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徽省芜湖市小学数学学科实验总结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2-16 08: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正因为如此,我市小学数学学科在课改实验的过程中重在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变传统的数学活动机械模仿与记忆为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重在转变评价观念,构建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小学数学学科在2001年8月参与了国家首轮课改实验。六年来,我们的工作思路是:“抓住一个核心,坚持两个结合,突出三个环节,力争四个突破。”“一个核心”:以课程改革实验为核心。“两个结合”:实验研究班与全市实验班相结合,教师培训与教师自我学习相结合。“三个环节”:认真实施、评估总结、交流推广。“四个突破”:在教科研方式上有突破;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有突破;在教学方法的改变上有突破;在评价方法上有突破。



一、加强教师培训,全面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1.实验前期分阶段进行各个层面的通识培训,保障课改的顺利实施。



为了让广大教师了解课改的意义,领会课改精神实质,更新教育观念,我们把师资培训工作作为实验前期准备的重点。2001年暑期,我们对各个层面的领导与教师分阶段进行了通识培训,培训的方式有课程专家讲座、参与式培训、个案研究等,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为课改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2.实验中进行各级各类教材、教学培训,积极推进课改向纵深发展。



为了让广大教师深入理解课标精神,尽快熟悉、掌握、灵活运用新教材,教研室本着课标与教材相结合、教材与教法相结合、典型课例与一般课例相结合的原则,分别组织了课标解读、教材分析、专题讲座、课堂实践等形式的活动。六年中,我们采取逐级培训的方式进行辅导,使教师们受益匪浅,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一是邀请人教社的专家亲临我市进行国家级培训,专家与实验教师面对面直接交流,帮助广大实验教师深刻领会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理解编者意图,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用好、用活实验教材。二是组织典型课例的研究和示范教学,使广大教师在研讨中把握教材内容,同时倡导我们的教师不仅要做教材的使用者,更要做教材的开发者。三是以比赛为激励手段,促培训出成绩。我们组织了以下的比赛:①组织特色案例、优秀课件、教具学具制作的评比;②举办两年一度的教学大赛;③进行一年一度的论文评选。通过这些比赛活动,让广大教师用理论指导实践,使我们在课堂上真正关注学生,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使学生经历、体验、探索学习的过程,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



3.强化校本教研的建议,形成我市的教研特色。



(1)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学校聘请骨干教师为教研组长,各教研组每学期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科研计划,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小结。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培训、教研活动。



(2)开展师徒结对,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校聘请经验丰富的好教师带徒弟,坚持徒弟经常听师傅的课,师傅了解徒弟上课情况,并给予指导,实实在在地使青年教师做到“先模仿、后创造”。



(3)加强教师的信息素养培训。学校对教师进行了计算机和现代媒体的使用培训,对不同年龄、不同水平老师用不同的方式及提出不同考核要求,提高全体教师信息素养的平均水平。



(4)自我反思、自我加压。教师只有充分认识自我,才能不断发展自我。在教研中通过教师自问、自省,找出自己优点、缺点和生长点,确定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目标,要求教师每节课后写课后笔记,找出教学不足之处,每学期写一份有一定质量的教学小结,不断总结和提高教育教学和教研能力。



(5)同伴互助、共同提高,在教学中发展,在教研中成长。①广泛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鼓励教师开一节市公开课、每学年开1~2节校内公开课。②编写电子教案,以备课组为单位,各人构思—集中交流—每人写出个案—交流讨论—共识—电子教案。③实施课堂实录,通过把教师的上课实况用摄像机摄下来,自看自省或是请名师和专家进行分析,找出不足原因,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④引导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不断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根据各年级学科特点组织申报教科研课题,每个教研组根据自身学科实际和人员结构等确定校内研究课题。⑤增强激励机制,鼓励冒尖,我们认为教师之间是竞争对手,但不是对头,在教师之间广泛开展互相听课活动,每学期教师相互听课10节以上,营造出浓厚的研究氛围。



二、创设崭新的课堂教学环境,构建新模式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呈封闭状,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学生全身心投入,缺乏对学生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



例如一节班会课,老师说:“我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个问题是:一群人上船,第一个上船的人是你自己,第二个上船的人7岁,第三个上船的人8岁,第四个上船的人9岁,第五个上船的人10岁,第六个上船的人11岁,第七个上船的人12岁……第一个上船的人几岁?”老师请了全班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一一回答,答案都是6岁。老师摇摇头说:“我说的第一句话是第一个上船的人是你自己。难道你们全都是6岁吗?”同学们哈哈大笑。



老师接着说:“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树立自信,拥有自我。第二个问题是:原来车上有10人,到了第一站,上1人,下1人;到了第二站,上2人,下2人;到了第三站,上3人,下3人;到了第四站,上4人,下4人;到了第五站,上5人,下5人……”老师还没说完,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车上现在还有10人。老师又摇摇头,同学们睁大了眼睛望着老师。老师说:“我还没说最后的问题呢!我想问你们这辆车在途中经历了多少站?”同学们又是一阵大笑。



老师又接着说:“同学们,我们要想在前进的道路上获得成功,不但要树立自信,拥有自我,还要知道奋斗目标是什么。”同学们纷纷点头……传统的课堂封闭,导致学生思维的定势。这位老师正是利用了这种定势使班会课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呼唤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期待教学节奏如行云流水,行乎其当行,止乎其当止。课堂教学结构安排主副相宜、难易相配、动静相宜;教学方法举重若轻、游刃有余,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怡然自得。因此,各区、校依据自身的特色,立足自我探索,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使我市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呈现出千姿百态、丰富生动的局面。如育红小学的构建“实践活动”的模式,安师大附小“以问题为中心”模式,师范附小“激趣质疑”模式,绿影小学“情境探究”模式,镜湖小学“讨论互动”模式,范罗山小学“实践创造”模式等。在这些模式的研究中,各区、校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从选项—立项—具体实施—总结反思—交流推广,步步扎实,取得了良好效果。



1.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模式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可由2~6名不同能力、性别、性格、文化背景的学生组成,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自信心、同伙关系等产生积极影响。合作学习的优势就是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实现优势互补,通过合作学习,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也能减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压力,增强学习自信心,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面对我市班级的大数额,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呢?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



一是合理分配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小组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个人的学习成果怎么样等)。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迁移。



二是合理的教学设计,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前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合作学习的内容应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



三是恰当的课后总结,我们要求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十分必要,这样做有利于改进教学,我们的教师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四是加强学科整合,充分利用时间。我们数学教师为了充分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经常和体育教师进行组合,把一节体育课和一节数学课整合起来,完成同一个教学任务。也就是将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一组同学上数学课,另一组上体育课。然后再交换,其实这样做,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延长了劳动时间,但他们为了小组合作有效度,他们就这样做着。



2.构建实践活动的学习模式。



(1)开展探究性学习,改革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缺乏主体性和主动性,这显然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加强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去探究知识、发现知识、掌握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数学实践活动,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安排适当的实践探究环节。因此,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显得很有必要。数学知识的呈现形式,从某种角度来说,它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同样的教学内容,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将产生不同的效果。如以结果形式呈现,往往容易使学生产生机械接受的学习方式,形成死记硬背;以过程形式逐步呈现给学生,能引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的愿望,从而对知识具有比较深刻的印象;以问题形式呈现给学生,则往往能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设计实践性作业,改革作业形式,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习惯与能力,为学生数学素养培养与提高创设了更多的机会,也为教与学创新模式建构提供了实践的舞台。



传统的作业形式是学生做教材或教师早已编制好的类似于例题的习题,学生可以不动脑筋的依样画葫芦的解答完所有的作业。这样的作业已部分地失去了其“生命”的价值,而只是成为考试的附庸,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为此,我们要求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要弥补其不足,可以结合学生的实践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不定期的为他们设计一些实践性作业。所谓实践性作业,是相对于课堂作业、家庭作业等一些书面作业而言的,它需要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完成的作业。这样,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实践性作业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学生不再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相反使学生树立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要用到数学的思想,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标准》更明确地将“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相并列的学习领域。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改革传统的作业形式,有利于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与运用能力的提高,需常抓不懈。



(3)设计“生活数学”系列活动,拓宽了探究途径,培养了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与能力,为建构教学模式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脱节,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已成为发达国家课程内容改革的共同取向。国外一些专家提出“用数学于现实世界”的口号,对实用性的知识十分重视,力求学不在多,而在有用。为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形态,掌握实践中常用的一些数学知识与方法,会用书本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和初步具备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我们的教师为学生开设了“生活数学”系列活动,架起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广大师生学科实践的能力与水平,我们每学期均要安排大量的师生学科实践活动。学科实践活动很多都涉及到信息的查询以及整理、应用。



书本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往往以不同的活动形式为载体,在实践活动中完成的。所以,我们总是配合教学进度,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学生设计一些“生活数学”的系列活动,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去完成,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参与,完成其中的某一方面。比如六年级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的应用后,我们的老师就想到让学生去配制酒精消毒液,并与科学老师联系,让他们配制浸制动物标本的福尔马林溶液等。又如让他们通过观察、调查,学校食堂每天做饭用去多少米,学生吃剩倒掉的又有多少,并经过百分比计算,作出数据统计,在晨会课上向全校学生公布,教育学生要爱惜粮食等。还开展了如“购物”、“租车”“快乐的旅行—口算训练”等生活数学活动。这样,通过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发现数学问题,设计“生活数学”系列活动,为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于现实生活之中,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搭设一个舞台。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与能力,更重要的是把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生活情境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让数学教学焕发出应有的生命活力。



加强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课内外的联系、校内外的沟通、学科间的融合,也有利于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正确应用创造更为广阔的时空场所,还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均衡发展。这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必由之路,也是造就跨世纪人才的必由之路。



三、更新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标准》中阐明:“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我们努力做到:加强认识,健全制度。



1.提升评价认识。



(1)评价目的的变化。以往,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把评价目的视为测查学生的智力水平(即先天素质)、筛选个别精英人才以及把学生人为制造出三六九等。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只能使很少部分的“优等生”从评价中受益,而绝大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因此受到挫伤。通过实验,广大教师逐步认识到,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是为了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身心发展状况,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2)评价理念的变化。应试教育下的数学评价理念是“以教师评价为中心、以结果评价为中心、以认知评价为中心”。通过实验,教师认识到这种“三中心”的评价理念是制约小学数学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想使小学数学教学实现科学化,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必须树立新的评价理念,否则势必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实验教师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新课标和实验教材的研究活动、通过参加旨在提高教师教学理论水平的“请进来、走出去”的校本培训活动以及通过自学等提高了认识,更新了评价理念,逐步树立了“教师评价与家长评价相结合;学生相互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学习结果评价与学习过程评价相结合;认知评价与技能评价、行为习惯评价和情感态度评价相结合”的现代数学教学评价理念,并用这种“四结合”的现代数学教学评价理念指导自己的评价行为。



(3)评价标准的变化。过去,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结果的评价标准单一,只侧重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通过实验,教师的评价标准由“一元”转变为“多元”——既注重对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和数学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作评价,又注重对学生的行为表现、情感态度、学习习惯以及思想品德等方面作评价。具体体现在对每个类别的发展维度进行评价时,不仅考虑到该维度与其它维度的联系,也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如:数学知识掌握的评价主要从识记、理解和运用三方面展开;数学基本技能掌握的评价包括运算的速度、运算的正确率、运用知识的广度(在生活中运用、在游戏中运用、在学习中运用等)等方面;行为表现的评价主要从课堂动手操作、作业和课外学习活动等方面进行;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则从接受、反应、内化、组织等四个层次着手;对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在预习、听课、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行为表现所进行的评价。这样一来,与以往相比,评价的标准更加多样,更加符合小学数学学科的学习特点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



(4)评价过程的变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程通常是与教学过程相脱节的,往往在一个单元或一个阶段的教学之后,集中对学生学习情况予以评价。评价过程游离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所带来的后果是:评价不能充分发挥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转变评价过程后,教师将评价过程寓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将评价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使评价过程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过程一同展开,产生以评价促学习、以评价引导学习的良好效果。具体操作方法是:第一,为每个学生制作一套“成长记录袋”。记录袋的内容涉及到学生在课堂、课外以及家庭等场合的表现、作业情况、与教师家长同学的交流情况、个人作品、小制作、小发明、个人在某阶段的爱好兴趣特长等方方面面。第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记录,勾画每个学生学习活动的轨迹。教师在课堂和课后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情况及时予以记录。记录的内容可以包括:①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掌握情况;②学生对知识的自学、预习情况;③对各单元新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活动参与和表现情况;⑤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迁移和运用情况;⑥学生把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综合运用情况;⑦学生在课外学习活动中的知识拓展情况;⑧学生做练习时的解题方法、解题思路、解题过程、解题结果的正误等。由于将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学习需要,及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和调整教学方案,这样,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5)评价方法的变化。从前,对学生评价往往依据教师对学生在课堂和课外活动中的表现、作业、考试成绩等的观察分析进行,这显然比较片面,因为一个教师面对几十名学生不可能做到对每个学生都了如指掌。此外,学生的活动天地也远不止是课堂和学校。我们的教师探索出了一整套全面、准确、客观了解和评价每个学生的方法:①发动学生家长对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记录评价。为此,教师首先对家长进行理论和操作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规范的评价技术。每个家长都为自己的孩子制作了一份“学生家庭成长记录本”,把孩子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时间支配情况、作业情况、拓展情况、预习情况、社会实践情况、开拓眼界情况等如实记录下来。在客观记录的同时,大部分家长都树立了表扬激励为主、正面引导为主的评价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强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②引导学生互相欣赏、互相评价。在具体操作中,通常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展开互评、互学活动。同学们按照一定的顺序观看、交流,并分别对别人的作业、作品、特别表现记录卡等予以评价,对其好的地方予以赞扬、欣赏和学习,对其不足之处提出纠正和改进的意见。③引导学生自我欣赏、自我评价。针对低年级小学生自我意识不够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对自己好的学习方法予以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在学生解题时,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解题思路,问一问自己:我用的方法好不好?好在哪里?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这样解题对不对?等等。通过这种反思性学习训练,使学生逐步养成了关注自己学习过程的习惯,为形成自我评价能力奠定了基础。



(6)评价方式的变化。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以等级制和分数制为主要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往往挫伤了一大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的教师进一步认识到,当今的小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有很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意识。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本着“激励为主、肯定为主”的原则,尽量注意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所取得的一点点成绩和进步都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具体评价方式是:①取消分数评价制、等级评价制和名次评价制,采用“红星评价制”,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习情况、发展状况等奖给学生数量不等的红星,表现好的、发展好的就多记红星,使全班形成一种争着多得红星的局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②为学生制作“闪光点记录卡”,专门记录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将学生有创意的解题方法、精彩的发言、课堂和课外活动中的良好表现等都及时记录,再附加肯定的和鼓励的评语,并及时向学生反馈情况。学生从记录卡中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励学生不断地取得进步。



2.制定质量监测评估制度,保证课程实验的有效实施。



2006年6月,我市出台了小学质量检测评估制度(教办[2006]17号文件)。质量监测历来是教师、学生、家长最为关住的,是课改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我市针对这一“焦点问题”进行了探索。



(1)工作目标。加强小学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充分发挥监测评估促进发展的功能,使监测评估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成长的过程,成为促进我市义务教育阶段高位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



(2)小学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的基本内容与形式。小学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的基本内容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个方面。对基础性发展目标中的公民道德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的监测评估,主要通过提交作品、动手操作、活动报告、行为观察、作业分析、学生成长记录等方式进行。



对学科学习目标的监测评估,包括对学生学业质量形成过程的监控和对学生经过一定阶段学习的结果进行监测评估。



学业质量形成过程的监控主要通过形成性评价进行,注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运用多种方式、方法评价学生。



对一定阶段学习的结果进行监测评估,既可以采用期中、期末阶段进行水平性评价;也可以根据学科特点采用学段或等级水平监测。监测评估应采用多种形式,如闭卷、开卷测试、口试、听力测试等。其组织形式可以以学校为单位进行,也可以由市、区教研室对某学科或某年级段进行抽测监控,可以有目的地选择学校、年级、学科抽测监控,也可以与学校正常的教学评估工作结合进行。市、区教研室进行统一抽测,是加强对学校和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



(3)监测结果的呈现:监控结果应采用等级制等多种呈现方式,不得利用监测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等排队。今年抽测年级采用分数与等级相结合的呈现方式: 等级分为A、B、C、D、E五个等级, 等级比例为:A:30%;B:40%;C:17%;D:10%;E:3%(得分率不低于60%的不得划为E等)。





六年来,我市小学数学在课改实验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6年3月,我市顺利完成了国家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光盘录制项目,承担了30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光盘的录制任务。我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课、研讨课在全国获奖或交流有5节,在省级获奖或交流的有20节。我市小学数学教师在《人民教育》、《安徽教育》、《教育文汇》、《试教通讯》等刊物上发表的课改论文共100余篇。



我们还注重发挥课改骨干教师的积极性,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有意识提升归纳已有的课改经验。2002年暑期,我们组织我市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编写了《小学数学新论》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例分析》两本专著,丛书出版后在全国各实验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实施新课程,学生的口语表达强了,思维积极了,尤其是动手能力强了,质疑能力强了,学生在课堂上更爱表现自己了,个性更加鲜明了,我们有一种感受:学生更热爱我们的课堂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12: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