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6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18 20:4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摘要:目前造成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发展受限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必要的资金用于建设信息硬件设备,以及没有做好设备后期维护升级工作。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着“装饰门面的形象工程”现象,主要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考核。软件盗版现象严重。解决方法是要由国家建立循环的硬件投资机制,确保教学正常进行。树立没有教育的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的正确思想与认识。建立起完善的教学评估考核机制,以学生是否掌握相关知识技能为考核标准,而非以该校所拥有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为主。由国家完成中小学信息教学软件的正版化国产化建设。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硬件投资;认识运用;考核
从事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教研管理工作,十几年来的工作经历,使我从最初时的兴奋,到实际工作中逐渐成熟,直到现在的彷徨!深深体会到农村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开展的艰辛,以及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无奈。
我县是黑龙江省中西部典型的农村县,全县以农业种植养殖为主,没有什么像样的现代化工厂与企业。财政收入困难,投入教育的资金十分有限,仅能维持最基本的教育教学需要。但我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却始于1999年,这在农村县来说可以说是比较早的。十几年的工作,深刻感觉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多次参加省市的各种教研培训活动,与全省各地同行们探讨,他们也感同身受)。
一、国家应该建立信息设备投资的循环机制
我县初期的中小学校微机设备(微机室),当时是采用学生(家长)集资与县财政投一点的方式够买建设的(当时对集资乱收费的管制还不像现在这么严格)。设备安装完毕后,可以说是轰轰烈烈地开展起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给农村孩子们带来了一片新的学习天地。学生们学习兴趣高,也普遍提高了中小学生及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程度。
但经过几年的教学,随着设备逐渐老化、损坏,设备进入了淘汰期。到后期因设备原因,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当时投资建设时,没有解决好后期设备维护和升级改造所需资金问题。后来感到当时县政府投资建设时也非常盲目,没有充分考虑好信息技术教学诸多细节与问题。以为一次投资就会一劳永逸了。根本没有长远发展的计划和打算,以至于后来申请资金时政府不管不问。其实当时投资建设微机设备(微机室),也是为了充分响应国家大力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号召(当时国家教育部发出了大力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
到2005年,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给我县配备了大量的信息技术设备(微机、多媒体、卫星地面接收站)。使我县信息技术教学又能健康地开展起来了。
但是,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投资也没有充分考虑好,做好设备后续维护升级的资金问题。到2010年以后,这些设备也陆续出现损坏,设备到了淘汰期。目前也就能勉强维持教学需要而已。
虽然目前国家正在通过“中小学薄弱学校改造工程”,为我们更新升级了一些信息设备(微机、多媒体电子白板)。但也解决不了教学因硬件原因而遇到的困难。
从我县十几年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出现的情况现象,及国家对硬件设备投资建设的无规律性、间断性。使我深深感觉到,国家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对硬件设备的投资建设,应该建立起一套完善长久的循环投资机制。专业人士都知道,微机设备使用是有年限的,有个淘汰周期。建立一个良好的循环投资机制,即长久性、周期性(硬件淘汰周期)、持续性投资,保证硬件设备能不断升级更新。这样才能保证信息技术教学长久持续健康发展。而不会因为设备淘汰而中断教学,使信息技术教学总是半途而废,总是昙花一现。
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在硬件设备投资保障方面,讲的也比较宽泛。也没有太明确的详细说明(可操作性差),可见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投资方面要以中央财政为主体(最好是全体),农村及贫困县级财政根本无力承担此项工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2-18 20:47:12 | 只看该作者

二、正确认识、运用信息技术
在实际教学中,深深体会到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的作用是多么重要。可以说没有教育的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因为教育的现代化首先必须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手段现代化是基础和先决条件。我们总不能手拿木棍教鞭,胶合板黑板,石灰粉笔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吧!
信息技术教学环境拓展了闭塞的农村中小学生视野,增长了他们的知识与见解。使他们能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了解了万千世界的美丽。
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作用,不能简单用数学计算方式去量化考核,也不要简单妄想信息技术的作用,会在一天或一年之内就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不要以为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现代化了,教育教学质量就一下子提高上去。
信息技术对基础教学的作用,要有一种“宽容模糊”的思想,不要有急功近利的想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诸多因素中信息技术只是其中一个重要不可或缺的因素。千万不要人为地夸大其作用,这样会贻害教育事业的。教育信息化对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不能立竿见影的,出成果也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周期和过程。
一些上级部门和领导习惯于用行政命令思维方式去管理评估教育。全然不顾教育教学规律和基础教育特点,总是想当然地搞创新活动,以为通过几节观摩课,搞几个现场会,来几个经验介绍,树几个典型,就一蹴而就地把教学成绩搞上去了,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作用,不能用“多、快、好、省“及”大跃进“方式去做去衡量。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要有一个“适当、适中、适时“的原则,不能当做神丹妙药包治百病。
多媒体课件再好也不能替代教师的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除了知识的传播外,二者之间还有一个“情感价值观”的交流过程,这一点是任何多媒体课件都不具备的,也是任何多媒体课件无法比拟地。
再好的多媒体课件也不能代替实验课,学生只有亲自动手实际操作,通过亲自实验才能体会到、观察到、感觉到事物的原理与过程。才能理解其中的“奥秘”,正所谓“手动为实,眼见为真”!。
只有正确认识了信息技术作用,正确地运用好信息技术。才能搞好信息技术教学,才能真正地逐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教学考核机制
在实际教学检查中发现,大部分学校存在着把学校有多少套信息技术设备(主要是微机、多媒体)当作装饰学校门面的想法(面子形象工程);当作为了迎接上级检查的备品,学校升档、晋级的招牌,以及招生时的宣传广告而已。并没有真心去琢磨研究如何做好本校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以至于严重浪费了资金和资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上级行政业务部门评估考核机制存在问题造成的。
我们在实际教学考核中,不以学校有多少信息硬件为标准。而是以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程度和教师信息素养高低为准。
我们前几年对中学信息技术课实施了毕业考核制(类似高中的信息技术毕业会考),主要考核学生动手能力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一线学科教师在每个学期制作1~2个实用课件。以此推动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2-18 20:47:16 | 只看该作者

四、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软件要正版化国产化
可以说目前我们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的软件99.99%都是盗版的(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没有资金也没有意识购买使用正版软件,使用的全是盗版软件)。软件经常出现各种问题,影响教学不说,也给中小学生留下了使用盗版软件无所谓的印象。在他们的幼小心灵里留下了盗版不违法的负面印象。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所以从国家的层面上,考虑为中小学定制购买正版软件,提供给学校免费使用。虽然资金巨大,但为了孩子们健康成长,为了信息技术教学健康开展,这项投资是必要的,这项工作也是早晚必须要做的。不要以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使用盗版软件无所谓,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其实这是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性问题,是个涉及法律违法不违法的问题。“微软公司”经常指责我们盗版,原因就在于此。
十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及30余年的教学经历与阅历,使我深深感觉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弊病,总得有人看到想到,也总得有人说出来(讲出来)。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就是没人说出来讲出来。大部分人认为,说出来有什么用,领导上级国家能听你的!。台上讲的冠冕堂皇,条理清晰,全是歌功颂德的好话,但就是不揭穿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弊病,谁也不去揭“黑洞”。我们总得有人来回答“钱学森之问”,也得有人解决“钱学森之问”。如果真到了没人去说,没人去管,也没人去做的地步,那么我们国家教育就真的没有希望了!,国家也会随着教育的僵化而衰落灭亡!。正所谓“位卑未敢忘国忧”,以上现象与问题仅是我们地方的,观点仅是个人实际教学工作感言而已,不一定正确,阐述的问题也不全面,逻辑性也不强(只是信手拈来而已),与同行们共勉吧!。
好在国家有很多仁人志士,相信中国教育,尤其是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仁人志士们的领导下,一定会取得辉煌的成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14: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