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10-30 10:17:16
|
只看该作者
三、处理好三种关系——真正落实语言文字运用
回首课改的历程,我们发现,每一个新理念的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就会尤为重视,过分的重视与过度的强调,往往会顾此失彼,造成教学中的“不平衡”。如课改初期提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就在语文教师中掀起了一股“深挖”人文内涵之风,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内容的细分析、主旨的深挖掘、情感的多升华上,而语文的“工具性”——“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往往被遗忘。针对这种现状,课改专家提出语文教学要实现“美丽的转身”——真正落实语文教学的性质定位,“学习语文文字运用”。
毋庸置疑,“学习语文文字运用”,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但在具体教学中,倘若只强调“语言”,只在“表达”上下功夫,可能又会造成另外一种顾此失彼。因此,在教学中,我认为要处理好三种关系:
1.处理好“理解”与“表达”的关系,做到“理解内容”与“学习表达”并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任务主要包括为: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感悟语言,品评词句,领会表达;习得方法,运用语言。这样的表述是立足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出发点与归宿点上,但并不排除文章内容的理解、作者情感的体会。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因“偏重”语言文字运用而“冷淡”文章内容的感悟。一方面,内容与形式犹如一张纸的正反两面,文章的内容依靠一定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内容与形式是有机融合在一起,不可分割。另一方面,理解、感悟文章的内容,不可能不涉及到语言形式,内容是借助语言来表现的,理解内容,自然离不开品评词语,推敲语言,领会表达,否则,这种理解就是肤浅的,空洞的,苍白的;揣摩文章的表达特点,体会表达方法之妙,也不可能不涉及内容,这种涉及是必需的,不然就没有依靠,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理解内容”与“学习表达”并重,在这一过程中,得意得言,既感悟内容,又品味语言,习得表达方法。
如《豆花庄的小家伙们》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晚上,从小屋的窗口里,可以望见天上的星星,望见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这里用望见“牛郎、织女”这一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来再现豆花庄充满童话般的诗情画意,回扣了“真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这一中心句。如何让学生既从这一句话中体会到“童话般”的诗情画意,又感受到引用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这样的方式之妙呢?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
师:白天,躺在豆叶卷成的小屋里,可以遮阳,享受阵阵凉风;夜晚,躺在这小屋,就更有情趣。谁接着读。
生:晚上,从小屋的窗口里,可以望见天上的银河,望见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
师:这里的“望见”能不能改成“看见”?
生:不能。“望见“是向远处看。
师:对,虽都有“看”的意思,但“望”表达的是向远处看的意思,小家伙们是向蓝天望。小家伙们躺在小屋里,都望见什么了?
生:天上的银河,牛郎织女
师:再读读,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结尾是省略号,省略了还能望见其他的东西。
师:是啊,一个省略号,让我们能产生更多的想象。现在,我们就是豆花庄的小家伙们,躺在小屋里,还能望见什么?能仿照这种句子说一说吗?
生:晚上,从小屋的窗口里,可以望见深蓝色的天空,可以望见闪烁的星星。
生:晚上,从小屋的窗口里,可以望见眨着眼的星星,可以望见圆盘似的月亮。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那比较一下,你觉得你和书中写的,谁写的让人觉得像“童话般”的世界?
生:课文中的。
师: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学生回答不出来)
师:星星、月亮,我们平常都能看到,但牛郎织女——
生:我们看不到。
师:是啊,牛郎织女是传说中的人物,看到传说中的牛郎、织女,这是多么浪漫,多有诗意啊。这与“童话般的世界”多么吻合。那谁能像作者一样想象,将自己说的也充满童话般的神奇:晚上,从小屋的窗口里,可以望见皎洁的月亮,望见月亮里的
生:嫦娥、小兔。
师:晚上,从小屋的窗口里,可以望见皎洁的月亮,望见月亮里的
生:吴刚、桂花树
师:是啊,这不都是童话般的世界吗?一起读
看,这一环节中,教师就将语言表达的特点——引入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再现豆花庄的“童话般”的美与感受豆花庄的“童话般”的美有机结合,既走进了文本描绘的“童话般”的世界,又感受了作者这一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体会到引用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再现“童话般”美的表达效果之妙。
2.理清“运用”与“写作”的关系,做到“听说读写”并举。
谈到“运用”,不少教师就会想到“写”,将“运用”的理解等同于“写”,认为阅读课中要体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是要体现“写”,于是小练笔便成了阅读课中不可少的环节。诚然,写是“运用”的体现之一,但非“运用”的全部。
第一,从“语言文字”理解来看,“语言”是听觉符号系统,“语言能力”是听说的能力,“文字”是视觉符号系统,“文字能力”是读写的能力。“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其实涵盖了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的运用”,即有关听和说的运用,二是“文字的运用”,有关读写方面的运用。这样看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其实应是学生“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运用,不能简单地认为“运用及写作”,阅读的终极目标是教学生“写”。
第二,从“运用”的理解来看,《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课标中关于阅读与写作的描述中都提到了“运用”: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由此可见,表达,是一种运用;阅读,同样是运用。
第三,从“教学”的流程来看,听说读写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几种语言实践形式。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着力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写”的能力,应将“听说读写”有机渗透在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这一媒介,练就听说读写的能力。
我们来看一则案例:
生:(读)“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作者用夸张的手法,说明姥姥技艺高超。
师:读起来,感觉如何?
生:很生动。
生:很夸张。
师:从语言形式上,读起来感觉如何?(教师示范朗读,有意识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连在一起读,有说话的味道,稍作停顿,然后再将“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又连贯读)听了有什么感觉?
生:听起来很有节奏。
生:先是四字连在一起,又是七个字在一起,句式有长有短,听起来很舒畅。
师:是啊,这样的长短句,这样通俗的民间话,就给人一种爽快之感。自己再读读,感受这种语言形式的特点。(学生自由读)
师:姥姥剪了那么多的东西,同学们能不能学一学乡亲们来赞叹赞叹?
生:你姥姥神了,剪龙像龙,剪蛇像蛇,剪只猴子能爬树,剪只小狗汪汪叫。
师:夸得好!但乡亲们更会夸,你发现了吗?猫和虎,公鸡与母鸡,有什么特点?
生:猫和虎的样子更像,公鸡和母鸡是成对的。
师:是啊,这样更有说服力。再来夸夸,如鸭与鹅,马与驴,孔雀与凤凰。同桌讨论讨论。
生:你姥姥神了,剪鸭像鸭,剪鹅像鹅,剪只孔雀能开屏,剪只凤凰上九天。
……
师:想看看姥姥剪的作品吗?(课件出示)
师:看了这些剪纸作品,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
生: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生动逼真……)
在这一环节里,学生有听——听老师朗读,听出语言表达的节奏,听出老师的停顿实则是在提示关注长短句;学生有说——有对句子意思理解的陈述性说,有依照语言形式的模仿说,有比较句子表达效果的分析说,有看剪纸作品来用词形容的创造性说,说的形式颇多;学生有读——有提示内容的朗读,更有品味句子表达特点的有韵味的朗读。在这一环节里,唯独没安排“写”,但能否认没有让学生进行“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吗?能说学生语文运用的能力在这里没有提到提高吗?
我们对“运用”的理解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我们倡导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形式也应是多样的,应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全方面的实践、运用,这样才可能“一课多得”:或积累了语言,或了解了一种表达方式,或习得了一种理解词语、概括内容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核心目标。
3.处理好“教会”与“学会”的关系,做到“渗透”与“内化”结合。
语言文字的表达特色,我们一般可以概括提炼出其“名称”:从篇章结构来看,有总分总的构段方式,也有并列式……从表现手法来看,有“一线串珠”,有“明线暗线交织”,有“借景抒情”,有“借物喻人”……从描写方法来看,有“正面描写”,有“侧面描写”,有“对比描写”……这些表达特色,有些可以提炼概括,教给学生。但怎么个“教”?不是贴标签式告诉学生,而是借助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读、悟、品、议的过程中,将这些表现的方式、表达的方法,渗透其中,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明其特点,悟其妙处,习得其法,内化于心,外显于自己的说与写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