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2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国论》赏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6-24 06: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熊江平



【作者介绍】



苏洵(1009—1066),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相传二十七岁时才发愤为学,应进士和茂才异等考试皆未中。于是愤而自焚平日所著文章,再度闭门潜心读书,终于博通六艺及诸子百家著作,撰写文章下笔顷时数千言。嘉祐间,得当时名盛一时的翰林学士欧阳修推誉,以文章著名于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后与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后不久去世。他主张抵抗辽的攻掠,对大地主的土地兼并、政治特权有所不满。为文擅长策论,语言明畅,笔力雄健,奔腾驰骋,纵横捭阖,老辣犀利,很有战国纵横家笔意。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有《嘉祐集》行世。



【解题】



本篇选自《嘉祜集·权书》之八,原题为《六国》,是篇论史的文章。但其本意并不在悲六国(战国时代的魏、韩、赵、楚、燕、齐)的灭亡,而在借此论宋朝赂辽(契丹)、西夏的不当。其时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农民为了逃税逃役不断进行反抗,进而发展为暴动;东北的辽和西北的西夏,不时对宋进行攻掠;腐败无能的宋王朝,对内进行残酷镇压,对外却采取妥协退让以求苟安的政策,纳绢输银,贿赂求和。虽非割地,亦与割地无异。苏洵凭借他的缜密的观察,精深的见解,见北宋王朝的这种方针政策,和战国时代六国对待秦国的方针政策很是相像,于是运用借古喻今的方法,作此文以针砭时政。



【注评】



六国破灭, 破灭:灭亡。○开篇即扣文题。 非兵不利, 兵:武器。 战不善,弊在赂(lù)秦。  赂秦:贿赂秦国。此处指割地求和。语出贾谊《过秦论》:“争割地而赂秦。”○排除“兵”“战”原因,归结到“赂”字之上;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总贯全篇。立论突兀精当,语言简洁精警,“赂”字总涉全文。 赂秦而力亏, 而:表顺承关系,就。亏:损耗。  破灭之道也。  判断句,省主语“此”。道:道路,途径。○顺承上文,提出论据,申述中心论点。  或曰: 有人说。这是设问。或,不定代词。 “六国互丧, 互:交替,一个接一个地。丧:灭亡。 率(shuài)赂秦耶?” 率:一概,全都,副词。耶: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历史上真正直接赂秦者只有韩、魏、楚三国,这岂不与论点相悖逆?笔锋一转,故问设疑,议论风生,发人深思。  曰: 这是对设问“或曰”的回答。  “不赂者以赂者丧。 不赂者:指齐、赵、燕三国。以:因。○自答释疑,提出又一论据来申述中心论点,使之完备,无懈可击。 盖失强援, 盖:原来,表示对原由的解释。副词。  不能独完。 完:保全。○对论据略加申说。至此,紧扣中心论点的两个方面,点明了“弊在赂秦”的两重涵义。  故曰‘弊在赂秦’也!”  ○归结一笔,再次重申中心论点,理由充足,语气肯定,斩钉截铁。   



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并从“赂”与“不赂”两个方面加以简要的论证,为全篇论述举纲张目。



秦以攻取之外,  以攻取:用攻战的方法取得。以,用,凭着。 小则获邑(yì), 则:就。邑:泛指一般城市。古代地方区域,小的叫邑,大的叫城或都。 大则得城。 ○概述秦在“攻取之外”因受赂所得之利。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较:比较。与:介词,用法同“于”。其实:指它的实际数量。○作一比较,见秦受赂所得之多,“战胜而得”之少。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亡:丧失。这一分句承上分句省动词谓语“较”。○亦作一比较,见诸侯因赂秦所亡之多,“战败而亡”之少。两个“百倍”,对比强烈,震聋发聩,突出“赂秦”之“弊”。 则秦之所大欲, 则:那么。所大欲:最大的欲望。○因受赂所得之多所致,与前一个“百倍”相应。 诸侯之所大患,  所大患:最大的祸患。○因“赂秦”所亡之多所致,与后一个“百倍”相应。  固不在战矣。  固:本来,当然,副词。○由上文“得”与“亡”的对比,顺势推导出结论,阐明“大欲”“大患”都在“赂”而不在“战”;从秦与诸侯两方面辩明了“赂”“战”的利弊,雄辩地论证了“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上为一层,从以地赂秦的史实及双方的得失,来论证赂秦之弊。  思厥先祖父。 厥:其,他的,他们的,代词。先:对已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泛指祖辈、父辈。○以“思”字宕开一笔,拓出下文。 暴霜露, 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着霜露。 斩荆【jīng)棘(jí), 荆棘:荆,荆条,无刺;棘,酸枣,有刺,两者常丛生成丛莽。  以有尺寸之地。 以:连词,表顺承。尺寸:极言其小。○痛其先辈创业之艰难,得地之不易。 子孙视之不甚惜, 视:看待,对待。  举以予人。  举:拿起。以:连词。予:与,给。  如弃草芥。 草芥:比喻轻微而没有价值的东西。芥,小草。○斥其后代败弃之轻易,赂秦行径之可耻。比喻形象生动,亦有助于说理。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今日”“明日”,极言割地之频繁;“五城”“十城”,极言割地之多广。坐实上句内容,并与“以有尺寸之地”形成强烈对比。  然后得一夕之安寝。  一夕之安寝:一夜安稳觉。○“一夕”,极言时间之短暂。“五城”“十城”之失,仅换得“一夕”之苟安,得不偿失,十分明显,见割地赂秦可悲可鄙。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起视”“又至”,语带夸张,与前文之“大欲”“大患”相照,极言秦之侵夺一刻也不停息;诸侯赂秦徒然消耗自己的力量,却不能换来喘息之安。文笔形象生动,酣畅有力;在叙事之中抒情寓理。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然则:既然如此,那么……。译文可只译为“那么”。 暴秦之欲无厌, 厌:通“餍”,满足。  奉之弥(mí)繁。 奉:献,送。之:指秦国。弥:愈,更。 侵之愈急。 之:指赂秦各国。○以“然则”将笔锋一转,意进一层。“有限”与“无厌”,“弥繁”与“愈急”,两两相对,一连四句排比对偶,道尽暴秦无厌之欲,诸侯赂秦之失。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分,引申为分辨、清清楚楚等意思。  至于颠覆,  颠覆:倒翻,倾败,引申为灭亡。  理固宜然。 宜:助动词,应该。然:代词,作谓语,这样。○赂秦弱己,自取灭亡,祸患无穷,恶果严重。以此归结上文。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了有力的论证。上为二层,阐述以地赂秦的错误及其恶果,进一步论证了赂秦之弊。  古人云: 以下所引数句,战国时苏代和孙臣都对魏安釐(xī)王说过类似的话。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以地事秦, 事:侍奉。 犹抱薪救火, 犹:如同。薪:柴火。 薪不尽,火不灭。” ○意犹未已,援引古人之语以印证论点的正确,使之无可辩驳。比喻贴切,形象生动,道理说得深入浅出,感情真挚深沉,使人震动。 此言得之。  这话说对了。此言:指上“古人云”数句。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说的道理。○戛然止住,收束本段。上为三层,引用古人之语小结,再次说明赂秦之弊。



剖析韩、魏、楚三国割城赂秦破灭的史实,着重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进行申述,从而有力地论证“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6-24 06:10:00 | 只看该作者
齐人未尝赂秦。 未尝:不曾。 终继五国迁灭,  继五国:接在五国之后。迁灭:灭亡。与下文的“革灭”同义。“迁”和“革”都有“改变(政权)”的意思。 何哉?  ○承上设问,再掀一波,由对赂者的论述转到对不赂者的论述,与首段设问紧相照应。  与赢(yíng)而不助五国也。 与赢:结交秦国。与,交好。赢,秦王的姓。这里指秦国。○“与”而“不助”,与赂者无异;依附秦国,坐视五国被灭而不救,是齐“迁灭”的原因。 五国既丧, 既:已经,已然。  齐亦不免矣。  ○结果齐亦孤立无援,势在必亡。先以齐之亡事单出,说明“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上为一层,分析齐国灭亡的原因。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始:起初,副词。远略:长远的打算。略,谋划。  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叙守土抗秦之不赂者,褒赞之情溢于言表。次写燕赵之事,先合后分,写法与前有异。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是故:因此。 斯用兵之效也。 斯:这。效:效果,作用。○极赞“用兵之效”,证明“非兵不利,战不善”。  至丹以荆卿为计, 言燕太子丹用派荆卿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公元前227年,秦灭韩攻赵之后,兵逼易水攻燕,燕太子用荆卿刺秦王,事败,秦盛怒攻燕,燕王喜杀丹以谢罪,徙居辽东。荆卿,荆轲,卫国人。  始速祸焉。 始:才,副词。速:招致。○错误地改变抗秦策略,企图以个人谋杀来解救危难,终成祸因。先分写燕国。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可见“兵”是“利”的,“战”是“善”的。  后秦击赵者再, 再:两次。 李牧连却之。 李牧:赵国良将,曾几次打退秦军。公元前229年,秦将王翦攻赵,李牧率兵抵抗,相持年余不分胜负。后赵王中了秦的反间(jiàn)计,杀了李牧。第二年,王翦破赵军,虏赵王,灭了赵国。却:击退。○用武形势大好,亦证明“非兵不利,战不善”。 洎(jì)牧以谗诛。 洎:及,到,介词。以谗(chán):因遭受谗言,介宾词组作状语。诛:用于被动意义,被杀。 邯(hán)郸(dān)为郡。 邯郸:赵国都城,故址即河北省邯郸市,城周达数十里。言邯郸变为秦国之一郡,意谓赵国灭亡。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中反间计,错诛良将,用武不终,导致灭亡。字里行间,渗透惋惜之情,意在阐明对敌坚持斗争的重要。次分写赵国。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dài)尽之际, 且:况且,而且,连词。革灭:除灭,消灭。殆:将近,几乎,差不多。际:时。  可谓智力孤危, 智力:智谋和力量。孤危:孤立无援而危险。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诚:实在。不得已:无可奈何,没有办法,不得不如此。○亦说明“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与首段结语“故曰‘弊在赂秦’”呼应关合。“战败而亡”与“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相对照,更显出赂奏的恶劣与可耻。“诚不得已”一语,充满作者的惋惜与同情。写法再由分而合,灵活多变,引人入胜。上为二层,分析燕赵灭亡的原因。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向使:假使当初。三国:指韩、魏、楚三国,它们都曾割地赂秦。爱:珍惜。○以“向使”虚拟一笔,根据作者的看法提出假设,先言韩魏楚不割地赂秦而乞求“一夕之安寝”。 齐人勿附于秦, 附:依附。○次言齐不“与赢”而“助五国”。 刺客不行, 刺客:怀挟兵器进行暗杀的人,此指荆轲。不行:不去秦国。○再言燕不“以荆卿为计”。  良将犹在,  犹:还。○卒言赵不“谗诛”李牧。 则胜负之数(shù), 数:定数,命运。  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当:通“倘",假如。  或未易量(1iàng)。 或:或许,也许。量:衡量,估计。○由以上假设推导出结论:六国与秦,胜负难定。从论点的反面翻出一层新意,申说了不赂秦未必灭亡的道理,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作了有力的反证。笔锋宕转,精神饱满,笔力豪肆,气势雄浑。将六国并写,其章法与前又有不同。上为三层,以假设从反面总结六国的破灭,提出抗秦救亡图存之道。



剖析齐、燕、赵三国因“失强援,不能独完”的史实,着重对“不赂者以赂者丧”进行了申述,从而有力地论证了“弊在赂秦”中心论点。



呜呼! ○以感叹起句,语势激昂,扣人心弦。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礼遇,以礼相待,名词活用为动词。奇才:非凡的人才。 并力西向,  并力:齐心合力。并,齐,同。西向:向西对付秦国。秦在函谷关以西,六国在东。 则吾恐秦人食(shí)之不得下咽(yān)也。 恐:恐怕,担心。反语。食:吃饭。动词。之:相当于“而”。下:咽下,动词。咽:咽头,名词。○紧承上段之末的设想发抒感慨,言六国本有很好的条件,如果不赂秦而联合抗秦,必将大有作为。行文摇曳多姿,兴味无穷。  悲夫! 夫:啊,语气词,表感叹。○又一慨叹,流露出无限惋惜之情。语势又转一面。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而:却。为……所:表被动。积威:积久的威势。指秦国长期以来对六国的威胁。劫:胁迫,挟制。○承上启下,继又回到史实,揭开“赂秦”病根之所在。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日、月:日日、月月,时间名词用作状语。○言六国终因赂秦之失而招致灭亡,实在令人痛惜!与第二段文意照应,重申赂秦之弊。 为(wéi)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为国者:治理国家的人。为,治,动词。无:通“勿”,不要。“使”后省兼语“之”(代自己)。○借题发挥,大声疾呼地告诫当国者,应吸取这惨痛的历史教训!



针对历史发抒感慨,惋惜六国的失策,主要是“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讽劝“为国者”应以此为训,对敌要敢于斗争。



以上为论史评古,以下则是刺时砭今了。



夫(fú)六国与秦皆诸侯, 夫:助词,用在全句之首,表示要阐发议论的语气。亦叫发语词。○意犹未尽,又以“夫”字领起一段。  其势弱于秦。 于:表示比较,介词。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第一个“之”,代词,指代秦国。第二个“之”,助词。○行文略作回荡,以六国虽弱,如不赂而战,犹有可胜的评古推开,引出下文对时政的评论。 苟(gǒu)以天下之大, 苟:假若,如果,连词。以:介词,凭借。○言北宋拥有一统天下,比六国要强。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意谓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从:跟随,沿袭。故事:旧事,前例。  是又在六国下矣! 意谓连六国也不如了。是:这,代词。○言宋若步六国后尘,结局更为悲惨。以北宋与六国相比作结,警告北宋当局应从中吸取教训,改弦更张,去赂用兵,不可一味乞求苟安,资敌自亡。评论中肯,言简意赅;语调沉痛,情重意浓,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借古讽今的良苦用心,为一篇之警策。



针对现实发抒感慨,指出北宋“以天下之大”而重复六国赂秦破灭之“弊”的不当。这是中心论点的引申,亦是写作的本意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6-24 06:10:00 | 只看该作者
【译文】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锐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割地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亏损了,这是灭亡的道路。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由于割地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它们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啊!”



秦国除用攻战的方法取得土地之外(还得到诸侯的割地贿赂),小的就获得城镇,大的就获得都市,把秦国由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有一百倍,把诸侯贿赂秦国所失去的土地与战败所失去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有一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就不在于战争了。回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因而才有一点点土地。可是子孙们看待它却很不珍惜,拿它来送人,就像抛弃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然后才能睡上一夜安稳觉。待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打来了。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没有止境;谁送给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谁就越急。所以不用打仗,谁强谁弱、谁胜谁败就已分得清清楚楚了。六国落到灭亡的地步,按理本来应当这样。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像抱着柴草救火,柴草没有烧完,火就不会熄灭。”这话说得在理啊!



齐国不曾割地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它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五国啊。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自己的土地,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灭亡在后,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五次作战,败了两次,却胜了三次。后来秦国又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受谗言被赵王杀害,都城邯郸就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它用兵抵抗却没能坚持到底啊。况且燕赵正处在其他国家被消灭了的时候,可说是智谋已尽,力量单薄,战败而亡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啊。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都各自珍惜自己的土地,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秦国,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与秦国较量,也许还不容易估量呢。



唉!如果六国把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非凡的人才,齐心协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担心秦国人连饭也咽不下喉呢。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土地天天削减,月月割让,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切不要让自己被敌人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可是还有能够不割地贿赂而战胜秦国的形势。如果凭着一统天下的大国,反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简析】



苏洵写作本文,意在论史刺时,说古道今,用类比的方法讽谏北宋当局对辽和西夏屈辱求和,以求苟安的政策,希望以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为鉴戒,不要赂敌妥协,资敌自亡,重蹈其覆辙。正如清人朱川评论此文所说:“借六国赂秦而灭,以暗刺宋事,其言痛切悲愤,可谓深谋先见之智。”这话是颇为中肯的。尽管作者不理解六国的灭亡,主要是政治上不重视改革,因循保守,不能坚持“合纵”抗秦的策略,以致被秦国各个击破,而把“赂秦”归结为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带有很大的片面性;但他论史刺时,借古讽今,反对北宋统治者对敌一味屈膝妥协,乞求苟安,主张变赂为战,用武抗争,坚决御敌,这不仅在当时有积极进步的时代意义,就是直到今天,仍有其借鉴的意义。



本文论点鲜明,论证缜密,脉络清楚,层次井然,结构严谨。文章一开头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继之阐明它的两重涵义,然后围绕中心论点逐层深人地展开反复论证,最后又在此基础上,针对历史和现实,评古刺时,抒发感慨,引申论点,透出作论本意,并以一个“赂”字贯穿全文始终。这样,先纲后目,纲目对应,脉络清晰,逻辑性强,颇有说服力和战斗力。



【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正确理解这一句的关键在于掌握“与"的词性。“与”是介词,用法相当“于”,“与战胜而得者”是一个介宾短语作“较”的补语。这样分析,下文的“其实”就很明确地是指“(因受赂)所得”而言。句子译出来是:把秦国(因受赂)得到的土地同战胜而得的土地相比较,它的实际数量有百来倍。



如果把“与”理解为连词,那么“秦之所得”同“战胜而得者”是并列成分,下文的“其实”究竟指代哪一个成分,从语法结构上就看不明确了。所以,如果把句子译成“比较秦国(因受赂)得到的土地和战胜得到的土地,它的实际数量有百来倍”,这一译文是不准确的。



下句“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承这一句省“较”字,语法结构与这一句同。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1.“洎”是介词,及,等到。“洎牧以谗诛”是介宾短语作状语。“洎”的宾语“牧以谗诛”是个主谓短语。



2.“牧以谗诛”意思是李牧因别人的谗言而被杀。文言文的被动句,往往不用表示被动的词语,这里“诛”用于被动意义,而它的前后没有用表示被动的词语,这叫做意念上的被动。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这一句谓语是“恐”,宾语是主谓短语“秦人食之不得下咽”,这个短语的谓语“食”和“下”是连动式。“咽”读yàn,是名词,指咽喉,作“下”的宾语。“之”是助词,用于连动式的两个谓语成分之间,使关系明确,语气连贯,近似于“而”的作用。句子译出来是:那么我担心秦国人连吃饭都吞不下咽喉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5 14: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