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强直观性,提高思维拓展
作为教师,要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效益,进行高密度、高容量的教学,就必须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探索计算机辅助教学,让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体现最佳效果和数学教育的特色,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向高层次发展。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向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过渡。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作为教师,不能只讲教学内容贯通于课件中,要适当的融入一些能调节学生学习氛围的动画、影片和声音,让学生在专心致志地欣赏中达到情感智商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比如上课前插入一段优美的音乐,使学生做好课前的所有准备。
如在讲“变化的鱼”时,利用计算机制作动画区演示,是学生从课本静态的画面中迅速转到课件的动态中,并且结合变化规律的教师讲解和讲题,使认识在抽象→具体→抽象的过程中达到对“纵变横不变、横变纵不变、横纵都在变”的深刻理解。在“平移变换、旋转变换、对称(翻转)变换”的教学中,将这三种变换制作成具有动画的课件,在讲授相应的内容时进行演示,就能达到学生直观理解的效果,也为以后的全等三角形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调动主动性,培养学习兴趣
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课堂,通过形象逼真的演示和画面展示,直观的教学模式就能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使教学难点得以突破,让学生感觉无形的世界似乎可以捉摸,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参与和学习积极主动性,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农村初中,孩子们对于多媒体教学的特有兴趣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合理、有效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如在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展示“圆圆的落日慢慢地沉入黄河之中”的动画图片,从而展现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学生通过欣赏美伦美奂的景色,大胆猜想,掌握到更多的技能技巧。 同时,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不数学”,从而在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加以解决,达到“乐学”的目的。
3、激发创造性,改变学习方式
网络是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的空间,它包含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教学资源,能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也能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
例如,九年级几何“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时,通过计算机设计精美的包含圆和圆各种位置关系的图案,如“心脏线”、“肾脏线”等,把学生引进精美的图案欣赏中。然后分组合作式学习探究,是学生们能自主设计出包含各种圆和圆位置关系的精美图案,并总结出自己小组的设计思路和图案寓意或给自己小组设计的图案起一个别致的名称。最后让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互相交流,对比,归纳。通过教学,我发现,学生们设计的有些图案大出我的意外, 很有创意。
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