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3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优秀论文妙用多媒体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7 22:5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优秀论文妙用多媒体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摘要:恰当地使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趣的最佳途径,是激发课堂生命与活力的有效办法.在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电化教学手段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辅助手段,它能够创设情境,培养审美情感 ;培养想象力,训练表达能力;激起学生情感共鸣,陶冶学生情操;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培养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培养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教媒体已逐步走进中学语文课堂。恰当地使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趣的最佳途径,是激发课堂生命与活力的有效办法.在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电化教学手段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辅助手段,它可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看、去想、去问、去探索;它直观、形象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它突破时空的特点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对实现语文教学过程的立体化、最优化、最终“活”化具有显著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可以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审美情感
例如:在赏析《夕阳真美》一文时,虽然不少学生听说过夕阳,但真正凝望它美丽面庞的却寥寥无几。笔者发现学生虽然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夕阳,以往的生活经验也未能帮助他们对文章的理解,但是,他们却迫切地想看看文中描述的夕阳是否真是那么迷人。笔者便搜集了有关于夕阳的一些精美图片,制作成幻灯片,有长河日落、大漠斜阳、海面余晖,先激发起学生对夕阳之美的同感,让学生走入语言文字,自己揣摩。第一遍朗读训练后,笔者又播放了夕阳渐渐落下的壮丽景色,学生的朗读热情更高了,竞相朗读。最后一次朗读,笔者给学生配上舒缓、轻柔的音乐,在动听的曲调中,一位学生的缓缓朗读,立刻把大家带进了夕阳的余晖中,好像所有的人都披上了金色的霞衣。学生和教师均陶醉其中,有的学生甚至陶醉得轻轻闭上眼睛,久久不愿睁开。笔者利用了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图片、录像以及录音的播放,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入了,激发了他们表达的情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 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培养想象力,训练表达能力。
中学语文课本所选散文都是韵味隽永,语言清丽的作品,本身已独具吸引力,而课堂上给学生播放的又是由名家朗诵的配乐录音,所选画面都是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这样,由于文章有了一个良好的传播再现媒体,使其内容与形式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这样就勾起了学生自己也要配画、配乐为之朗读的欲望,如在教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因这首词思想感情放纵奔流,同时又透出对于人生悲欢离合而产生的淡淡忧郁,所以我选配了二胡曲《良宵》,乐曲与词的意境融为一体,表现出一代文豪豁达超逸、乐观向上的宽广胸怀。试配后,同学们跃跃欲试,朗诵同学很快进入了意境,情和景历历在目,词句自然流畅,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成就感,这样既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引起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能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在教《爱莲说》时,伴放悠扬典雅的古筝曲《出水莲》,在教《送元二使安西》时,伴放沉郁缠绵的二胡曲《阳关三叠》,让学生沉浸在作品的意境中,引起感情共鸣,进而达到理解的目的。    有时也可用对比鉴赏画面及内容,让学生体会风格各异的散文,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比如在教学袁宏道的写景散文《满井游记》时利用配乐朗读,然后再配画、配乐朗读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让学生比较体会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这样学生很能自然地感受到《满井游记》的欢快喜悦之格调、《小石潭记》的沉郁寡欢的语言风格。当学生理解后,再播放与之相吻合的音乐让学生纵情朗读。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三、运用多媒体、激起学生情感共鸣,陶冶学生情操 。
教材中,许多作品是中外名家的名篇,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这些作品时,通过不同的形象的感染,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爱的启迪呢?这就要运用电教手段,激发情感,并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因为从审美心理来说,情感是最活跃的因素,它既广泛地渗透在其它心理因素之中,又是感知与想象、理解的中介,即审美的感知由于情感的推动而进入想像,趋向理解。简单地说,感情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作用,而电教媒体对于提供具体的形象和激发情感有着显著作用。朱自清的《春》等写景抒情散文,作者借助对景物的细腻描写来表情达意,抒发内心感受。如果能置身于作家所描写的或清新淡雅或激昂飞越等景色中,也就进入作家的感情世界,所以在教学时,我就选用《春》的散文TV在课堂上放给学生们看。此时,学生已从画面、音乐中得到视听的双重享受,并从中领悟到作家的情感。不但景美,能“以景显情”,同时声音也美,用古铮伴奏的中国名曲,更使这些画面充满诗情画意。学生在理解作家情感的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再如《斑羚飞渡》一课中最激动人心的场景,老斑羚要用自己的身体为小斑羚做踏板,这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飞渡,是课文中最关键的情节。为了很好地展现这一情景,本人从网上下载了用Flash制作的课件,动画式展示了斑羚飞渡这悲壮的一幕。小斑羚顺利飞渡之时,正是老斑羚跌落深谷的那一刻,小斑羚连续不断的成功飞渡伴随着老斑羚令人心碎的咩咩声,令学生惋惜不已,他们的心灵为老斑羚们无私的牺牲精神所震撼,从而激起了他们对生命礼赞的情感,这种情感的激发是单纯用口头语言描述所难以得到的。看到学生为老斑羚的壮举所感动,我感受到多媒体的极大妙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7 22:58:33 | 只看该作者
四、运用多媒体,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运用多媒体,我们可以把简单的文字变成一幅幅有趣生动的图片,再现于学生面前,再配以适当的音乐,使学生看得直观、听得悦耳,得到一种美好的视听享受,就能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以《紫藤萝瀑布》为例,笔者利用多媒体制作了两组画面:盛开的紫藤萝和伶仃稀疏的紫藤萝,再配以适当的《命运》作为背景音乐。在让学生仔细观看紫藤萝图片的时候,利用音乐的起伏,结合当时作者的心境,思考:你从图片上看到的紫藤萝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作者对此有何感悟?
  通过观看画面,聆听音乐,让学生感受到了紫藤萝的旺盛与作者内心凄凉的矛盾,进而理解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感悟这一难点,舍弃了教师烦琐的分析,自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 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明创造,通常是从求异开始的。探索是创新思维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没有探索,就没有创新思维的产生。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思考,常有创新。质疑善思,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带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教学中,要运用课件激发起学生质疑的兴趣和欲望,鼓励学生质疑。例如在学习“新能源”时,布置给学生收集关于我国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现状的网络文字材料、数据和图片,并制作一份关于本市新能源开发利用建议的多媒体文档,放在网络上让其他同学共享。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同学们对我国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现状的内容进行了汇报,并介绍了本市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情况,提出了根据本市的自然条件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建议和设想。通过网络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了他们开放的思维方式,唤醒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总之,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握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设计和组织好教学,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灵活运用有效的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捕捉和把握创新的契机,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多媒体的巧妙运用,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让语文课堂真正的鲜活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9 22: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