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2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历史优秀教学论文谈初中历史教学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0 20:12: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中历史优秀教学论文谈初中历史教学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习者喜欢学习,学会如何学习。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必须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而历史学科的知识有着具体性,它包括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条件、过程、地位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就要求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历史知识。
一、精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语设计的巧妙,会引发学生急切的求知心理,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教材,不同学生精心备课,认真设计导入语。我讲《三国鼎立》一课时, 先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序幕片段,把学生带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之后提出问题:你喜欢《三国演义》中的哪个人物形象?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再追问:你知道是哪三国吗?因为学生对《三国演义》都很感兴趣,所以很容激发学生兴趣。
二、巧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受传统偏见的影响,多数学生认为历史是小科,而且是开卷考试,持有“不重要、不用学”的想法。因此,这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动力。为较好的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我并没有采取以“说教”为主的思想教育,而是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成长和认知特点,从开展“以人为本”的创设情境工作入手。
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历史学科内容丰富、纵贯古今,具有较强趣味性等突出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挖掘并提出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创设较为浓郁的历史氛围和学习气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激起学习热情,激起思维火花,赋予学习动力,从而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之中。
我经常采取情景假设法、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走进历史情境,积极参与学习。比如我在讲左宗棠收复新疆一课时,就采取了情境假设法。我讲述了当时新疆的历史、政治形式,敌对态势,做出了敌我力量对比分析,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左宗棠,你还收复新疆吗?该如何收复新疆?通过情境假设,我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在赋予学生学习动力的同时还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教育,这节课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在授《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一课时,我采取了表演历史剧的方式进一步创设了浓厚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我组织学生表演了“汉元帝”带领“文武百官”送“昭君和呼韩邪单于”一直到“十里亭”,并通过背景配乐和旁白进一步增强了短剧的历史气息,让学生体会此时王昭君的复杂心情,说出昭君的悲喜及原因。从而较好的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0 20:12:52 | 只看该作者

初中历史课堂上,我通过巧设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走进历史,走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使其“观史如身在其中”,进一步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还通过体验人物心灵,思考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了历史的喜怒哀乐,培养了学生的历史唯物辩证观点。
三、通过多媒体再现历史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感觉距离比较遥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恰当地运用了多媒体,有意识打破时空界限,再现历史片段,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如我在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我插放一段《火烧圆明园》的录像;在讲《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一课时,我播放了《南京大屠杀》电影片段;在讲《香港和澳门回归》时播放《香港回归》时况等。通过直观教学手段代替教师的讲读,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情绪,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提升学习效果。我利用多媒体拉近了历史与学生的距离,让历史变得直观、清晰、易懂,赋予了历史一定的生命力,增强了历史的感染力,同时也使学生真切地走入了历史。
四、挖掘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在教材的设计上是以人为本的,十分注重通过精美的印刷、生动的插图、富有趣味性的历史小故事以及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都让学生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我在教学中有目的、有甄别性的利用教材提供资源的同时挖掘网络资源(如新鲜的图片,历史小故事等),对教学主题内容加以渲染,很好的烘托了教学气氛,把学生的极大的兴趣调动起来。
如我讲授世界历史上册第十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一课时,我在简介之后引导学生观看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我引导学生观察典型环境、典行人物、人物表情,思考人物内心,感受人物感情、性格,体会人文主义内涵及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之间的关系,在创设了浓厚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成功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诚然,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是学习积极性、创造能力的根本和源泉。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热爱历史的前提,学生只要有了兴趣才会更好的学习历史,而兴趣的背后是教师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
在教学中,只要我们把握住历史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抓住学生心理成长特点及关心的核心问题,为他们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那么学生学习兴趣就能够的到实时激发,历史课的实际教学效果必将得到显著提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2: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