通无阻。
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理性的教师权威,师生相互人为提供一种心情舒畅,气氛融洽的心理环境,让教师与学生彼此具有更大的心理相容性,调动双方的积极,主动作用,最大值的提高教学效率。
同时,教师还要充分挖掘数学学科的自然科学因素,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数学教师就应当在准确、鲜明、幽默、生动的教学中,做到形真、意蕴,让学生忘情其中。再加上数学工具性学科性质确立了数学教学的丰富无限,所以数学教学的内容不仅是课本知识,还得要来源于生活,还原数学的实效性。
如果只有紧张,单调、呆板、忙碌的教学活动,是完全不能适应鲜活,丰富数学教学内容的。只有五彩缤纷的课堂教学艺术,并结合现代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轻松,愉悦的环境,把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那么,时机成熟,学生的“悟”性自然就呼之欲出、畅通无阻。
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2-22 22:14:0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的核心内容是人,是学生,最关键是让学生有效行动起来,主动建构知识。面对雪崩似的知识增长,教师必须教给学生学法,培养学生去“悟”,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它包括寻找知识的能力,理解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去“悟”,实际上包含了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除了课堂教学对学生的直接强化以外,还有一种间接的学习,这就是学生自觉地学习。因此,教师必须搭建学生主动探究的平台,把广阔的学习时空让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
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具有预习和收集资料的能力,它包括从图书馆,因特网上查阅信息的能力,正确使用各类工具书,;其次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思维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增加思维的自由度,培养学生思维的广泛性、深刻性、灵活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
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些学习、思维的方法,才会独立的去思考,主动的去学习,用理论联系实际,眼到、耳到、手到、心到,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并将知识转移为实际的能力。在动手与动脑结合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成功感,使学生的悟性进入良性循环、不断发展,达到教学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
总之,学生真正的数学学习阵地不是在课堂,课堂在人一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获取中起到灯塔的作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自觉地进行学习,能将学习和现代信息技术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才是我们提高学习数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师应让学生明白让学生明白无处不是数学,无时没有数学,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去“悟”,提高学生”悟”的能力,就一定能高质量的完成数学教学任务,实现培养创造型,复合型人才的教育教学目标,也能让学生终身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 04: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