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语牵起手,教学更精彩——浅谈流行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
流行音乐是中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形式,在流行歌曲风靡校园之际,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流行音乐的效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以此为切入点,因势利导地运用于语文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及对社会的释读,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所以,流行音乐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 激发加深 扮靓认识 获得增强 促进强化
流行音乐是指某一时期或是很长时期内被人们广泛传唱,甚至流传后世的音乐。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脍炙人口、悦耳动听,给人以美的感受,使原本沉闷的生活充满情趣,因而广为传唱,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电视,网络的传播,流行歌曲更是深入校园,风靡一时,如今中学校园“发烧友”大有人在,使得教师忧心忡忡。语文教师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我认为绝不能把流行音乐视为洪水猛兽,对学生一味地“禁”,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流行音乐中好的东西引入语文教学,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这才是一种好办法。下面浅谈流行音乐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往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成为过去。在语文课改中,老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广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课堂真正属于他们,利用流行音乐创造情境是很好的方式之一。流行音乐是学生们所喜好的,如果把教学内容和与之相关的流行音乐联系在一块,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流行音乐激起学生们的兴趣点,会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因此,我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导入中,播放了《国歌》,歌声如战鼓震撼了中国人的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为保卫和建设家园,克服重重困难,执着向往,与李大钊在20年代创作本文一样,震撼学生的心;在教学《黄河颂》一文时,我首先介绍了文章的时代背景:当时抗日战争已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无情地践踏着华北大地,亿万国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该何去何从呢?我留下了这个疑问,播放了《保卫黄河》,一曲罢了,许多学生瞪大了眼睛,更有的握紧了拳头,眼中的激动一目了然。我知道此时的学生已被这首歌曲激发起了研读本文的强烈兴趣,由兴趣做老师,学生对本文的理解也就更透彻了。
二、音乐穿插课堂,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和情感的理解把握。
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在于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情感,也就是把学生的心和文章的情感融会到一起。大部分同学看文章欣赏的只是波澜起伏、高潮迭起的故事情节,而忽略了与文章的情感产生共鸣,在文章主人公高兴时,学生悲伤的有之。悲痛时却又大笑不止,这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意义。流行音乐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关键地方穿插音乐,就可以刺激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感情,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情感。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著名散文,尤其是父亲翻越栅栏为儿子买橘子的画面,至今已定格为一个经典。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使学生与文章表现的情感达成共鸣,我播放了崔京浩的《父亲》:“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等我长大后,。。。。。。”歌词韵味十足,同时又直白通俗,鲜明准确,生动地刻画了父亲伟大的形象。歌声中,我的眼里饱含着泪水,大部分学生也已是泪流满面,不能自已。我知道每一个学生都会由这首歌而想到自己的父亲,这泪水中包含着感激、自责和奋进。此时对朱自清父子之间的真挚情感的把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在这里,一首歌也就胜过了老师的千言万语。
再如,我教学《枣核》一文,我用《我的中国心》中的歌词“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来帮助学生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改了国籍,并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象我们一样依恋故土的”;赏析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通过听歌曲《明月千里寄相思》帮助学生体会对月思亲的意境;上到《亲爱的爸爸妈妈》,一首朴实无华的《常回家看看》启迪了多少个尘封已久的心灵,在亲情教育中,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三、音乐引入作文,扮靓学生作文的眼睛
巧妙地引用流行歌曲的歌词,借他山之石,可给作文的语言带来形象生动、活泼风趣之感,使得文章增添文采。引歌入文,别有一种生动新鲜之感。现在的流行音乐中,不少歌曲的歌名、歌词句非常优美,借用它们作为文章的标题或题记,既显得活泼风趣,又容易把读者或阅卷老师带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譬如表现对于亲情的珍惜,可用《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懂你》;表现追求理想,可用《我的未来不是梦》、《爱拼才会赢》;表现对待挫折的态度,可用《从头再来》、《阳光总在风雨后》;谈论幸福,可用《幸福不是毛毛雨》、《打开幸福的柴门》等。这类标题,或充满人生的哲理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或含蓄婉约地表达生命的意义,让人在陌生的话题中寻觅到熟悉的感觉,极富时代气息和感染力,能引起读者无穷的联想和强烈的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