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6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网络资源的讨论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拓展德育实践途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21:14: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网络资源的讨论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拓展德育实践途径
                     
【摘要】针对信息化时代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在关注网络负面影响的同时,依托互联网拓展青少年社会化及道德发展的新领域,充分挖掘丰富的网络资源充实德育内容;运用网络技术创新德育模式,强化学科渗透,净化网络环境,大力开展富于时代特征的德育实践活动,把网络搭建成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心灵家园,进一步推进学校德育的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网络资源  青少年  德育实践  
     
    网络虽已进入千家万户,但人们仍然谈“网”色变,一味地抱怨网络对学生成绩的影响,讲述网络给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带来的严重困扰,甚至出现了学校领导带队,到网吧去“抓”学生,“网虫”妈妈在大街上给孩子下跪的事情。在分数至上,热捧“状元”的当下,人们却忽视了“当代学生注定伴随互联网成长”这一无法回避的现实。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旺盛,他们对新技术、对未知世界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面对势不可挡的网络技术潮流,我们再也不能如鸵鸟,把头埋在应试教育的荒漠之中,对身边呼啸而过的网络信息大潮视而不见,而把互联网视为教育的对手。因此,信息时代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育人观念,充分发挥网络丰富而有效的育人资源,顺势而为,主动出击,趋利避害,用网络为青少年搭建起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2.3亿,占整体网民的45.1%,未成年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已超过台式电脑,达73.0%。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育成长的关键阶段,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绝对不可忽视。在互联网法律法规正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短时间内出现鱼龙混杂的状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而青少年正处于基本价值和认知的形成阶段,缺乏对不良信息的分辨能力、抵御能力,极容易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蛊惑而走向道德堕落。研究表明,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暴力信息的刺激和黄色信息的污染。网上大量的暴力信息,特别是网络游戏中飙车、砍杀、爆炸、枪战等强刺激,很容易使青少年模糊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差异,扭曲了道德价值的认知,在情感、行为上逐渐形成以暴力为乐、以伤人为快的定式。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一些非法网站的低俗信息和“声情并茂”的黄色视频,使手机上网的主要用户群体─—中学生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伤害,有的甚至走向堕落犯罪。
二是上网成瘾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在互联网里,“虚拟”的网络生活对社会辨别能力处于较低水平的青少年具有特别的吸引力,很容易形成网络心理依赖。过分迷恋网络,一方面占用了课余体育锻炼、社会实践的时间,甚至挤占了正常的学习时间,极不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长时间观看计算机屏幕,容易导致眼睛疲劳,神经衰弱,精神不振,造成青少年生理机能失调、内分泌紊乱、神经系统正常节律被破坏,影响身体发育。
三是道德价值的扭曲直接影响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在网络上,青少年可以接触到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不到的多元化资讯,可以接触到现实生活中不被允许的各类行为,这对于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的青少年来说,他们很容易找到与自己在诸多方面“志趣相投”的“同类”,产生一种亲近感和归属感,并以此对网络的虚拟交际产生强烈的依赖感,造成他们人格社会化的严重不足。在缺乏相应的秩序制约的情况下,与其他人相比,青少年更容易在网络上暴露自己的欲望,放纵自己的行为,忘却社会责任,丧失道德感,形成心理错位、行为失调等问题,从而直接影响到他们认知能力的形成和社会化进程。
我们要充分认识互联网对青少年群体的不良影响,但是我们决不能就此人为地割断青少年与网络的联系。恰恰相反,当我们面对传统德育方法单一,重理论轻实践,德育实效性底下的时候,当我们严肃认真地讨论当前学校德育内容、德育方式能否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培养创新人才的时候,当我们面对学生学习压力巨大以及学生越来越难以管教的艰难处境的时候,我们都要特别注意到网络教育资源对于学校德育实践的极端重要性。一方面,网络是新技术,是思想交流、信息传递的现代方式,不掌握这一人类发明最新成果的人不可能是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实践是获取真知的根本途径,被蒙住双眼的孩子不可能真正认识世界。如果我们人为地去割断孩子与互联网之间的联系,就以为堵住了他们与各种不良信息之间的渠道,那么我们同时堵住的还有他们和新世界、新技术之间的联系,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和世界眼光的一代新人就无从谈起,其后果是得不偿失的。实践证明,网络让同学们的视野更为广阔、胸怀更加博大。因此,最重要的是如何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丰富德育内容,通过互联网拓展青少年社会化及道德发展的新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21:14:17 | 只看该作者
一、贴近青少年网络生活,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网络生活领域,每个人的资讯都可以变成公众的消息,每个人都面临着未经加工的、大量的、原始的信息。会不会有选择地视听,能不能在法律框架下有效地表达个人的合理诉求,成为信息社会对每一个现代人的基本素质要求。我们要教育学生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帮助他们提高分辨能力和拒绝能力,提高独立理性地选择价值目标的能力。为此,一方面要在传递普世价值和传统道德的同时,花大气力去培养学生的价值选择能力,如推荐校园“道德论坛”、“实话实说”、“心灵有约”等网络栏目让孩子们互相交流,经常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教身边人”进行自我教育。通过典型引路,促使孩子们甄别是非善恶,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价值选择能力。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青少年的网络生活,直接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一个人在网络上必须自觉遵守相关的法律和规范,才能够有序地处理好自己与其他网民、与整个网络社会乃至与整个现实社会的关系。特别对学生来讲,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合理使用互联网和手机,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不进入营业性网吧,不登录不健康网站,不玩不良网络游戏,防止网络沉迷等要求都是十分明确的,要通过多种形式让每一个孩子都知晓应该接受什么,拒绝什么,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学校要把普及网络知识特别是网络安全知识的宣传纳入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向学生展示网络文明的同时,也向学生展示负面案例,使学生能分辨利弊,能科学地认识并使用网络,并发动孩子们不断总结网络行为的准则,能自觉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
   二、依托网络德育资源,不断创新德育的方法与途径
近年来,我校顺势而为,变“堵”为“疏”,搭建网络育人平台,优化德育实践途径,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加强德育信息资源库建设。当前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丰富多彩的信息来源,使学校有能力和条件突破时空界限,对人类优秀传统文化、文明科技成果等教育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网、现代远程教育、多媒体三种主要途径,进行网络建设和资源整合。对已购置、已成形的资源进行整理,形成了爱国主义、孝亲尊师、文明礼仪、学法指导、养成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素材库。同时,教师自主开发课件,采集社会生活中的德育素材,对思想品德、劳动技术、音乐、美术等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按照文字、图片、音视资源科学分类,存入资源库。如中国传统道德故事集、新二十四孝、历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评选、陇人骄子、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名人励志讲座等极具崇高人生理想价值的教育资源,存贮在校园服务器上,向校内外师生和家长开放。以校园网为资源库管理平台,师生可以通过查询检索系统,浏览资源列表、上传下载资源、视频点播等操作。这些音频、视频、课件、图片、文字等资源,随时为广播电视、各网络终端提供实时便捷的服务。学校根据用户登录使用的次数,资源下载应用列表,评价教师的应用情况。
   (二)用网络技术改革传统德育模式。青少年作为德育的主体,他们渴望参与、急于成功,而网络为他们提供了更大范围的社会生活和实践场地,并且拓展了师生互动的空间,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自由选择、主动参与,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充分利用QQ、E-mail、微博等网络工具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用正面的、积极的网络行为对青少年进行引导。如通过开办网络文学社、班级或个人网站比赛、网上游戏竞赛、网上知识竞赛等带领学生主动进网;建立心理咨询网站、师生论坛、班级博客等,通过电子邮件,实现师生在网上的实时交流;创办校园网,用精彩的主页、健康有益的栏目、丰富多样的网上文化信息和活动形式吸引学生;主动搜索与学生有关的网站,从中挑选出一些有价值的网站或学生论坛推荐给学生等,这些网络活动吸引力强,参与性高,有利于在娱乐和益智活动中引导学生求真向善,审美创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21:14:22 | 只看该作者
(三)运用网络媒体强化德育的学科渗透。我校依据当地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开发了网络德育校本课程《中国西部历史文化名城──临洮》,通过多媒体生动直观的表现方式,展现出家乡的土地上,从5300-40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到秦长城西部起首之地;从老子文化、汉唐雄风到丝绸之路南线重镇;从灿若星河的历史名人到永久定格的人文景观;从全国文化县的经济腾飞到临洮人民勤劳朴实的新风新貌。这一幅幅反映家乡浓郁人文风情的画面,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临洮、认识家乡的大门,培养和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卡通片《弟子规》、《论语故事》等传统文化媒体素材融情景与读诵为一体,寓教于乐。这样的网络德育教材全方位、多角度诠释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民族智慧,避免了教师传统的说教和苍白的描述。在视频点播中安排“壮美河山”、“家事国事”栏目,带领同学们游历大漠戈壁、万里长城、壮美三峡、巍峨泰山,聚焦天下大事,倾注赤子情怀;播放《天下父母》、《让世界充满爱》、《焦裕禄》等思想教育专题片;观看《流泪的花季》、《交通安全启示录》、紧急避难等方面的安全教育专题片。小小荧屏闪耀自然之美,传递科技之光,激荡爱国之情,传授生存本领,普及法律知识。
   (四)创建绿色网络空间,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学校要对网络运行规则不断加以规范完善,并加强技术上的监控,从源头上减少有害的、不良的信息入侵校园。如上网者必须用自己真实身份和密码才能登陆校园网,此举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减少网上不负责任言论出现,杜绝使用侮辱性、谩骂性的语言聊天而造成恶劣的影响和后果。学校要构筑网络防火墙,对外部入侵实施检测,保护校园网站的安全。同时要改变目前学校网站形式呆板、内容乏味、模式雷同的缺点,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成就、校园文化、各类竞赛成绩、学生喜报等进行编辑制作,以增加校园网站的思想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共同参与建设,从源头上给校园网络文化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环境。
   三、全社会凝心聚力,共同参与网络道德建设
政府需要加快网络法规体系的建设,加强网络行政的监管;要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加强网络“防火墙”的研制,建立网络监察机制,成立网络安全监察部门,加大对网络不良信息传播的打击力度,以对付日益猖獗的网络犯罪,净化网络空间。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整合财力、人力,建立一批吸引中学生眼球的绿色网站,如极具亲和力的“中国中学生联盟网”,以喜闻乐见、深入浅出的内容吸引中学生,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心理、社会、教育等多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士,组成一支具有专业资质和专业能力的社会服务组织,帮助网络中毒的青少年走出困境,为他们健康的网络生活提供专业服务。学校要把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与网络技术的传播统一起来,校园里的电脑都要提倡安装经主管部门测试认可的、具有拦截色情内容、过滤不良网站、控制上网时间等功能的绿色上网过滤软件,保证给孩子们一个安全的网络世界。结合青少年身心特点,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网络法制教育和中华传统道德教育,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知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上网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对孩子上网监管也是每个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为减少孩子沉溺网络的可能性,家长要了解网络的有关知识,正确引导孩子上网,及时掌握孩子上网内容,与孩子共同交流网络上的学习内容。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等形式,指导家长做好孩子家庭上网的辅导工作,倡导家长对子女实行公开上网、限时上网、避免孩子在家里独自上网和私自去网吧上网。家校联手,形成合力,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手机,有目的地培养孩子的自我监控能力和良好的上网习惯,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心灵港湾。
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是一个崭新的教育领域,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与其落在学生后面抱怨网络的负面影响,教育者倒不如主动出击,积极作为,贴近校情、贴近学生、贴近时代,开发出更加丰富而有效的的德育资源,借助网络的翅膀为青少年开拓出一片自由创新与实践翱翔的天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7 12:3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