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引导学生观察书上 15 页的实验。
b、教师介绍实验器材和实验箱的构造及实验方法。
c、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d、提问引导学生观察。 (必要时可讨论) (1) 、在模拟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2) 、点燃蜡烛前香的烟是怎样流动的? (3) 、点燃蜡烛后香的烟流动路径发生了什么变化? (4)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蜡烛燃烧的热量使南方空气受热膨胀、变轻、上升,从 烟囱排出; 南方空气少, 压力变小, 冷空气从箱北方的孔流入补充, 向南方移动, 然后又受热上升,从而形成空气流动,产生一股小风, 这股风的动力就是 蜡烛燃烧的热量。 )
e、小组讨论: (1) 、我们从实验中可得出什么结论? (2) 、教师巡回指导。
f、总结: 是蜡烛燃烧的热量使空气流动形成风的。
四、深入探究
1、导问:玻璃箱里的风是蜡烛燃烧的热量使空气流动形成的,那自然界的风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呢?
2、提问:自然界的风是什么力量使其产生的? a. 人力 b. 电力 c. 蜡烛 d. 太阳
3、总结: 在太阳照射下,地球表面各处的气温都各不相同,气温较高的地方,空气就会变轻上升,气温较低的地方,冷空气就流向了气温较高的地方来做补充,这样空气不断流动,也就形成了风。归根到底,推动地球上大气流动形成风的能量来自太阳。
五、结束(引导学生学习下一节内容的兴趣)
1、同学们讲一讲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风的形成,也了解了不同的风,还有一种非常厉害的“龙 卷风”,它威力无穷,可以将人卷上天空,友友和四个小主人公一不小心就被卷上 了云端,那么他们在云里会有什么奇遇呢?我们下节课再一起学习。
六、 板书设计
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风是怎么形成的 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使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太阳的热能使地球上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教学评价与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紧紧围绕“了解风的形成”的教学目标及编辑科普小报这一单元总任务来展开,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安排了搜集资料、做模拟实验等活动,都是为最后的编辑科普小报服务的。风的形成有比较复杂的原因,仅靠学生已有的知识是很难探究出来的,所以,本课采用了“验证性实验”的方式,先通过搜集资料,找到风的形成原因的理论描述,再通过实验来验证,这样就降低了学习难度,符合了教学实际。
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在课后可安排一个作业:整理本课学习的内容和结论,看看,是否符合《气象科普小报》的编辑要求,不足的资料课后继续搜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